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校政治监督
icon
搜索文档
笔谈 | 找准高校政治监督着力点
政治监督定位与方向 - 高校纪检监察机构需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 精准化 常态化 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1] - 监督方向聚焦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职责使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1] - 将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战略部署和高校高质量发展作为监督主要任务[1] 监督重点领域 - 重点监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教育强国建设 重大改革措施落实情况[2] - 督促高校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服务国家发展战略[2] - 加强对高校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 通过责任清单 警示教育 约谈提醒等方式[2] 监督实施机制 - 推动党委主体责任与纪委监督责任同频共振 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3] - 建立党委与纪委定期会商制度 协同防范化解高校廉洁风险[3] - 构建纪巡审联动机制 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监督信息平台[3]
实践与思考丨聚焦教育强国建设深化政治监督
教育强国建设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1] - 高校肩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任务,必须把握高等教育政治属性,突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担当 [2] - 建设教育强国最终目标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6] 高校政治监督重点 - 紧扣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监督,督促学校各级党组织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 [3] - 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监督,将政治监督延伸到思政课教学、课程思政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三全育人"改革等方面 [4] - 紧扣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强化监督,督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5] 师德师风与廉政建设 - 严肃纠治师德师风问题,强化师德师风监督管理,建立信息互通、会商研判、协作配合、线索移交等工作机制 [7] - 严查高校领域谋私贪腐问题,紧盯招生考试、基建后勤、招标采购、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坚决查处"靠教育吃教育"等违纪违法行为 [8] - 中山大学集中整治医药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附属医院政治生态和内部治理明显改善 [8] 高校体制机制改革 - 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要准确把握党中央关于加快"双一流"建设进程,深入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部署要求 [10] - 健全政治监督机制,把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校内巡视巡察内容,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10] - 中山大学纪委系统梳理学校相关学科领域政策布局和办学方向,督促院系党组织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