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wen

搜索文档
This Underra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Stock Just Posted Triple-Digit AI Growth for an 8th Straight Quarter
Yahoo Finance· 2025-09-11 19:10
Key Points Alibaba Group Holding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ducts have generated tremendous growth for the company over the past couple of years. The company has its own chatbot, Qwen, and it has also been making custo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hips. Earlier this year, it partnered with Apple to develop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eatures for the company's iPhones. 10 stocks we like better than Alibaba Group › In recent years, tech companies have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growth fueled by artificial ...
狮腾控股发布Geene M2大型语言模型平台,赋能金融商业数字化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9-04 20:53
公司技术进展 - 狮腾控股在港交所宣布推出多模型大型语言模型平台Geene M2 集成自有模型Geene R1和Geene TurboGT 以及第三方模型OpenAI ChatGPT、阿里巴巴Qwen和字节跳动SkyLark [1] - 平台提供多模型智能、AI编码编程和智能知识储存库等创新服务 采用分层定价策略:免费方案提供10GB智能云端储存空间 专业方案月费18美元提供20GB储存空间 企业方案月费36美元提供60GB储存空间和完整高阶功能 [1] - 定价模式覆盖从初创企业到大型机构 显著降低传统企业软件使用成本 使平台具备成本效益和可扩展性优势 [1][6] 市场定位与机遇 - 全球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500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超5000亿美元 [2] - Geene M2重点聚焦金融、商业和数字资产领域核心应用场景 旨在抓住高速增长市场机遇 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2] 战略影响 - 平台展示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实力和前瞻视野 通过功能优势和价格策略降低企业AI应用门槛 [6] - 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活力 进一步强化公司市场竞争力 [6]
阿里巴巴-中国最佳人工智能赋能者论点正在上演
2025-09-03 21:23
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公司 (Alibaba Group Holding, BABA N) [1][7] * 中国互联网和其他服务行业 (China Internet and Other Services) [7] 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表现与预期 * 预计阿里云 (Alicloud) 在F2Q26将加速增长至30%以上 [1][2] * 预计客户管理收入 (CMR) 在F2Q26将维持约10%的增长 [1][3] * 预计快速商务 (QC) 业务亏损在F2Q26将扩大至约人民币350亿元 (之前为人民币200亿元) [1][4] * 预计F2Q26整体EBITA为人民币116亿元 同比下降71% [4] * 预计F2Q26电子商务业务EBITA为人民币118亿元 同比下降73% [4] * 将2026财年调整后净利润预测下调11% 2027财年下调7% [5] * 第一财季 (F1Q26) 总收入同比增长2% 符合预期 [11] * 第一财季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 超出市场预期3个百分点 [11] * 第一财季调整后EBITA同比下降14% 超出市场预期3个百分点 [11] * 第一财季资本支出加速至人民币387亿元 环比增加 [11] 业务驱动因素 * 阿里云第一财季实现26%的强劲增长 AI相关收入贡献了超过20%的云收入 [2] * 阿里云增长加速得益于强劲的行业需求 产品升级 (Qwen升级) 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SAP) [2] * CMR增长由货币化率 (take rate) 提升驱动 全站营销工具渗透率估计已达30% [3] * 快速商务 (QC) 投资预计将推动广告支出和流量 在未来几个季度为CMR带来2-3个百分点的增量增长 [3] * 快速商务 (QC) 的峰值日订单量已达1.2亿单 (对比美团1.5亿单) 8月周日均订单量为8000万单 [4] * 管理层承诺在未来1-2个月内将单位经济效益 (UE) 亏损削减一半 [1][4] * 公司制定了到F28财年QC增量GMV达人民币1万亿元的目标 [4] * 淘宝月活跃消费者在8月同比增长25% [11] 估值与投资观点 * 将目标价从150美元上调至165美元 [1][5][15] * 重申分类加总估值法 (SOTP) 目标价为200美元 [1][5][18] * 目标价基于15倍F28财年正常化市盈率 (假设QC亏损水平正常化) [5] * 估值方法主要采用贴现现金流 (DCF) 关键假设为11%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WACC) 和3%的永续增长率 [15][24] * 在SOTP估值中 电子商务业务估值调整为每股93美元 (原为90美元) 基于10倍F27财年EV/EBITA [18] * 云业务估值上调至每股67美元 (原为60美元) 基于5倍F28财年EV/销售额 (折现回当前) [5][18] * 投资论点包括阿里巴巴作为中国领先的AI赋能者 其云基础设施将在中国当前的进化AI周期中赢得份额 [32] * 看好其基本面业务重新加速和货币化能力改善 [32] * 互联网监管环境似乎正在放松 公司作为中国代表企业将成为主要受益者 [32] * 强大的现金流生成能力 股息和持续股票回购可能提供下行支撑 [33]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于第一财季回购了700万股ADS 耗资8亿美元 [11] * 报告列出了详细的财务预测和估值模型假设 [7][14][16][22] * 报告包含了风险回报分析 列出了上行和下行的风险因素 [24][35][41] * 报告提供了期权市场隐含的概率 显示股价达到165美元目标价的概率约为21.5% [27] * 摩根斯坦利持有阿里巴巴超过1%的股份 并在过去12个月内从阿里巴巴获得投资银行服务报酬 [48][49]
中国GenAI市场洞察: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全景研究
头豹研究院· 2025-09-03 20: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中国企业级大模型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2025年上半年日均调用量达101,865亿tokens 较2024年下半年21,999亿tokens增长约363% [8][9][11] - 开源模型快速获得企业认可 调用占比从2024年下半年未明确基数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4.4% 接近闭源模型的55.6% [9][11] - 企业选型从追求单一最强模型转向业务场景适配 注重算力性价比 系统灵活性与安全可控性平衡 [5][6][13] - 开源模型凭借性能与闭源收敛 后训练灵活性及成本优势成为企业实现自主可控的优选路径 [5][13][16] - 闭源模型以商业闭环 黑盒可控 集中优化与高服务稳定性满足高可靠性需求企业 [13][24][26] - 阿里通义系列大模型以17.7%调用占比成为市场首选 字节豆包(14.1%)和DeepSeek(10.3%)分列二三位 [10][11] 中国企业级大模型发展综述 - 大模型形成开源与闭源并行发展的双轨格局 开源模型凭借算力性价比最优 系统集成灵活及透明可验特征成为企业低成本落地与自主可控优选路径 [13] - 闭源模型以商业闭环 黑盒可控 集中优化与高成本壁垒为特征 适合高可靠性需求企业客户 [13] - 开源模型正逐步取代闭源方案成为生态主导力量 2023年全球149个基础模型中开源占比达65.7% [15] - 参数规模轻量化趋势显著降低算力门槛 推动大模型向垂直行业与中小企业场景加速渗透 [16] - 预计超过80%企业将在智能化建设中采用开源大模型 开源生态成为驱动产业普及化与数字化转型核心力量 [16] 中国企业级大模型调用现状及趋势 - 调用量激增驱动因素包括供给端模型与算力扩容(如DeepSeek 通义等开源体系突破) 需求端金融 政务 制造等行业场景化渗透提速 以及生态外溢效应形成的规模扩散 [19] - 产业进入规模化应用驱动新阶段 竞争焦点从模型性能比拼转向算力保障 数据合规 生态整合与行业深度适配 [20] 中国企业级大模型调用行为分析 - 企业选型核心出发点为业务价值 闭源模型胜在省心可靠(稳定性能 成熟生态 技术支持) 开源模型更契合灵活性及自主可控性需求 [24][26][27] - 开源模型选择TOP因素:性能表现更佳 完整掌握模型知识产权 更容易进行定制 最佳实践丰富 [25] - 闭源模型选择TOP因素:性能表现更佳 最佳实践丰富 更新迭代快 品牌知名度 [25]
刚刚,谷歌放出Nano Banana六大正宗Prompt玩法,手残党速来
机器之心· 2025-09-03 16:33
文章核心观点 - 谷歌Nano Banana模型通过优化提示词设计显著提升图像生成能力 官方发布六类文本转图像提示模板以最大化模型潜力[8][11] - 用户通过创意提示词实现多样化应用场景 包括产品摄影、风格化插画、文字渲染、商业摄影、极简设计及连续性艺术创作[3][6][16] - 模型在图像编辑一致性和稳定性方面存在技术局限 部分场景下表现不及Qwen和Kontext Pro等竞品[39] 提示词模板分类总结 照片级写实场景 - 需包含机位角度、镜头类型、光线及细节描写 例如使用85mm肖像镜头生成带有景深效果的垂直人像[13][15] - 模板结构包含拍摄类型、主体动作、环境光照及画幅比例 强调纹理细节以实现逼真效果[14] 风格化插画与贴纸 - 需明确艺术风格、关键特征及色板 白色背景需在提示词中特别声明[18] - 案例如卡哇伊风格的小熊猫贴纸 采用粗轮廓线和简单赛璐珞着色[19] 文字渲染应用 - 擅长生成含清晰文字的图像 需指定文字内容、字体风格及整体设计[22] - 模板包含图像类型、品牌概念及色彩方案 案例为黑白极简咖啡店logo[23] 产品模型与商业摄影 - 适用于电商及广告场景 强调高分辨率影棚灯光与特定角度[26] - 模板包含产品描述、背景表面及三点柔光箱设置 案例为混凝土台面上的陶瓷咖啡杯特写[27][28] 极简与留白设计 - 适用于网页及营销素材背景 主体位于画框特定位置并保留大量负空间[30] - 案例为右下角红枫叶与灰白背景的组合 采用顶部柔光照明[32] 连续性艺术创作 - 适用于漫画分镜及视觉叙事 需清晰描述场景角色及对话文本[35] - 模板包含艺术风格、前后景细节及情绪光照 案例为黑白 noir 风格侦探场景[36][37]
世界模型,腾讯混元卷到了榜首
量子位· 2025-09-03 15:30
腾讯混元世界模型Voyager发布 - 腾讯混元发布业界首个支持原生3D重建的超长漫游世界模型HunyuanWorld-Voyager 该模型支持将视频直接导出为3D格式 并能够生成长距离且世界一致的漫游场景 [1][3][4] - 模型在发布后立即开源 距离上一代Lite版发布仅间隔两周 展现出快速迭代能力 [3] 核心功能与技术特性 - 新增"漫游场景"功能 支持通过鼠标和键盘在场景内自由活动 交互性远超360°全景图 用户可通过一句话或一张图生成高质量3D场景 [10][11][13] - 创新性将场景深度预测引入视频生成过程 通过空间与特征结合支持原生3D记忆和场景重建 避免传统后处理的延迟和精度损失 [31] - 采用视频生成与3D建模融合技术 基于相机可控的视频生成技术合成可自由控制视角的RGB-D视频 [32] - 关键组件包括世界一致的视频扩散架构和长距离世界探索机制 后者通过世界缓存机制支持迭代式场景扩展和平滑视频采样 [33] 数据集与训练体系 - 构建超过10万个视频片段的大规模数据集 整合真实世界采集与虚幻引擎渲染资源 通过自动化视频重建流水线实现无需人工标注的大规模数据构建 [33][34] - 训练数据构建引擎可自动估计相机位姿和度量深度 支持多样化训练数据的自动化生成 [33] 性能表现与基准测试 - 在斯坦福大学WorldScore基准测试中以77.62分位居综合能力首位 显著超越WonderWorld(72.69分)和WonderJourney(63.75分)等竞争对手 [36] - 在相机运动控制(85.95分)和风格一致性(84.89分)等细分指标表现突出 较第二名优势明显 [36] - 视频生成质量指标PSNR达18.751 SSIM达0.715 LPIPS为0.277 均优于See3D和FlexWorld等对比模型 [39] - 在场景重建任务中PSNR达18.035 SSIM达0.714 使用深度信息初始化点云后重建效果更佳 [42][43] 技术应用与扩展能力 - 支持视频场景重建 3D物体纹理生成 视频风格定制化生成和视频深度估计等多种3D理解与生成应用 [27] - 与混元世界模型1.0高度适配 可扩展1.0模型的漫游范围并提升复杂场景生成质量 [24] - 生成视频帧实时更新缓存形成闭环系统 支持任意相机轨迹同时维持几何一致性 [35] 模型部署要求 - 模型运行需要60GB GPU峰值内存 支持540p分辨率输出 [47] 腾讯开源生态布局 - 腾讯混元持续加速开源进程 产品矩阵包括MoE架构模型混元large 混合推理模型Hunyuan-A13B以及最小仅0.5B参数的端侧小模型 [48] - 最新开源翻译模型Hunyuan-MT-7B在国际机器翻译比赛中获得30个第一名 同时发布翻译集成模型Hunyuan-MT-Chimera-7B [48] 行业开源动态 - 阿里开源视频生成模型Wan2.2-S2V 美团发布首个开源大模型Longcat-Flash-Chat 显示国内大厂持续加码开源布局 [49][50][51]
从GPT-5到DeepSeek V3.1,顶尖AI大模型的新方向出现了!
硬AI· 2025-09-01 01:14
行业发展趋势 - AI行业从单纯追求模型能力转向追求计算效率 混合推理成为行业共识 [2][3][5] - 随着推理模式复杂化 完成任务所需token数量暴涨 导致实际成本不降反升 [2][8] - 顶尖模型厂商包括OpenAI DeepSeek Anthropic Google及国内阿里 快手 字节 智谱等均在探索混合推理方案 [13][14] 成本压力分析 - 虽然单个token价格下降 但复杂任务消耗token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代码编写或法律分析需消耗数十万至百万token [8][9] - 最强模型价格保持稳定 99%需求转向SOTA模型 导致应用层公司利润率下降 Notion利润率下降约10个百分点 [7][10] - AI模型竞赛演变为成本竞赛 Theo Browne表示争夺最智能模型已成为争夺最昂贵模型的竞赛 [10] 技术解决方案 - 美团开源龙猫模型采用零计算专家机制 智能识别非关键内容直接返回 实现显著算力节省 [4] - OpenAI GPT-5采用路由器机制 根据问题复杂度自动选择模型 思考模式比前代少50-80%输出token [13] - DeepSeek V3.1推出单模型双模式架构 思考模式消耗减少25-50% token 保持相同答案质量 [13][14] 创新架构特点 - 混合推理模式让AI系统根据问题复杂度自动配置计算资源 避免简单任务浪费算力 [5][12] - 系统通过用户行为偏好反馈和正确率等真实信号持续训练路由机制 实现自我改进 [13] - 下一代混合推理将实现自我调节 让AI自主评估任务难度并以最低计算代价启动深度思考 [14]
从GPT-5到DeepSeek V3.1,顶尖AI大模型的新方向出现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8-31 21:07
行业趋势转变 - AI行业从追求更高更强转向更聪明更经济 重点发展混合推理与自适应计算 [2] - 行业痛点在于推理模式复杂化导致AI应用成本快速上升 混合推理模式成为共同应对策略 [5] - 顶尖模型厂商包括OpenAI DeepSeek Anthropic Google及国内阿里快手字节智谱等均在探索混合推理方案 [13] 成本结构变化 - 虽然单个token价格下降但复杂任务所需token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消耗量可达数十万至百万级 [8][9] - 最强模型价格保持稳定 99%需求转向SOTA模型导致实际使用成本上升 [7] - 成本压力传导至应用层 Notion利润率下降约10个百分点 Cursor和Replit等公司被迫调整定价策略 [10] 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 - 美团龙猫模型采用零计算专家机制 智能识别非关键内容直接返回输入 实现显著算力节省 [3] - OpenAI GPT-5采用路由器机制 根据问题复杂度自动选择轻量级或高算力模型 输出token减少50-80% [12] - DeepSeek V3.1采用单模型双模式架构 思考模式在token消耗减少25-50%情况下保持相同答案质量 [12][13] 技术演进方向 - 混合推理下一个前沿是智能自我调节 使AI能自主评估任务难度并以最低计算代价启动深度思考 [14] - 系统通过用户行为偏好反馈和正确率等真实信号持续训练路由机制 实现随时间不断改进 [12]
80%美国AI初创靠中国开源模型“吃饭”!a16z投资人震惊,全球开源榜前16名全被中国包揽
AI前线· 2025-08-30 13:33
中国开源AI模型在美国初创公司中的普及 - 美国80%的AI初创公司在融资路演时使用中国开源模型而非OpenAI或Anthropic等美国模型[2][4] - 全球范围内使用中国开源模型的初创公司比例可能接近100%[2][4] - 中国开源模型在智能测试中已超越美国类似的开放模型如Meta的模型且能力逼近最强大的专有模型[4] 中国开源AI模型在全球排行榜上的主导地位 - 全球开源大模型排行榜前16名全部来自中国包括DeepSeek、智谱、月之暗面(Kimi)和Qwen等团队[10][11] - 最好的非中国模型GPT-oss-120B仅排名第17位[11] - Design Arena评测平台通过真实用户偏好对战投票中国开源模型在用户体验维度全面压制海外竞争者[12] 开源模型与闭源模型的竞争态势 - 开源模型平均只比最尖端闭源模型落后9个月且在o1模型发布后开源社区仅用4个月就迎头赶上[13] - 行业正经历从开源转向闭源的趋势尽管舆论支持开源但实际生态逐渐收紧[8] - Meta最初开放Llama模型但战略调整后逐渐走向闭源与开源倡导方向背道而驰[5][9] 开源AI模型的商业价值和行业影响 - 开源AI与传统软件不同复现大模型需重建完整数据和训练流水线投入上亿甚至上十亿美元[9] - 历史上开源软件在市场价值中占比约20%而在AI领域比例高得多生态更加健康[9] - 中国模型比西方更具性价比初创公司基于现金流考虑优先选择开源模型[15] 行业专家观点和市场反应 - a16z合伙人Martin Casado认为中国在开源领域更具优势开源扩散是创业公司的必然选择[6][9][15] - 网友评论指出中国几乎一夜之间统治开源领域创业生态对中国依赖已非常深[16] - Casado呼吁业界正视开源重要性并推动自身开源努力而非封闭[9]
全球Top50 AI产品榜单更新,华人团队成最大赢家?
创业邦· 2025-08-29 11:23
全球AI产品榜单趋势 - 第5期a16z全球Top50 AI产品榜单显示,Web和App端新上榜产品分别为11款和14款,其中华人团队产品分别占4款和8款,国内开发者新上榜产品数量超过其他国家[5][8] - 华人团队在全球AI产品榜单中的存在感持续增强,近两期榜单呈现加速增长态势[5][35] - 榜单数据来源为Similarweb和Sensor Tower的2025年8月访问量和MAU指标[5] App端产品表现 - App端新上榜14款产品中,8款来自国内团队,包括字节的Gauth(排名第40)、爱诗科技的PixVerse(排名第25)、作业帮的PolyBuzz(排名第39)[11] - 美图旗下5款产品全部进入Top50,包括新上榜的Wink(排名第17)、AirBrush(排名第49)和BeautyCam(排名第34),以及此前在榜的Meitu(排名第9)和BeautyPlus(排名第32)[11][17] - 影笑科技3款产品入榜,包括新上榜的YouCut(排名第22)和Peachy(排名第43),以及此前在榜的Polish(排名第20)[11][20] - YouCut和Peachy采用垂类场景+极简设计,截至2025年7月MAU分别为2147万和273万[24] Web端产品表现 - Web端新上榜11款产品中,4款来自华人团队,包括Manus(排名第31)、阿里的Quark(排名第9)和Qwen(排名第20),以及Remaker(排名第47)[26] - Manus由Monica团队开发,2025年3月发布后迅速爆发,7月网站访问量达1755万,公司收入运行效率为9000万美元[27] - 阿里旗下Quark和Qwen主要流量来自国内,Quark的7月Web访问量高于豆包,但App端排名第47远低于豆包的第4名[30] - Remaker专注于图像视频AI工具,7月网站访问量突破1000万,擅长SEO和工具化包装[32] 头部产品格局 - App端MAU前三名为ChatGPT、Gemini和AI Gallery,Web端访问量前三名为ChatGPT、Gemini和deepseek[36] - 谷歌因业务拆分使Gemini、Google AI Studio、NoteBookLM和Google Labs四款产品首次同时上榜[36] - 唯一连续5期上榜的华人团队产品是李白人工智能实验室的cutout.pro(Web端排名第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