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谣言法律法规健全

搜索文档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如何遏制人工智能“说谎”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2 08:47
AI谣言治理挑战 - 制造出的虚假信息更具迷惑性且易传播难防治 对政府监管部门 互联网平台 技术研发者及社会各界提出新挑战 [1] 法律规制与执法行动 - 依法惩治AI造谣行为 广西网民郑某因借AI造谣燃气涨价受行政处罚 一批传播AI谣言的网络账号被禁言或关闭 [2] - 近年来AI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完善 出台《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等 为执法提供法律依据 [2] - 针对生成和传播虚假信息的高风险领域 需通过司法解释等法律形式明确各方义务边界 制定科学合理的AI侵权责任认定指导标准 [2] 技术取证与监测机制 - AI谣言案件取证难困扰办案机关 需构建适应AI技术特性的证据收集与认定系统 [3] - 地方公安机关探索监测识别AI谣言 与科研机构企业合作提高对恶意深度伪造信息的监测预警和快速识别能力 建立网络谣言巡查监测核查反馈会商研判线索移送打击处置的闭环机制 [3] 平台责任与技术措施 - 平台应自觉治理AI谣言 发现后立即采取下架删除辟谣等措施 面对重大事件敏感话题加强图片视频真伪核查 [4] - 建立便捷举报投诉渠道 对网民反映的疑似谣言信息及时查证处理 对多次利用AI造谣用户采取列入黑名单等禁止性措施 [5] - 通过算法识别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溯源等技术手段识别阻断谣言传播 利用AI系统检测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像识别技术自动标记可疑内容并减少推荐 [5] 公众辨别与媒体责任 - AI生成内容可能存在事实性偏差逻辑漏洞或时效滞后问题 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审慎态度 不要直接公开发布未经核实的AI生成内容 [8] - 媒体平台应提高内容审核能力 通过官方渠道和权威信源核查信息真实性 自媒体从业者应增强法律意识真实准确客观发布信息 [8] - 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引导人们了解AI谣言的生成机制传播逻辑话术套路和识别方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