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未来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从TMT到计算医学,一位TMT创业者的十年医学长征
国际金融报· 2025-10-31 20:39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演变 - 创始人郑杰于2013年离开TMT行业跨界创办树兰医疗,公司已成长为以科技为引擎的医疗集团 [1] - 2015年发起成立开放医疗与健康联盟,推动医疗数据标准化与开源共享 [5] - 2016年推出国际多学科协作诊疗平台,将优质专家资源产品化并下沉至全国17家医疗机构 [5] - 2023年接入浙江省“浙里护理”平台,将专业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场景,护理团队已拓展至59项居家服务项目,78位护理专家累计完成近200例次服务 [5] - 2024年7月良渚新城树兰国际医学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封顶,预计2026年左右完成建设并开始运营 [7] - 2024年浙江省“人工器官与计算医学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标志着公司在计算医学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14] - 2025年公司宣布“All in 科技”战略升级,提出以“计算医学”重构未来医疗模式 [6] - 公司十周年之际宣布战略升级,重点发力“AI未来医院”与计算医学平台 [13] 核心业务模式与双曲线布局 - 公司坚持“医疗服务+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框架 [8] - 第一曲线医健服务以重症医学和专科诊疗为根基,打造“目的地医疗”品牌 [10] - 第二曲线专注于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化,推动“人才-科研-应用”闭环形成 [10] - 计算医学是贯穿业务布局与科研转化的核心引擎,支撑两条曲线协同发展 [8] - 创新成果形成“1+X”模式向外扩散,旗下医院各具特色,如安吉医院专注老年康复,衢州医院聚焦肿瘤区域中心,博鳌医院引进国际前沿药械 [13] - 公司与30余家保险公司合作,推动医保与商保协同,实现费用直结和就医便利 [15] 科技创新与计算医学实践 - 公司自主研发的AI健康智能体Dr.Shu已正式发布,迭代后的AI能力在医院快速落地 [2] - 计算医学理念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公司是国内较早将其应用于医学场景的机构之一 [4][10] - 计算医学提供系统宏观视角,将人体理解为高度复杂的整合系统,为中西医理论融合创新提供新基础 [4] - 公司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深度健康数据库,包括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乃至“个人生命云” [14] - 计算医学的终极目标是“生命仿真”,通过多尺度建模构建可解释、可交互的“个人数字孪生” [13] - 科研团队聚焦人工器官建模、数字手术仿真、多尺度生命建模等前沿方向,发表高水平论文并形成专利积累 [10] 人才培养与行业生态构建 - 公司与浙江树人学院合作创办树兰国际医学院,并专门开设“计算医学”课程 [8] - 集团内设有四个国家认证的规培基地,创始人郑杰亲自担任“计算医学”课程讲师 [10] - 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国版的“梅奥医疗集团”,既治病救人,也探索生命科学 [9] - 公司通过与每日互动等多家数据智能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深化智慧医疗布局 [8] - 公司期待将计算医学与AI医疗的探索转化为整个行业发展的基石与生态 [14] - 公司深度融入中国医疗体系,以科技温度缝合体系缝隙,让人人受益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