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产品C端商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融资传言背后,月之暗面再向海外走了一步
36氪· 2025-10-24 19:47
融资进展与战略转向 - 月之暗面近期将完成一轮数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由海外基金领投,可能指向a16z [1] - 此次融资可能标志着公司将发展重心转向海外市场 [1] - 结合公司一直使用美元基金以及投资人查马斯的评论,可能意味着公司计划在海外完成IPO [2] 商业化战略调整 - 公司发展战略调整为以底层模型优先和重押智能体两个方向 [2] - 商业化规划包括通过智能体做付费订阅向C端用户收费,以及尝试API商业化 [2] - 公司内部预期在一年内通过国内外C端市场实现约1亿美元的收入 [6] - 相对于付费习惯更好的海外市场成为智能体产品的“必选项” [8] 产品发布与定价 - 9月末,月之暗面在海内外上线全栈智能体助手OK Computer,海外早于国内全面上线 [3][4] - 公司推出会员订阅计划,海外定价为19美元、39美元和199美元三档,国内分为49/99/199元三档 [4] - 非付费用户免费试用次数有限,海外仅三次,可能与智能体成本过高有关 [4] - 最贵档199美元对标OpenAI的Pro版本和同类智能体产品Manus的定价 [19][21] 技术发展路线 - 公司聚集资源攻克基础大模型,发布Kimi K2后停止更新K1系列模型并停止投流 [13] - Kimi K2的首要追求是智能上限,万亿参数可为后续推理模型和多模态打下基础 [15] - 基于Kimi K2,公司已推出OK Computer,并计划开发AI Coding等智能体产品 [15] 市场竞争格局 - 据OpenRouter数据,近一月模型调用量Top 20中已无Kimi K2,而智谱GLM 4.6位列第十七 [9] - SimilarWeb数据显示,今年9月Kimi单月访问量约24万,其中89%来自国内,而竞争对手Genspark访问量达880万 [23] - 在海外市场,公司需与x-ai(月调用量1.41T,占比27.7%)、Google(948B,18.6%)、Anthropic(847B,16.7%)等对手竞争 [11] 公司资源与定位 - 不算未披露的新融资,月之暗面累积四轮融资超过110亿元,是国内资金最充足的AI公司之一 [26] - 公司团队规模约300人,运营成本压力因AI训推成本下降而减轻 [26] - 月之暗面的技术目标高远,Kimi K2对标OpenAI和Claude Opus 4等顶尖闭源模型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