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楼市调整

搜索文档
中国香港地产系列研究之一:楼市调整或近尾声,港资房企迎投资机遇
平安证券· 2025-10-13 15: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中国香港楼市本轮调整或已接近尾声,并指出港资头部房企在当前时点具备投资机遇 [1][3] - 核心逻辑在于:对比历史周期,当前居民购房能力与意愿改善、市场供需格局优化,与上轮周期企稳前的特征相似 [3][22][27] - 建议关注中国香港本地头部发展商,因其市场集中度高、业绩与股价弹性大,且多元化布局与稳定分红提供吸引力 [3][75] 历史复盘:购房意愿与能力均提升,供需优化带来房价企稳 - 上轮周期(1997-2003年)中国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累计跌幅达66% [9] - 成交量先于价格见底,楼宇买卖合约成交金额从1998年的3409亿港元降至2002年的1854亿港元,降幅达45.6% [9] - 企稳驱动因素包括:1)经济与收入预期好转,居民供楼负担比例从1997年高点的85%降至2003年的17% [12][13];2)租金回报率吸引力提升,2002Q3私人住宅平均租金回报率达5.28%,接近或超过按揭利率(5.76%)[18];3)供需格局优化,2003年获批预售住宅数量下降56.5%,一手住宅销供比提升至149% [19][20] 当下展望:积极因素有望形成共振,楼市或接近调整尾声 - 本轮调整自2021年9月至2025年3月,私人住宅售价指数累计下跌28.4%,但2025年第二季度出现企稳迹象,4-7月环比分别上涨0.6%、持平、上涨0.1%、0.5% [26][27] - 购房能力增强:2025年居民供楼负担比率(所有中小型单位)从2021年高点的62%降至45%,同时GDP单季增速反弹至3%及以上,居民可支配收入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6.1% [28][32][34] - 购房意愿改善:2025年7月私人住宅平均租金回报率为2.94%,其中A类住宅达3.6%,已可覆盖按揭利息成本(按揭利率上限约为3.25%),且接近十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3.05%)[35][37][39] - 供需格局优化:需求端,2025年上半年人口恢复净流入,总人口达753万人,高端人才引进计划获批约5.3万份签证;供给端,2025年8月待批预售住宅单位仅8047个,2024年一手住宅销供比反弹至143% [40][41][46] 企业格局:头部房企市占率集中,上行期业绩及股价弹性较大 - 市场集中度高:2024年中国香港TOP5发展商一手住宅销售额市占率达46.8% [3][52] - 业绩弹性显著:在2003-2021年房价上涨502.3%的周期中,新鸿基地产物业销售业务营业溢利累计增长595.1%,其营业溢利率最高达63.2%,高于内地主流房企 [53] - 成本控制与土储优势:头部房企通过旧楼重建、农地变性等方式控制土地成本,如新鸿基地产2025财年中国香港总土储达5740万平方呎,足够未来6-7年发展 [54][56] - 多元化布局与分红吸引力:2024年五大房企平均物业租赁收入占比25.2%,有效平滑业绩波动;当前股息率介于3.8%-6.5%,派息稳定 [3][62][68] - 股价弹性历史表现:2003-2021年楼市上行期,信和置业、嘉里建设股价区间最大涨幅分别达1510.9%、1412.0% [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