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Copilot

搜索文档
Z Research|AI Agent会孕育下一代腾讯字节吗?(AI Agent 系列一)
Z Potentials· 2025-03-28 10:37
AI Agent 101 - AI Agent 是 AI 进程中的重要阶段,对应 L4 等级,从"成本中心"转向"价值引擎",但仍处于早期阶段,距离 AGI 尚有巨大工作量 [6] - AI 应用形态从 Chatbot 到 AI Copilot 再到 AI Agent,背后是 AI 能力的进化,实现更高任务难度和自动化程度,人机交互范式从"主从式"转向"伙伴式" [11] - AI 进程划分为 L1-L6,其中 Copilot 和 Agent 分别对应 L3-L4,反映 AI 应用从 GTM 阶段进入 PMF 阶段 [6] 入口之争 3.0 - 互联网入口演变史是技术满足需求的历史,从门户网站到搜索引擎再到超级 APP,每次入口革命都缩短意图与满足之间的路径 [22] - AI 时代入口形态依赖技术栈特点,LLM 的算力密集、人才密集、数据密集特性可能导向中心化,但 Deepseek 的出现带来悬念 [22] - 中美市场差异显著:美国市场硬件入口集中,AI Agent 与硬件强绑定胜率高;中国市场硬件入口分散,超级 APP 更可能掌握 AI Agent 话语权 [26] AI Agent 商业模式与挑战 - AI Agent 商业模式可能从已有 APP 盘子夺食,围绕数据权限引发剧烈反击,变现路径中平台分成和消费贷较为可行 [30] - AI Agent 面临高昂推理成本(单任务约 2$/次,能耗达纯 LLM 的 8 倍)、复杂环境适应能力不足、开放域任务失败率高达 30% 等技术卡点 [32] - 商业模型难以跑通,ROI 问题突出,当人类员工时薪低于 Agent 耗能成本时,效率革命故事将破灭 [32] AI Agent 市场竞争格局 - 大厂和大模型厂商在短期更具优势,资金、用户基础和数据积累提供巨大容错率;创业公司致胜之道在于抢先做出 Agent 领域 SOTA [3][39] - AI Agent 赛道可能被现有巨头主导,创业公司可通过聚焦细分领域实现高增长,如 Midjourney 在生图赛道的成功案例 [39] - 市场呈现三类玩家:大厂、大模型厂商和 Agent 创业公司,竞争烈度大于模型层,价格战和数据权限之争不可避免 [3] AI 时代创业新范式 - AI Copilot 阶段海外交出不错 PMF 答卷,代表性公司以小规模+高增长+易盈利为特征,如 AI 图像生成公司 2 年达到 2 亿美元 ARR [12] - AI 时代创业者需具备深厚学术或技术背景,强调 AI Native 特质,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经理或商业背景为主的创业者画像不同 [13] - 创新聚焦底层技术突破与垂直场景深度整合,模式复制与场景渗透为主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玩法不再适用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