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从算力阶段进入应用阶段
搜索文档
暴涨147%,"AI应用第一股"滴普科技点燃港交所
36氪· 2025-10-30 11:16
公司上市表现 - 滴普科技于10月28日在港交所上市,成为港股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第一股,上市首日开盘价56.5港元,较发行价26.66港元暴涨112%,收盘价67港元,总市值约218.8亿港元 [1] - 公司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7569倍超额认购,刷新港股主板纪录,冻结资金超过2700亿港元,全球发售2663.2万股H股,募集总额约7.1亿港元,净募资约6.1亿港元 [4] 业务模式与定位 - 公司定位为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B端客户,核心是将大模型与企业私有数据和业务逻辑结合,开发专属AI决策系统与数字员工以提升生产效率 [1] - 公司构建两大技术底座:FastData Foil数据融合平台和Deepexi企业级大模型平台,并形成FastData(数据智能)与FastAGI(人工智能)两大产品线 [5] - 2025年上半年,FastAGI业务收入占比已升至55.3%,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7]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持续高速增长,2022年营收1亿元,2023年增长至1.29亿元,2024年跃升至2.43亿元(同比增长88%),2025年上半年营收1.32亿元(同比暴增118%) [9] - 毛利率显著提升,从2022年的29.4%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5% [9] - 公司仍处于亏损阶段,过去三年净亏损分别为6.55亿元、5.03亿元、12.55亿元,2025年上半年再亏损3.08亿元,调整后亏损率收窄至39.5% [10] 研发与客户 - 公司研发投入高企,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总额约3.15亿元,占营收比重维持在30%至90%区间 [10]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累计服务企业客户283家,覆盖消费零售、制造、医疗、交通等行业,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43%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1.7% [8][9] 团队与资本 - 创始团队背景强劲,创始人兼CEO赵杰辉曾任华为核心技术专家和阿里云企业事业部总经理,联合创始人杨磊同样出身华为,公司研发人员147人,占员工总数40.5% [11][12] - 公司拥有豪华股东阵容,包括高瓴资本、五源资本、IDG资本等,IPO前完成10轮融资,投后估值约9.35亿美元 [12]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全球AI发展正加速从算力阶段进入应用阶段,资本热流从AI算力转向AI应用,企业级AI市场迎来机遇 [2] - IDC数据显示2025年已有58%的中国500强企业计划部署AI Agent,较上年激增42%,企业需求从追逐通用最强模型转向为具体业务场景寻找最优解 [5] -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企业级AI市场2029年规模将达2394亿元人民币,五年复合增速44%,滴普科技在细分市场中排名第五,份额4.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