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铁民航竞合
icon
搜索文档
争抢“京沪线” 民航高铁竞合互补
中国经营报· 2025-05-17 02:12
京沪航线跨航司签转合作 - 上海机场集团联合首都机场、中国东航和中国国航试行推出往返上海虹桥和北京首都机场的快线跨航司自愿签转服务,适用于经济舱6折及以上舱位的客票,8折以上舱位可限免一次签转手续费 [2] - 该服务试运行时间为5月6日至8月5日,后续将根据旅客反馈进行拓展升级,是国内首次由航空公司主导发起的合作服务项目 [3] - 京沪航线每日频次近80架次,中国东航、中国国航、海南航空和南方航空分别占44.04%、26.45%、9.97%和8.23%的市场份额 [3] - 业内认为此举推动行业从"竞争"转向"协同",为国内其他主干航线提供可复制经验,有效吸引时间敏感型旅客回归 [2] 高铁与民航的竞合关系 - 京沪高铁2024年营业收入421.57亿元同比增长3.62%,净利润127.68亿元同比增长10.59%,但本线客流同比下降2.31%至5201.6万人次 [5] - 2024年民航和高铁旅客量分别增长17.9%和11.9%,民航增速明显高于高铁,形成旅客"对流"趋势 [6] - 高铁在"门到门"总通勤时间和正常性上吸引商务旅客,而民航通过"打折票"吸引普通旅客 [5] - 2023-2024年民航京沪线发送旅客从689.9万人次增至861.3万人次,增速24.84%,明显高于京沪高铁 [6] 高铁市场化票价机制 - 高铁客流存在日历、停站和时段三方面不均衡,工作日与节假日客流峰谷差近三分之一 [7] - 市场化票价机制使G19次列车客座率从94.3%降至90.3%,G149次从62.4%升至73%,促进客流均衡化 [7] - 2020年以来多条高铁线路实行市场化票价机制,运营良好客流更加均衡 [9] 行业合作与竞争策略 - 中国三大民航央企通过跨航司签转展现合作共赢新思维,共同拓展航空市场 [4] - 航司从更宏观层面审视市场,着眼于行业生态优化,为获取新增量市场创造机会 [4] - 京沪高铁研究区域内所有交通方式以保持竞争优势,航司合作被认为与高铁分流竞争压力有关 [9] - 跨航司签转服务是理念意识到业务系统的纵深调整,设试运行观察期准备后续完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