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加速卡

搜索文档
从下游覆铜板看玻纤电子布需求和格局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覆铜板行业、PCB行业、玻纤电子布行业 - **公司**:生益科技、台光、南亚新材、华正新材、光远新材、红河公司、泰波、菲利华、阿萨希、尼托博、谷歌、AWS、韩国供应商、日本企业、北美客户、华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需求情况** - **low DK布需求**:2025年low DK布需求量达七八百万平方米以上,总量或达上千万平方米,主要用于ASIC和GPU [1][4] - **覆铜板和PCB需求**:产能和订单饱和,AI兴起使需求显著提升,AI加速卡多使用马8级别材料 [2] - **玻纤布需求**:2026年覆铜板行业产能增加30%-40%,玻纤布需求量相应增长30%-40% [12][13] 2. **产品格局** - **玻璃布应用场景**:一代玻璃布在AI加速卡领域占80%市场份额,二代用于以太网交换机,三代预计用于下一代产品但产能有限 [1][8] - **不同客户价格敏感度**:北美客户注重性能不计成本,其他客户关注性价比 [10] 3. **国产low DK布情况** - **性能差异**:与日台产品存在差异,稳定性是关键,目前主要切入生益和台光等供应商 [1][6] - **导入供应链情况**:国产玻璃布正逐步导入供应链,下一代三代玻璃布产能不足使国产进入速度加快 [5] 4. **价格情况** - **玻璃布价格梯度**:一代玻璃布每平米约6美金,二代比一代贵30%左右,三代比二代贵30% [3][15] - **马9与马8价格关系**:马9量产后售价预计是马8的一倍 [3][28] - **半固化片与覆铜板价格关系**:半固化片价格约为覆铜板的一半 [24] 5. **扩产情况** - **覆铜板扩产**:2026年覆铜板行业继续扩产,产品层数增加,如谷歌TPU可能从26层增至34层 [11] - **具体企业扩产**:台光中山工厂扩40万平米产能,韩国新增30万平米产能 [12] 6. **材料替代情况**:PTFE加工性差,大概率会被马9替代,未来大部分产品将换用马9材料 [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CCL端认证周期**:CCL端对新型低DK玻璃布认证周期一般约一年,具体取决于公司策略和客户需求 [1][7] 2. **覆铜板原材料比例**:纯材料成本中覆铜板遵循433定律,即四层铜箔、三层纼布和三层树脂 [23] 3. **终端客户选材**:通常由覆铜板厂商推荐材料并测试,合格后终端客户一般认可 [22] 4. **电子部技术壁垒**:主要集中在玻璃布制造工艺,石英成分比例、配方和工艺差异导致测试结果不同 [30][31] 5. **PCB层数影响**:PCB层数从26层增至34层,对CCL和电子布需求增加20%-30%,玻璃布需求可能增至40%左右 [3][32] 6. **企业合作与进展**:南亚新材与华为合作紧密,生益科技积极验证产品;光远公司配套韩国和台光等客户,正测试二代玻璃布 [26][33] 7. **马9在交换机应用**:交换机领域将使用马9材料,预计2026年可见部分应用成果 [27] 8. **覆铜板市场价格和毛利率**:马8覆铜板每平方英尺约50元人民币,马9覆铜板利润相对较高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