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

搜索文档
预制菜坐拥万亿市场,为什么我们还是难以接受?
虎嗅· 2025-09-18 08:01
预制菜市场规模已逼近5000亿,年增速高达33.8%,但多数人仍难以完全接受。真正让人纠结的不是预 制菜本身,而是"不透明",以及被当作现做菜售卖的欺骗感,消费者真正关心的也只是我们吃进肚子里 的到底是什么。 ...
让消费者吃得明白放心
经济日报· 2025-09-18 07:56
与预制菜相比,消费者更关心是否吃到了能够放心的"明白菜",即这些菜品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出来 的,消费者有权知道。消费者的知情权是一项基本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 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对预制菜的理解存在分 歧,但食材好坏、工艺优劣、流程如何等却是有迹可循、有据可依,这些都应该明确告知消费者,让消 费者自主选择。只有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餐饮企业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尊重和市场的认可。 不是每家餐厅都有底气让消费者吃得明明白白,做"明白菜"的前提必然是一道道"放心菜""良心菜"。让 消费者吃得放心,食材得"过硬"。要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精挑细选,不仅能够体现餐厅品牌特 色,还要可溯源、可供挑剔、可在阳光底下"晾晒"。而是不是一道"良心菜",除了品质、服务之外,价 格也是重要考量因素。应在综合考量各项成本的基础上,诚意标价,不搞噱头、不玩背刺,不能让消费 者吃完感觉成为"冤大头"。 在这次事件的背后,餐饮从业者的发展权同样不容忽视。餐饮行业作为大众创业、吸纳就业的重要领 域,它的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关于预制菜的讨论不应成为餐饮行业健康发展道路上 ...
西贝贾国龙因预制菜风波起诉罗永浩,舆论危机暴露信息茧房
新浪财经· 2025-09-18 03:26
【林岳:#西贝贾国龙为啥觉得自己被虐了# ?】多年以后,贾国龙一定会想起那段因为冲动而让西贝 陷入困境的日子。没人能想到,一场由预制菜引发的超级风暴在全网蔓延开来,仅需一位食客的随意吐 槽,外加一位企业家的"执着"。 2025年9月10日,罗永浩发布微博"西贝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昂贵且恶心",引发了一场远超预期 的舆论风波,贾国龙随即宣布起诉罗永浩,并以"生意可以不做,是非必须得辨"的姿态全面应战。 很明显,罗永浩低估了自己的随意吐槽,而贾国龙高估了这条微博的伤害。 西贝本以为强调国家预制菜标准、开放后厨直播能够扭转舆论风向,但不出意外的"意外"暴露了无鸡的 鸡汤、一岁的冷冻羊腿、两年的西兰花等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更致命的是,贾国龙强大的朋友圈帮了 倒忙,将罗永浩称为"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的聊天截图流出,彻底激化了矛盾。 至于道歉信里那句"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我相信贾国龙的初衷只是想用一句烂俗的网络 梗强调后半句——他对顾客深沉的包容的爱。然而不出意外的"意外"是,这句话又给对手递了刀子,招 来了罗永浩的火速回应:"顾客虐你什么了?" 正是这种熟人圈"信息茧房",让贾国龙在面对舆论风波时, ...
西贝余波,重庆门店营业额下降两三成 业内人士:从消费者视角定义预制菜更合理
搜狐财经· 2025-09-17 23:26
近日,西贝餐饮与罗永浩围绕预制菜的争议引发广泛关注。最新动态显示,9月15日下午,西贝发布致歉信称"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 现场加工,门店在10月1日前将完成9项调整"。罗永浩当晚则同步表态,决定放弃对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起诉。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 尽管西贝在重庆的两家门店均出现客流量与营业额双下滑,但预制菜供应端的反应相对平稳。重庆某预制菜供应商透露,当前服务约50家客户,公司订单 未受西贝事件影响,也未收到客户提出的新要求或相关疑问。 重庆两位资深饮食文化研究者均认为,餐饮业应从消费者视角定义预制菜品才更合理。若非要使用预制菜,消费者就必须享有充分的知情权。 西贝门店员工称,周末营业额下降两三成 下午5点40分左右,封面新闻记者来到西贝观音桥店,店堂内共有二十余张餐桌,仅有两桌客人正在用餐,后厨工作人员则在进行烹饪与切菜操作。 在西贝门店后厨,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烹饪。 向店员表明采访需求后,店长熊红升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此次风波确实对店内生意造成了一定影响。 "刚刚过去的周末,店里每天总营业额约4万元,而往常周末每天总营业额能达到5万元左右。其中外卖业务下滑更为明显,降幅在20%到30%,堂食 ...
透视西贝“预制”风波:企业的“退”与行业的“进”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23:05
"用而不宣"撕开行业诚信缺口 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直言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点燃了这场争议的导火索。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起初反应强硬,声称"100%不是预制菜",其员工将中央厨房预制定义为"工序前 置"。尽管西贝使用的"中央厨房预处理"符合《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的通知》中"连锁餐饮企业 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畴"的定义,但许多消费者却有种"被欺骗"的感觉——他们并非反 对预制菜本身,而是反对企业用"现制"话术掩盖真实加工方式的信息不对称。 由罗永浩"吐槽"引发的"西贝预制菜风波"日前告一段落,西贝餐饮在舆论压力下诚恳认错并推出九项整 改承诺。致歉信中"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的表述,也暗示了这家连锁 餐饮巨头在信任危机后的战略转向。 一场看似是企业与消费者的意见之争,实则暴露了餐饮业在快速发展中被忽视的重要命题:当"预制"成 为行业常态,"诚信"才是连接企业与消费者不可或缺的桥梁。公众要的不是"无预制菜"的绝对化承诺, 而是"明白消费"的知情权;企业要的也不该是"用而不宣"的短期收益,而是"诚信为本"的长期信任。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接受上海 ...
新华视点:让预制菜晒在阳光下 这四个问题要厘清
新华网· 2025-09-17 21:16
最近,预制菜成为热门话题。想要让预制菜真正成为"阳光下的一盘菜",这几个问题必须厘清。 第一,预制菜该如何定义?此前,预制菜的概念较为宽泛,涵盖即食、即热、即烹、即配四大类。2024 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出台《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 次在国家层面对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进行了明确。预制菜不允许添加防腐剂,不包括主食类食品,也不 包括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此外,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也不属于预制菜。根据现 行标准,中央厨房配送的餐食并不属于预制菜范畴,这和大众普遍认知中"带包装、经过预加工的食品 就是预制菜"的概念存在偏差。 第二,商家使用预制菜,怎么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一些消费者说,他们并不排斥餐厅使用预制菜,但 希望商家能让预制菜"亮明身份",保障咱们的知情权。目前,广东、上海、湖南等地在积极探索明示方 法,也有企业已经开始积极尝试,比如将菜肴分为"餐厅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三类,还有企业在点 单小程序上标注"新鲜肉类、蔬菜制作"或"央厨制作"等标识。 第三,防腐剂、添加剂等安全问题该如何监管?预制菜的工业化生产流程,让不少消费者对防腐剂、添 加剂等 ...
预制菜新国标来了!罗永浩“手撕”西贝背后6000亿市场将洗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21:15
有调研数据显示,在连锁快餐店,超过50%的消费者可以接受预制菜,但在高档餐厅,仅有 8.8%的消费者能接受。这说明什么?不是预制菜不好,而是消费场景不对。就像你花了大价 钱去演唱会结果发现都是假唱,这换谁不恼火?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观众要问了:那预制菜到底是不是"科技与狠活"啊?实际上,符合国家标 准的预制菜,可能比一些小餐馆的后厨还要干净!国家明确规定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依靠的 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速冻、真空、冷链等技术来保鲜。它不仅解决了餐饮行业标准化难、人力成 本高、出餐效率低的痛点,更是连接田间地头和百姓餐桌的重要纽带。 要知道,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惊人的485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6173亿, A股市场有超过30家预制菜概念上市公司,广东、福建、山东等地都在大力布局预制菜产业园 区,这绝对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万亿级赛道。 那为什么预制菜还是被骂得这么惨?根源在于三个字,不透明。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预制菜 从原料、加工再到物流还没有标准和监管体系,这可能会导致一些企业操作空间大;到了餐饮 企业那边,很多商家又藏着掖着,不敢明说自己是预制菜,这反而加剧了消费者的不信任。 好消息是,《预制菜 ...
预制菜渗透80%连锁餐饮成"隐形主角" 行业现存争议与困惑有哪些?
消费日报网· 2025-09-17 20:50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马佳丽)"一岁的孩子吃着两岁的西兰花。"这是网络上吐槽预制菜的段子。近段 时间,西贝与罗永浩的观点交锋频频登上热搜,这场围绕预制菜的讨论迅速突破了企业与个人的对话范 畴,演变成一场全民围观的公共议题。不同立场声音的交织,意外形成了一次覆盖面极广的"民间调 研",它让预制菜从餐桌角落的"隐形存在",走到了公众视野的中心,也让行业现存的争议与困惑被彻 底摆上台面。 周一早高峰刚过,杭州余杭区未来科技城白领李雯打开外卖APP,犹豫再三还是放弃了常点的某知名连 锁快餐。"最近看到预制菜的新闻,花现炒的钱吃工厂菜,总觉得亏了。"她的纠结并非个例,特别是在 近期预制菜风波之后。 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仅统计企业名称、经营范围、品牌产品含关键词"预制 菜、预制食品、即食"的企业)2.8万家,2024年全年注册量突破万家,达1.17万家,同比增长 120.43%,达近十年注册量峰值。截至今年8月份,已注册9291家预制菜相关企业,同比增长23.32%。 从地区分布来看,预制菜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华东地区,占比达40.15%。 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看法呈两极分化的态势。一部分消费者对预制菜 ...
西贝贾总为什么觉得自己被“虐”了?
新浪财经· 2025-09-17 19:22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林岳】 多年以后,贾国龙一定会想起那段因为冲动而让西贝陷入困境的日子。没人能想到,一场由预制菜引发 的超级风暴在全网蔓延开来,仅需一位食客的随意吐槽,外加一位企业家的"执着"。 2025年9月10日,罗永浩发布微博"西贝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昂贵且恶心",引发了一场远超预期 的舆论风波,贾国龙随即宣布起诉罗永浩,并以"生意可以不做,是非必须得辨"的姿态全面应战。 很明显,罗永浩低估了自己的随意吐槽,而贾国龙高估了这条微博的伤害。 西贝本以为强调国家预制菜标准、开放后厨直播能够扭转舆论风向,但不出意外的"意外"暴露了无鸡的 鸡汤、一岁的冷冻羊腿、两年的西兰花等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更致命的是,贾总强大的朋友圈帮了倒 忙,将罗永浩称为"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的聊天截图流出,彻底激化了矛盾。 至于道歉信里那句"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我相信贾总的初衷只是想用一句烂俗的网络梗 强调后半句——他对顾客深沉的包容的爱。然而不出意外的"意外"是,这句话又给对手递了刀子,招来 了罗永浩的火速回应:"顾客虐你什么了?" 也许是西贝贾总性格中的傲慢成分导致了"受虐心态",将企业危机转化为个人荣辱 ...
预制菜新国标来了!罗永浩“手撕”西贝背后6000亿市场将洗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9:12
被全网狂喷的预制菜,真的全是科技与狠活吗?背后6000亿的大市场,到底该何去何从? 最近西贝和罗永浩关于预制菜的争议,在热搜上挂了好几天。今天撇开争议本身,咱们来深扒一下:被 全网狂喷的预制菜,真的全是科技与狠活吗?背后6000亿的大市场,到底该何去何从? 好消息是,《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经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征求意见。到时候,预制 菜"身份"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这将倒逼 预制菜告别"野蛮生长"的时代,预计新国标实施后,行业将迎来一轮大洗牌,那些达不到标准的小作坊 将被淘汰。 说到底,预制菜不是洪水猛兽,而是现代餐饮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解决了效率问题,但现在需 要解决的是信任问题。这场争论或许会逐渐平息,但它所推动的关于知情权、标准化和行业透明度的讨 论,无疑将影响我们餐饮行业的未来走向。 对于消费者而言,我们期待的是:明明白白消费,安安心心吃饭。对于行业而言,则需要:标准清晰、 信息公开、品质过硬。只有这样,预制菜才能真正从一个引发争议的"热词",蜕变成为一个充满机遇 的"万亿赛道"。 出品:财经早察工作室 有调研数据显示,在连锁快餐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