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量人生

搜索文档
情绪劳动,累惨“低能耗”青年
虎嗅· 2025-05-22 08:1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何驰,编辑:钟毅,题图来源:AI生成 每天,喝饱了毒鸡汤的人类,恨不得把充电线焊死在"低能量人类"的肚脐眼上。 信奉成功学的人类,则吹拉弹唱、锣鼓暄天要拉你入伙"高能量人类"的一夜暴富群。 每天,你真正花在工作上的精力只有10%,剩下90%的精力都消耗在了隐形而无偿的情绪劳动上。 1983年,美国社会学家阿莉·霍克希尔德在著作《心灵的整饰:人类情感的商业化》中提出"情绪劳动"这一概念,指出情绪劳动是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 之外的第三种劳动,是为了让组织、他人感到满意和舒适,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表情所付出的努力。 从职业上看,情绪劳动多数发生在服务业,譬如空姐、酒店前台、奶茶店员、电话客服、滴滴司机、超市售货员、餐厅服务员、高速公路收费员等,如果 看到他们在某一刻突然崩溃、泪如雨下的场景,这是"情绪过载"的典型表现。 最近的社交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手把手教你如何做"高能量"的帖子让人喘不过气,隔着屏幕的年轻人怀疑起自己的电量到底要多少,才能进入那一方"高 能量"的区域,体验一把精英人设带来的快感。 他们健身、野营、马拉松、演唱会、公益活动、文化讲座分享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