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 commercialization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互联网板块_中国创新格局下人工智能应用与商业化的下一步
2025-11-16 23:36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核心聚焦于人工智能(AI)的应用和商业化前景[2] * 涉及的公司包括中国主要的云服务提供商(CSPs):阿里巴巴、腾讯、百度、金山云[3]以及字节跳动[4][5] 核心观点与论据 AI商业化加速与主要变现领域 * AI商业化预计将持续加速,云服务和广告被视为当前最清晰的两大变现领域[2] * AI聊天机器人正逐步整合交易功能,类似于海外趋势(例如ChatGPT整合Shopify),这有望推动面向消费者的广告和电商变现,而订阅制变现在中国可能进展较慢[4] 云服务:AI驱动需求与交叉销售 * AI的采用显著加速了中国云需求增长,特别是在DeepSeek发布之后,增量需求主要来自模型训练、部署及AI应用推广[3] * 尽管大语言模型(LLMs)本身因激烈竞争下的激进定价尚未产生有意义的直接收入,但中国云服务商可利用其专有模型交叉销售传统云服务(例如将AI模型打包进企业AI转型解决方案)[3] * 这有望驱动中国云服务商在2026年继续保持强劲的云收入增长,市场可能尚未完全定价此预期(Visible Alpha共识:2026财年同比增长+23% 对比 2025财年同比增长+24%)[3] 垂直领域的新兴机会 * 专家认为到2026年有几个新兴机会领域:AI营销(例如生成式引擎优化,帮助品牌在AI推荐系统中提升曝光)、面向企业场景的AI与硬件集成(例如工业、安防、能源设备)以及多模态应用(例如用于广告、游戏开发、内容生产)[2] 领先互联网公司的差异化战略 * **字节跳动**:凭借其AI生态系统、领先的模型能力和强大的组织投入,其云业务保持快速增长,聊天机器人则在用户基础和产品创新方面持续获得关注[5] * **腾讯**:自2025年以来AI战略重要性提升,其聊天机器人“元宝”获得更多流量支持(如集成到微信聊天中),并建立了更商业化的组织架构[5] * **阿里巴巴**:重点仍是加速云收入,专家认为其模型“Qwen”有潜力与阿里巴巴现有商业生态系统(如淘宝、天猫、饿了么)进行更深度整合[5] * **百度**:已建立全栈AI布局,其AI模型和产品能力正在追赶[5] 其他重要内容 行业风险提示 *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关键风险包括:1) 不断演变且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 2) 技术趋势以及互联网用户需求和偏好的快速变化 3) 不确定的变现前景 4) 流量获取、内容和品牌推广成本上升 5) IT系统维护 6) 国际市场扩张 7) 市场情绪的不利变化 8) 监管变化[7] * 行业常用的估值方法包括分类加总估值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