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从选拔转向评价
搜索文档
降低高考难度,不如改变评价方式
经济观察报· 2025-11-07 21:58
通过"降低高考难度"来推进减负,只是听上去很美。降低高考 难度,甚至连有限的减负效果都难以达到,反而有可能加剧题 海训练的程度。 作者: 熊丙奇 封图:图虫创意 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李亚栋,近日在接受采访时的表态引发关注。他直言,"教育要解放人,要整体降低高考难度,尤其是降低数学与物理的 难度。"不少家长期待这一呼吁能落地,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 但通过"降低高考难度"来推进减负,只是听上去很美。降低高考难度,甚至连有限的减负效果都难以达到,反而有可能加剧题海训练的程度。 很多家长把学生学业负担重的原因,直接归为中高考考试太难。还有一些家长抱怨:"学的是一粒沙,考的是撒哈拉。"他们认为学校平时教学难度与考 试难度脱节,校外不得不给孩子报培训班"上难度"。 但问题在于,高考降低难度,学生考分高了,名次却没有提高,照样无法进入更好的高校。我国高校录取是根据学生的高考排名,再结合志愿进行投 档。如果两名考生高考总分相同,则要根据语数外科目分数、选考科目分数等进一步区分出不同的名次。大学录取实行"名次评价"的方式,这使得降低 高考难度带来的减负作用十分有限。 当前的高考,降低难度的空间也不大。虽然每年高考结束,都 ...
降低高考难度,不如改变评价方式
经济观察报· 2025-11-06 15:45
(原标题:降低高考难度,不如改变评价方式) 在填报志愿的博弈中,大学每年的录取分数、位次都会起伏变化。今年高考录取期间,部分985高校在 某些省份的录取分数(位次)大跌,引发舆论关注。这是因为受往年录取情况、今年外部舆论环境等因 素的影响,报考这些学校的高分考生减少。而来年,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名次)又可能大幅上扬。这 种波动让学生填志愿变成一种博弈,既存在志愿填报的焦虑,又可能因对获录取的大学或专业不满意, 最后放弃报到。如果一名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再根据自己对所录取大学及专业的喜好、奖学 金发放情况进行选择确认,可以提高学生对大学和专业的满意度,也促进大学之间的竞争。 将高考录取方式从选拔转向评价,可以渐进式推进。比如,在强基计划与综合素质评价录取中,将现在 由学生填报志愿、按计划投档的方式,转变成学校在高考成绩公布后,自主提出申请成绩,达到申请分 数的学生再自主申请多所大学。由大学结合高考成绩、学生的中学学业成绩、大学校测等进行综合评价 录取,一名学生可以同时拿到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并自由选择。 相比于按名次选拔录取,由高校进行多元评价,会增加其他主观因素,这让舆论担忧不能保障公平。但 这不是不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