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手术机器人
搜索文档
迈向“心手合一”!中国高品质手术机器人成长进行时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24 17:26
行业背景与市场动态 - IROS 2025会议吸引超7000名全球从业者参与,录取1900余篇论文,录取率仅46% [1] - 2025年以来,在终端需求释放、政策支持及国产化加速驱动下,国产手术机器人快速取得市场突破 [1] - 随着手术机器人临床普及,如何定义“高品质”成为行业下阶段关注焦点 [1] 高质量手术机器人的核心定义 - 高质量手术机器人的核心评判标准是医生的使用体验,关键指标是“透明度”,即视觉清晰、动作精准、反馈及时,达到人机合一的“丝滑感” [3] - 实现高品质需满足两大根本要求:深刻契合临床实际需求(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可用性、可及性)与具备卓越稳定的机器人性能(视野逼真、操作精准、控制实时等) [4] - 高品质是显性工程与隐性保障共同作用的结果,需确保从结构件、硬件、软件到算法的全系统、多环节长期协同稳定可控 [6] 康诺思腾的系统级竞争力 - 公司通过覆盖“手柄操作-信号转化-算法处理-机械执行-视觉反馈”全链路及六大核心零部件模块,实现完整工程路径闭环 [8] - 核心竞争力源于“全栈自研+垂直整合”战略,通过底层攻坚自研核心部件,如电机驱动器精度更高,内窥镜系统色彩偏差控制在5%以内 [9] - 团队历经6年投入,对超13000个零部件协同精度进行极致把控,所有底层技术在同一框架内开发,实现全链路统一优化 [11] - 全栈自研模式使研发迭代周期从“以年为单位”缩短至“以月甚至周为单位”,能快速响应临床新需求 [12] - 手术机器人已通过临床试验并获NMPA证,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商业化稳步推进 [13] 团队基因与技术路径优势 - 核心创始团队由顶尖手术机器人专家及各学科专业人才组成,创始人欧国威教授从事医疗机器人研究近30年,曾就职于达芬奇母公司直观外科 [14] - 采用“学术+工程”混搭模式,博士研发人员确保算法前沿,顶尖工程师保障工程落地能力,避免实验室技术无法临床应用的困境 [16] - 基于“机器人适应医生”理念,依托全栈自研首创可调节手感模式,临床反馈良好 [16] - 学术研究紧密结合临床需求,在《Science Robotics》发表的全球首例临床场景下自主手术研究,基于其商用机器人平台实现学术向临床技术的无缝衔接 [16] 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 - 手术机器人竞争正从“技术参数比拼”转向“临床价值落地”,高品质标准由系统级协同决定,要求各环节稳定可控无短板 [17] - 具备系统思维、深厚团队内功、全栈自研实力及快速产品进化能力的企业有望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