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GI
icon
搜索文档
阿里高德入局无人驾驶赛道,打造最大Robotaxi聚合平台
新浪财经· 2025-11-05 16:36
"高德与小鹏的合作,不仅仅是一次业务升级,更是我们基于共同认知、探索AGI的关键一步。"高德 CEO郭宁表示,未来双方将携手出海,把中国领先的Robotaxi服务推向世界舞台。 11月5日,阿里巴巴(NYSE:BABA;HKEX:09988)旗下高德宣布与小鹏汽车达成全球生态合作 ——小鹏Robotaxi将正式接入高德平台,共同为用户提供L4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这不仅是行业首个"出行平台+前装量产Robotaxi"合作模式,也是高德全面转向空间智能后,AI能力跨 界开放的重要一步——致力于以"技术+生态"服务全球客户,打造最大的Robotaxi聚合平台。 ...
深度|Andrej Karpathy:行业对Agent的发展过于乐观,一个能真正帮你工作的Agent还需要十年发展时间
Z Potentials· 2025-11-05 10:57
图片来源: Dwarkesh Patel Z Highlights Andrej Karpathy 是 OpenAI 联合创始人之一,前特斯拉 AI 与自动驾驶视觉部门负责人,离开特斯拉后创立 AI 教育公司 Eureka Labs 。他于 2015 年在斯坦福大学 获得博士学位,师从被誉为 AI 教母的李飞飞,主要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的交叉领域,以及适用于这一任务的深度学习模型。他在 2024 年 被时代杂志评选为在 AI 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百名人物之一。本期节目发布于 2025 年 10 月, Andrej Karpathy 接受了科技自媒体人 Dwarkesh Patel 的播客访谈,主 要讨论了大语言模型的工作机制与未来方向、 AI 强化学习与人类学习的差异、 Agent 系统的演化潜力,以及他对模型坍缩、数据质量和未来的教育的长期思 考。 Dwarkesh Patel: 你认为哪些问题需要十年才能真正解决?瓶颈在哪里? Andrej Karpathy: 我觉得,关键在于要让Agent真正"能用"。当我们谈论Agent时,无论是实验室的想法还是我个人的理解,都应该把它想象成一个你雇 来一起 ...
重组、谋上市,OpenAI更自由了
投中网· 2025-11-05 10:29
以下文章来源于连线Insight ,作者窦文雪 连线Insight . 产业升级创新者的聚集地。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作者丨 窦文雪 编辑丨 子夜 来源丨 连线Insight 近几日, AI圈最受瞩目的公司OpenAI,接连释放出令资本兴奋的消息。 据财联社报道,有市场消息称, OpenAI正筹备首次公开募股,此次IPO对该公司的估值或高达1万 亿美元。有望缔造史上规模最大的IPO。 报道还援引了业内人士透露的消息, OpenAI正考虑最早于2026年下半年向证券监管机构提交上市 申请,初步讨论中的融资规模至少600亿美元。 OpenAI也在学着赚更多钱。 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否认了明年上市的消息,他认为上市是公司发展中的自然阶段,但目前并 非优先事项。上市没有具体日期,2027年上市或许会更好。 在此之前, OpenAI刚刚宣布完成架构重组,将各投资方的投资转换为普通股,解除了此前在财务回 报上限的潜在限制。 同时, OpenAI与微软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双方将从"深度绑定"转向"自由合作"的阶段,双方也 可以与其他公司进行合作。 通常情况下,一家技术基本功扎实、倍受 ...
万亿估值、百亿亏损,OpenAI开启商业化狂飙
36氪· 2025-11-05 07:02
打铁要趁热,而精明的OpenAI CEO奥特曼则是要趁着美股这一波AI科技牛,尽快去敲钟,兑现万亿估值。 连串的商业化动作一改OpenAI过去谨慎的小步快跑风格,反而像一场酣畅淋漓的百米冲刺,曾经带着几分理想主义色 彩的AI实验室,如今一头扎进了商业化的滚滚洪流。 这场狂热的商业冲刺的背后,究竟是OpenAI想明白了要搞钱,还是来自"甲方爸爸"天文数字般的账单已经催得太紧? 除了比预想早的上市计划,最近的OpenAI都主打一个字:急。 一边是名为Atlas的AI浏览器高调发布,剑指谷歌的核心腹地;另一边,开放了数字资产、视频拼接等功能的Sora 2惊 艳亮相,音乐生成工具、内置电商功能也开启研发尝试,产品发布的节奏犹如饺子下锅,密集且滚烫。 AI"全家桶",点燃OpenAI的生态野心 OpenAI的焦虑源于极其尴尬的现实:它拥有世界上最顶级的流量,却没能将流量转化为与之匹配的现金流,"叫好不 叫座"的窘境是它进行商业化变革的根本驱动力。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披露,OpenAI的"年化经常性收入"约70%来自ChatGPT的订阅费。作为在全球范围内坐拥超8 亿月活用户的平台,ChatGPT有足以让任何互联网公 ...
重组、谋上市,OpenAI更自由了
搜狐财经· 2025-11-04 19:32
来源:连线Insight /窦文雪 编辑/子夜 近几日,AI圈最受瞩目的公司OpenAI,接连释放出令资本兴奋的消息。 据智通财经报道,有市场消息称,OpenAI正筹备首次公开募股,此次IPO对该公司的估值或高达1万亿美元。有望缔造史上规模最大的IPO。 报道还援引了业内人士透露的消息,OpenAI正考虑最早于2026年下半年向证券监管机构提交上市申请,初步讨论中的融资规模至少600亿美元。 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否认了明年上市的消息,他认为上市是公司发展中的自然阶段,但目前并非优先事项。上市没有具体日期,2027年上市或许会更 好。 在此之前,OpenAI刚刚宣布完成架构重组,将各投资方的投资转换为普通股,解除了此前在财务回报上限的潜在限制。 同时,OpenAI与微软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双方将从"深度绑定"转向"自由合作"的阶段,双方也可以与其他公司进行合作。 通常情况下,一家技术基本功扎实、倍受资本青睐的科技公司谋求上市,本应是十分顺利的事。 OpenAI早就开始策划这场重组了。 去年年底,OpenAI就曾宣布将在2025年转型为一家营利性公司,新架构将由其营利部门掌控。 然而,或许对于Open ...
硅谷甄嬛传爆更,马斯克转发,Ilya动手那一夜,谁捅了奥特曼一刀?
36氪· 2025-11-04 08:36
OpenAI内部治理与领导层动态 - Ilya Sutskever与Mira Murati密谋超过一年,计划撤换Sam Altman [15] - Sam Altman被指控在管理层中挑拨离间,例如制造Daniela Amodei与Mira Murati的对立 [16][23] - Dario Amodei曾试图全面掌控OpenAI研究部门并要求解雇Greg Brockman,而Sam Altman未对此明确表态 [16] - Ilya Sutskever对员工反对Sam Altman解雇的反应判断失误,未预期到强烈情绪反弹 [18][19][23] - OpenAI董事会成员Adam D'Angelo要求Ilya起草备忘录,其曾投票解雇Sam Altman但后续留任董事会 [25][27] OpenAI股权结构与公司架构演变 - OpenAI将其营利实体转型为公益型公司(PBC),Greg Brockman持有PBC 6%的股份 [36] - OpenAI估值达到5000亿美元 [36] - OpenAI和Anthropic曾强烈考虑合并 [31] OpenAI关键人物动向与关系 - Sam Altman与Elon Musk关系复杂,Musk指控Altman“偷走”OpenAI,Altman则称Musk早年认为OpenAI成功概率为0% [34][35][40] - 除Sam Altman和Greg Brockman外,OpenAI原核心成员Ilya Sutskever和Dario Amodei已各自成立新公司 [33][31] - Ilya Sutskever成立SSI(Safe Superintelligence Inc)进行新型研究 [31] - Mira Murati向Ilya透露Greg Brockman“基本被Stripe解雇”及Sam Altman因撒谎被YC淘汰 [31] OpenAI发展历程与行业影响 - Sam Altman的领导风格被描述为“现实扭曲立场”,其推动OpenAI从外部获取大量基建与研发资金 [8][10][11] - OpenAI诞生于愿景与谨慎的碰撞,即Sam Altman的激进推进与Ilya Sutskever(师从Hinton)的学术保守主义之间的张力 [11] - ChatGPT发布后,Sam Altman、Greg Brockman、Ilya Sutskever和Dario Amodei曾被视为AI时代的“神奇四侠” [33]
昆仑万维单季扭亏毛利率达69.9% 深化全球布局海外收入占超九成
长江商报· 2025-11-04 08: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0.72亿元,同比增长56.16%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9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37亿元,同比增长180.13% [1][2]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8.05亿元,同比增长51.63% [1] - 公司整体毛利率达69.9%,保持在较高水平 [1][2] AI业务发展 - AI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是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 - 公司自2023年初确立“All in AGI与AIGC”战略,全面向人工智能公司转型 [2] - 已构建涵盖AI大模型、AI智能助手、AI音乐、AI视频、AI社交等在内的业务矩阵 [2] - 近期发布或开源多款人工智能模型,包括多模态推理模型Skywork-R1V3.0、多模态统一模型SkyworkUniPic和3D世界生成模型Matrix-3D等 [2] - “天工”大模型迭代至4.0版本,采用MoE架构,参数规模达4000亿,是全球最大的开源MoE模型之一 [4] 全球化战略与海外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海外业务收入54.1亿元,同比增长58% [1][3] - 海外收入占比达93.3%,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 [1][3] - 全球月活跃用户稳定在近4亿,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信息分发与元宇宙平台Opera是海外市场重要抓手,通过“AI Feature Drops”计划优化AI功能 [3]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2020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持续增长,分别为5.11亿元、5.96亿元、6.90亿元、9.68亿元、15.43亿元 [3] - 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2.11亿元,同比增长5.83% [3] - 研发投入带来了技术突破,支撑了AI大模型和多元AI业务矩阵的构建 [3][4] 投资业务与其他 - 第三季度投资业务表现显著改善,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 [2] - 参投项目如小马智行、爱奇艺等持续贡献收益 [2]
llya证词太狗血了!奥特曼坏,Mira茶,OpenAI差点跟Anthropic合并
量子位· 2025-11-03 17:16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首席执行官奥特曼在OpenAI的持股情况为0股权,此安排打破了硅谷惯例[2][9] - 在公司2019年及近期重组中,董事会曾考虑授予首席执行官7%的股份,但最终其仍选择分文不取[9] - 公司特殊的治理结构规定,当有限合伙人与公司安全使命冲突时,未持股的董事会成员有权投票决定公司走向[21] - 首席执行官不持股的策略被视为可能旨在换取对公司的完全掌控权,并保持其在安全与盈利决策中的中立性[22] - 尽管不直接持股,但首席执行官通过投资与公司有合作关系的AI芯片初创公司Rain Neuromorphics等方式间接关联[23] 管理层冲突与宫斗事件 - 前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与当时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曾策划长达一年,最终推动董事会解雇首席执行官奥特曼[29][30] - 解雇动因包括指控首席执行官存在撒谎成性、挑拨离间高管(如Mira与Daniela Amodei)等行为[31][32][33] - 管理层内部矛盾还涉及Anthropic创始人Dario Amodei曾希望接手公司所有研究工作并解雇Greg Brockman,但遭拒绝[35] - 解雇决定引发公司员工集体反对,通过签署联名信及辞职威胁董事会,最终导致首席执行官回归[38] - 此次事件凸显了公司在营利和非营利使命之间的结构性冲突[27][39] 公司财务表现与未来展望 - 公司目前年收入超过130亿美元,并处于急速增长中[40] - 公司预计总营收将在2027年达到1000亿美元[40] - 公司正筹备以1万亿美元的估值进行首次公开募股,这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41][42] - 首席执行官将公司的工作描述为"我们这一代人最重要的科学工作",并认为AGI将是人类构建的最重要技术[17][20] 首席执行官的个人动机与争议 - 首席执行官解释其不持股的原因为个人已足够富有,且出于对技术发展的热爱[12][15] - 其表示不持股的决定或许错误,因为引发了外界对其动机的大规模阴谋论[14][16] - 在个人层面,首席执行官提到有了孩子后努力工作变得困难,但认为能在宇宙中留下痕迹的机会值得珍惜[18][17] - 外界分析认为,不持股的真实动机可能是以牺牲短期利益来换取长期控制权,而非单纯的热爱[22][24]
马斯克、奥特曼X上再开撕,Ilya最新52页证词曝光,抖出OpenAI更多内幕
36氪· 2025-11-03 16:34
奥特曼和马斯克又在 X 上吵起来了。 前两天,奥特曼在 X 上发了三张图片,并配文「一个分为三幕的故事」。 图片显示,2018 年 7 月,奥特曼支付 4.5 万美元预订了 Tesla Roadster,在等待 7.5 年(从 2018 年到 2025 年 10 月)且 Roadster 仍未交付的情况下,奥特 曼决定取消预订并索要退款。 马斯克、奥特曼「冤家路窄」。 然而,他发现 Tesla 的预订邮箱地址已失效,导致无法处理退款请求。 随后,马斯克回复奥特曼,「你忘了提第四幕,这个问题在第四幕中得到了解决,你在 24 小时内就收到了退款,但这是你的本性」,并旧事重提,指责 奥特曼「你偷了一家非营利组织。」 提起这事儿奥特曼更坐不住了,转发此帖为自己辩护,强调他将 OpenAI 从马斯克离开后「奄奄一息」的状态,转变为如今估值 5000 亿美元的 AI 巨头。 他认为 OpenAI 当前的混合结构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你还想让特斯拉收购 OpenAI,这根本不是一个非营利组织。你说我们成功率为 0%。现在你拥有一家很棒的人工智能公司,我们也有。我们难道不能 都向前看吗?」奥特曼评论称。 2015 年,马斯克 ...
深度|Anthropic曾考虑合并OpenAI,马斯克诉讼揭开AI界最大权力暗战
搜狐财经· 2025-11-03 15:52
图片来源:Unsplash 一份本周突然曝光的法庭证词,炸出了OpenAI权力斗争中最隐秘的角落。 在10月1日旧金山的一次长达10小时的访谈中,苏茨克沃接受了马斯克与OpenAI律师的联合质询,内容涉及阿尔特曼被解雇的细节、他对 AGI 的观点,以 及他离开公司的真正原因。证词中的关键词——"说谎成性"——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苏茨克沃透露,ChatGPT爆红后的一年内,OpenAI内部高层的关系急剧恶化,不信任与敌意蔓延。ChatGPT不仅让公司一夜成名,更吸引了微软100亿美 元的巨额投资,也让OpenAI在商业化与使命之间的平衡愈发脆弱。 OpenAI 联合创始人、前首席科学家 Ilya Sutskever首次开口,承认在Sam Altman被董事会闪电罢免后,竞争对手Anthropic曾主动推进合并,其CEO Dario Amodei甚至可能入主OpenAI,成为OpenAI的新掌门人。 达里奥和他的妹妹 Daniela Amodei(丹妮拉)早在2020年就因理念分歧离开OpenAI——他们认为AI技术的进步速度与潜在风险需要更加谨慎的平衡。这 次证词,为外界提供了一个罕见的窗口:在那段权力动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