Workflow
预制菜行业价格传导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预制菜价值链分析:原材料是预制菜生产最大的成本来源,国内预制菜行业毛利率波动下滑
前瞻网· 2025-06-06 16:11
预制菜行业成本结构 - 预制菜生产企业分为自产自销和委托代工两类 上游企业包括食品原料来源和初加工企业 下游为各类消费端口 食品运输贯穿全产业链 [1] - 预制菜成本主要由原材料 人工和制造费用构成 其中原材料占比最大 达75%以上 得利斯牛肉系列产品原材料成本占比高达94.8% 人工成本占比3.5%-10% [2] 预制菜价格形成机制 - 预制菜市场价格由供应端 制造端 经销渠道的增值溢价及消费需求弹性共同作用 形成逐级传导机制 [4] - 供应端成本包括种植养殖 加工 人工和运输等 传导至制造端成为生产成本 制造端综合供需溢价 研发成本和企业利润形成制造端价格 [4] - 经销渠道综合制造端价格及品牌溢价 渠道成本形成最终价格 消费需求弹性反作用于供应端和制造端 形成"价格-需求-价格"传导路径 [4] 预制菜行业价值链 - 上游原材料环节毛利率低于10% 食品包装加工环节毛利率20%-30% [5] - 中游专业预制菜生产商毛利10%-25% 餐饮企业毛利率较低 零售企业毛利率25%-30% [5] - 行业毛利率从2018年20.07%降至2024年13.79%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持续下滑 [9]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双汇发展 安井食品 广州酒家 三全食品 千味央厨 金字火腿 海欣食品 味知香 海底捞等 [1] - 毛利率数据基于隆平高科 荃银高科 利农生物 温氏股份 新希望 春雪食品 国联水产 得利斯 味知香 同庆楼 广州酒家等公司2024年(半)年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