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与能源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21现场|新能源迎技术新周期:城市、AI与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14:24
深圳数字能源展核心观点 - 新能源产业迎来新技术周期 聚焦数字能源 AI赋能和储能创新 [1] - 深圳探索高密度城市能源转型方案 目标形成万亿级产业规模 [1] - 锂电景气度回暖带动电芯供应紧俏 头部企业加速产能布局与战略绑定 [1] 深圳数字能源发展 - 深圳虚拟电厂可调能力达130万千瓦 占全市电网最高负荷比率超54% 为全国最高 [4] - 虚拟电厂累计开展负荷调节超150次 频次全国最高 支撑配网重过载率降低20% 创造社会直接经济效益超2亿元 [4] - 车网互动示范应用帮助车主平均节省充电成本15% 提升谷期充电桩利用率300% [5] - 全市建成超充站1055座 充电桩超42万个 超充站数量已超过加油站 [3] - 发布6项地方标准 规定超充设备单枪额定功率不低于480千瓦 [4] - 虚拟电厂运营商超过60家 在南方区域首批公示名单中占比70% [4] AI赋能能源领域 - 华为"端-边-云"光储智能体将电站运维效率提升50% 工程建设误差降低40% 经营收益增加10%以上 [1][9] - 中海油"海能"模型实现设备预测性维护 减少设备停机时间 [1][10] - AI在预测性维护和负荷调控最具落地潜力 通过机器学习实现早期异常预警 [9] - 时序大模型实现对电网"脉搏"的精准把脉 重新定义"一度电"价值 [9][10] - 能源行业存在数据孤岛问题 数据标准不统一导致基础数据整合效率偏低 [10] 储能技术突破 - 比亚迪发布2710Ah刀片电池 构建10MWh储能系统 [1][12] - 欣旺达推出684Ah和588Ah两款新型储能电芯 分别采用叠片和卷绕工艺 [13][15] - 大电芯趋势通过减少电芯数量简化结构 降低原材料用量和制造成本 [16] - 电芯容量从280Ah发展到600+Ah 满足新能源发电对长时储能(4小时及以上)的需求 [16] - 我国新型储能从2024年底7376万千瓦增至2025年6月底9491万千瓦 未来一年半装机规模有望再翻一番 [16] 国际展览与技术展示 - 展会汇聚50多个国家2000余家企业 展示300余项尖端技术 [1] - 规划面积达5万平方米 设AI赋能展区 清洁低碳展区和国际企业展区 [7][8] - 华为展示全场景构网技术 解决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的稳定性难题 [12] - 欣旺达与阳光电源联合开发684Ah电芯 适配户外储能柜空间需求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