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8A章生物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67家!医疗健康企业挤爆IPO!
新浪财经· 2025-07-04 16:20
医疗健康IPO浪潮 - 2025年港股资本市场在政策红利驱动下强势复苏,医疗健康行业成为最活跃的"吸金赛道",超60家医疗企业扎堆递表或上市 [1] - 医疗健康行业具备"创新研发+消费升级+科技融合"三重属性,创新药企业突破"未盈利"融资瓶颈,互联网医疗探索数字服务变现,消费医疗加速品牌化资本化进程 [1] - 截至2025年7月,共有67家医疗健康相关企业递表或上市,其中54家扎堆港交所,北交所6家,科创板3家,创业板1家,主板1家,另有2家A股医疗器械企业成功上市 [2] 政策驱动因素 - 港股18A章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上市,覆盖创新药、医疗器械等研发驱动型企业 [4] - 18C章支持未盈利/无收入的"专精特新"科技企业,如医疗系统、基因编辑、AI医疗等 [4] - 科企专线为18A/18C企业提供保密递表、快速审核通道,内地政策协同支持龙头企业"A+H"上市 [4]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新启用,已上市的20家生物医药企业中19家实现核心产品上市,1家已递交上市申请 [4] 细分行业分析 创新药 - 政策适配18A章,研发投入大、周期长,依赖港股融资突破"未盈利"瓶颈 [5] - 恒瑞医药作为A股创新药龙头,通过"A+H"上市巩固国际竞争力 [6] - 映恩生物-B、药捷安康-B上市首日涨幅超70%/116%,劲方医药、迈威生物等处于临床阶段依赖港股融资推进研发 [6] 中医/中药 - 依托"中医药现代化"趋势,港股接纳传统医药品牌化企业 [7] - 同仁堂医养、新荷花中药饮片聚焦中医服务和中药炮制,需证明现代化转型能力 [8] 互联网医疗 - 属18C章"数字医疗"范畴,科技属性与医疗服务融合 [9] - 微医作为行业头部平台覆盖问诊和医保支付,需突破盈利模式如在线诊疗变现和医保衔接 [10] 保险科技 - 18C章覆盖"金融科技+医疗",港股接纳创新保险模式 [11] - 手回科技、元保科技已实现规模化运营,轻松健康、镁信健康聚焦互助医疗和药险结合需证明盈利可持续性 [12] 医疗器械 - 高端器械属18A,智能设备和实验室服务属18C [13] - 威高血净为血透器械龙头,安诺优达、镁伽科技受益精准医疗浪潮,贝尔生物定位北交所创新型中小企业 [14] 新消费医疗 - 港股接纳"新消费龙头"如蜜雪冰城、古茗等案例 [14] - 圣贝拉为高端月子中心龙头,林清轩和植物医生分别赴港和A股反映渠道差异,大众口腔需突破区域限制 [15] 前沿科技 - 基因编辑属18C/科创板"硬科技",护肤品原料偏供应链创新 [16] - 百奥赛图聚焦基因编辑工具,维琪科技为功能性原料研发企业 [17] 市场趋势 - 短期政策红利让研发型企业"未盈利先融资",消费医疗品牌借资本加速破圈 [19] - 中期"硬科技"与"新消费"分化加剧,前者比拼管线落地速度,后者博弈品牌全球化能力 [20] - 长期港股将持续筛选具备"技术壁垒+盈利逻辑"的头部玩家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