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转型

搜索文档
突发!交易额超160亿,恒天然正式出售“安佳”等消费品业务!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23 16:32
交易概述 - 恒天然以约38.45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160亿元)将其全球消费品业务(大中华区除外)及部分区域餐饮服务与原料业务出售给法国乳业巨头Lactalis [4][6] - 出售资产涵盖安佳(Anchor)、Mainland、Kāpiti、安怡(Anlene)、安满(Anmum)等知名消费品牌 [7] - 交易后恒天然将通过长期供货协议继续向被剥离业务供应原奶及乳制品原料 [11] 战略调整背景 - 恒天然董事会早于2024年透露剥离消费品业务意向 经过15个月评估后认为出售优于IPO 可实现资产完全剥离并快速向股东返还资本 [8] - 消费品板块业绩表现不佳 尤其大中华区消费品牌业务出现亏损 而To B业务成为主要利润来源 [13] - 2024财年大中华区消费品业务收入3.94亿新西兰元(约人民币16.80亿元) 税后亏损1500万新西兰元 同期专业餐饮服务业务收入23.77亿新西兰元(约人民币101.33亿元) 税后盈利2.99亿新西兰元 [14] - 此次出售是恒天然持续剥离非核心资产战略的高潮 包括2020年以约25亿元人民币出售中国牧场群及退出与贝因美的合作 [16] 大中华区特殊安排 - 大中华区消费品牌业务未被纳入此次交易 仍由恒天然保留经营 [18] - 恒天然于2024年7月将大中华区安佳消费品团队与安佳专业餐饮团队合并 原因包括避免品牌混淆及产品重叠问题 [18][19] - 大中华区餐饮服务业务表现突出 2024财年全球餐饮服务收入40.50亿新西兰元(同比增长4.8%) 其中大中华区贡献23.77亿新西兰元 占比超58% [21] - 保留中国消费品业务考虑因素包括品牌协同效应、业务潜力及缺乏合适买家 [21] 行业竞争与挑战 - 中国奶酪、淡奶油等B端市场竞争加剧 伊利、三元、妙可蓝多等本土乳企加码高端产品 逐步减少对进口品牌依赖 [25] - 业务整合后恒天然需协调零售与餐饮渠道资源 解决生产配给与市场投入平衡问题 [23] - 团队融合面临渠道打法与服务模式差异挑战 需实现协同效应以避免内部摩擦 [24] 市场反应与未来展望 - 交易宣布后恒天然股价大涨15% 创七年新高 反映资本市场对战略转向的认可 [16] - 公司目标是通过聚焦乳品原料和餐饮服务业务 将新西兰牛奶转化为创新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