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
搜索文档
A股吐故纳新加速 五月来逾30家公司退市
新华网· 2025-08-12 14:26
退市股市场表现 - 6月6日多只退市股在退市整理期首日暴跌,绿景控股下跌86.32%至0.52元/股,总市值仅为1.0亿元 [2] - 同日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豫金刚石下跌50%,晨鑫退和猛狮退分别下跌80.91%和73.01% [2] - 当前处于退市整理期的23家公司中,有18家公司市值蒸发超过80%,其中5家公司总市值不足2亿元,超九成公司总市值在9亿元以下 [3] - 退市整理期从30个交易日缩短为15个交易日,且首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加速了退市公司市值回归 [3] 退市公司数量与原因 - 5月以来已有超过30家A股公司被退市,市场清退机制加速运转 [1] - 6月初的3个交易日内,*ST金泰、*ST济堂、*ST邦讯、*ST聚龙4家公司收到终止上市决定 [4] - 退市原因包括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以及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报等 [2][4] - *ST丰华、*ST澄星、*ST华资、*ST景谷等多家公司发布了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4] 常态化退市机制建设 - 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加快形成,市场优胜劣汰效率显著提升 [1][4] - 证监会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依托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作为退市板块进行优化完善 [6] - 沪深交易所发布营业收入扣除指南,明确财务类退市指标中营业收入的扣除事项,精准打击“壳公司” [6] - 退市制度的严格执行有利于市场优胜劣汰,引导理性投资,并为注册制深化改革提供保障 [6]
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持续显效
金融时报· 2025-08-08 10:29
A股退市现状 - *ST天茂因未按时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若两个月内仍未披露将被终止上市 [1] - 2025年7月有9家企业退市 近百家企业被实施退市风险预警 [1] - 截至2025年8月7日 已有23家A股上市公司退市 其中交易型退市8家 规范型退市7家 主动型退市3家 重大违法和财务型退市各3家和2家 [1] 退市类型变化趋势 - 1999年以来312家企业从A股退市 其中2019年至今212家 超过前20年总和的两倍 [2] - 2019年前主动型退市占四成 财务型退市占三成 规范型和交易型退市不足三成 重大违法退市仅2家 [2] - 2019年后交易型退市占比升至四成 主动型退市不足一成 [2] - 2023-2025年交易型退市企业数量分别为20家 39家 8家 [2] - 2025年8家交易型退市企业中 5家因股价低于面值 3家因市值低于5亿元 [2] 重大违法退市情况 - 2025年已有退市锦港 退市卓朗 普利退3家企业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 [3] - 2024年"新国九条"强调严格强制退市标准 增加一年严重造假 多年连续造假退市情形 [3] 退市机制改革 - 2024年沪深北交易所修订上市规则 将财务类退市营收下限由1亿元提升至3亿元 [4] - 2025年有107家因财务类风险被警示 118家存在规范类退市风险 [4] - 9家创业板公司因分红不达标存在其他类退市风险 分红要求是新"国九条"的体现 [5] - 新"国九条"通过分红约束和加速亏损公司退出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