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数据技术应用

搜索文档
单季蒸发688亿!昔日“银行系权益优等生”交银施罗德基金,为何净利润连跌三年?公募新规开出破局药方…
搜狐财经· 2025-05-15 21:00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直击行业"重规模轻质量"问题,特别指出银行系公募过度依赖固收产品[1] - 银行系公募固收类产品占比畸高,15家机构平均占比超90%,个别甚至达98%,权益投资领域长期"发育不良"[1] - 交银施罗德作为银行系中的"权益投资标杆",2021年末权益类基金占比达40%,但2025Q1总规模缩水688亿元,较三年前减少近千亿元[2] 交银施罗德基金表现分析 - 混合型基金规模遭遇"腰斩",从2027亿元暴跌至873亿元,缩水幅度达57%[2] - 成立满三年的50只主动权益基金中,30只近三年收益率为负,占比60%,6只产品亏损超20%[2] - 具体产品表现:交银内核驱动(-26.73%)、交银持续成长A(-25.94%)等6只产品亏损超20%,仅交银启诚A(+19.99%)等少数产品实现正收益[3] -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6.81%至8.79亿元,连续三年下滑并退出"十亿净利润俱乐部"[3] 问题根源剖析 - 投研体系封闭化,过度依赖内部培养基金经理,导致策略同质化严重,市场风格切换时抗风险能力弱[4] - 产品布局失衡,高度集中于消费、医药等调整较大的行业,ETF布局仅2只/4亿元规模,错过指数型产品发展黄金期[4] 转型方向与政策机遇 - 《行动方案》提出建立投研能力评价体系,支持"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建设,鼓励AI/大数据技术应用[5] - 监管将大力发展指数基金,包括主题投资股票指数基金、场外宽基指数基金试点等,为工具型产品布局提供新赛道[6] - 新任董事长张宏良具有保险/银行背景,与公募老帅谢卫组成新管理团队,可能带来变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