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发展不确定性
搜索文档
海外算力电力短缺投资机会
2025-11-07 09:28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包括海外算力与电力基础设施、燃气轮机、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电力设备(特别是变压器)、高温合金材料(特别是金属铬)以及数据中心液冷[1][3][4][5][10][19] * 纪要重点讨论的公司包括海外企业GE、西门子能源、三菱重工、卡特彼勒、Bloom Energy、伊顿、ABB[1][3][4][11]以及中国企业英流股份、隆达股份、万泽股份、振华股份、金盘科技、思源电气、伊戈尔、易事通、三环集团、潍柴动力、银轮股份、拓普集团、飞龙股份[1][2][5][8][9][12][16][19] 核心观点与论据 燃气轮机市场供需紧张 * 美国AIDC需求激增导致燃气轮机需求大幅增长,驱动因素包括美国电力网络老化、新能源调峰需求增加[3] * GE、西门子能源和三菱重工等公司交付延迟至2030年,新接订单量远超交付能力,例如GE去年新接订单量达20吉瓦,但交付能力仅为12吉瓦,今年第三季度末在手订单已达62吉瓦[3] * 尽管订单激增,但由于AI发展不确定性,海外主机厂对产能扩张持保守态度[1][3] * 美国政府与日本合作投资5500亿美元,其中250亿美元用于解决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发电机及电网问题,卡特彼勒宣布将扩大2.5倍产能,三菱重工计划两年内翻倍产能,显示出企业从保守转向激进扩张[1][4] 中国供应链的机遇 * 海外燃气轮机产业面临终端集成能力不足、安装人员不足以及上游零部件(如叶片、轴承)产能瓶颈[1][4] * 中国企业如英流股份、隆达股份等开始接到海外主机厂订单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进入全球供应链[1][4] * 在北美电力设备市场,国内头部变压器企业如金盘科技、思源电气和伊戈尔等在海外已有较大产能布局,拥有领先的交付渠道和客户资源,能利用北美市场较高的产品价格提高盈利结构[2][12] 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发展前景 * SOFC作为快速落地的能源解决方案,其转化效率高达95%,远超燃气轮机的30%[1][4] * Bloom Energy公司的SOFC产品落地速度快,例如一个500兆瓦左右的订单仅用5个月时间就完成部署,且成本下降潜力大[1][7] * SOFC能够提供800伏高压直流电,有助于降低下一代能源系统成本,并且排放主要为水蒸气和纯二氧化碳,有利于碳收集[7] * 一旦成本降低,SOFC的市场空间将不仅限于AIDC,而是涵盖石油、煤炭、天然气向电能转化的大市场[4][7] 上游材料金属铬的需求激增 * 金属铬是高温合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约为20%[4] * 一吉瓦燃气轮机制造需要约500吨金属铬,而一吉瓦SOFC则需要8,200吨金属铬,是前者的15倍以上[5] * 随着SOFC的发展,预计到2028年金属铬供需缺口将达到34万吨,缺口率高达32%[5][6] * 中国相关企业如隆达股份和振华股份将在缓解全球供应紧张局势中发挥重要作用[1][5][6] 北美电力设备与变压器市场 * 从2024年开始,北美电力设备市场需求显著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新能源装机快速提升、工业回流带来的用电需求增加,以及使用了20至30年的老旧电网基础设施进入大规模替换周期[10] * 变压器行业供需缺口较大,但北美对中高压变压器进口有一定限制,国内企业更多集中在并网升压和配电降压变压器领域[11] * 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前端配电解决方案升级,从UPS备用方案向800伏HVDC高压直流方案以及终局SST固态变压器方案过渡,SST固态变压器可将整体供电转换效率提高至98.5%[3][13] 数据中心相关技术与储能系统 * 储能系统主要用于调峰需求和平衡负荷波动,在数据中心侧可满足短期负荷波动并提高燃气轮机响应速度[14] * 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需求将达到300GWh,复合增长率非常可观[14] * 数据中心液冷领域值得关注的上市公司包括银轮股份、拓普集团和飞龙股份,这些公司积极布局液冷产品,对业绩将产生额外贡献[19] 潍柴动力的受益情况与展望 * 潍柴动力在AIDC备用电源的大功率发动机领域受益,今年上半年出货约600台,同比增幅达5倍,前三季度出货量达900台,预计全年可达1,200台,单价约为200万元[16] * 公司拥有2万台大功率发动机的产能,并有望提升至23,000台,到明年或后年,备用电源发动机出货量可能突破3,000台,带来约60亿元收入和12亿元以上的利润[16] * 在SOFC领域,潍柴动力与英国西里斯合作,巩固了其在国内SOFC行业的领先地位,预计到2027年,新业务(包括数字中心备用电源和三电系统)利润贡献至少达到30亿元[3][16][18] * 结合传统业务预计贡献100亿元左右利润,公司总市值有望达到2,100亿,目前市值约为1,500-1,600亿,仍有较大增长空间[3][18] 其他重要内容 * 数据中心建设带来的机房侧用电需求也推动了相关变压器的增长[11] * 国内企业在技术储备方面具有优势,如固态变压器(SST)技术,可提高供电转换效率,间接缓解发电竞争紧张局面[12][13] * 风光新能源装机比例增加带来的储能需求,为国内储能产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