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6+1

搜索文档
新势力不再只是 “蔚小理”,“BIG 6+1” 挑战比亚迪
自动驾驶之心· 2025-10-16 12:00
市场格局演变 - 新能源市场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传统的“蔚小理”符号已不足以代表新势力阵营,需要新的概括方法 [1] - 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市场加速淘汰部分新势力车企,昭示新格局 [1] - 七家新势力车企(特斯拉、零跑、鸿蒙智行、小米、小鹏、理想、蔚来集团)的上险量总和在2025年多次逼近甚至短暂超过市场排名第一的比亚迪品牌 [1][13] 新势力定义与构成 - 以是否拥有“燃油车生产资质”作为新势力的简单区分标准,无该资质的企业只能生产纯电或增程式产品 [2] - 2025年8月汽车市场上险量前40名中,不生产燃油车的企业有七家,其中“蔚小理”排名最末 [2] - 七家新势力主体被重新定义为“BIG 6+1”,包括特斯拉(外资)和六个中国品牌,均可挤入全市场前25名 [4] 销量与市场份额分析 - 2025年8月,“BIG 6+1”各品牌市场份额分别为:特斯拉2.81%、零跑2.52%、鸿蒙智行2.19%、小米1.79%、小鹏1.71%、蔚来集团1.53%、理想1.40% [4] - 2025年8月,“BIG 6+1”销量合计283,579辆,市场份额13.95%,仅比狭义比亚迪品牌(284,005辆,13.97%)少0.02个百分点 [13] - 对比广义比亚迪集团,“BIG 6+1”的市场份额差额从最多约8个百分点缩小至约1个百分点,呈现持续迫近趋势 [13][14] 企业发展阶段与产品策略 - “BIG 6+1”均成立于21世纪,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特斯拉(2003年)为先锋探索者;“蔚小理”及零跑(2014-2015年)推动中国市场萌芽;问界与小米(2021年)奏响新势力造车“关门序曲” [4][5] - 各品牌产品数量最多为七款,但特斯拉仅凭三款主销车型取得最佳成绩 [5] - 产品价格覆盖广泛,从零跑T03的5万元级别到尊界S800高配版的100万元以上,大量产品集中在20万至40万元区间 [7] 渠道布局与平均售价 - 渠道分为三个梯队:零跑和鸿蒙智行门店近千家;理想和小鹏为600-700家;小米和特斯拉为300-400家 [7] - 2025年8月各品牌加权平均售价为:零跑12.98万元、小鹏17.82万元、小米26.14万元、蔚来26.85万元、特斯拉29.67万元、理想34.90万元、鸿蒙智行38.10万元 [9] - 产品布局呈现三种类型:矩形类(特斯拉、小米、小鹏、鸿蒙智行)、梯形类(理想、蔚来)和蜂窝状(零跑) [12] 未来趋势与生态位 - “BIG 6+1”将形成完整的价格生态位:10万元级别(零跑)、15万元级别(小鹏)、25万元级别(小米、蔚来)、30万元级别(特斯拉、理想)、35万元级别(鸿蒙智行) [12] - 七家新势力与比亚迪集团合计占据整个市场约30%份额,按新能源渗透率50%计算,这八家“纯血新能源”企业占据了新能源市场的60%左右 [15] - “BIG 6+1”销量之和逐步稳定在全市场第一时,新能源市场将进入新阶段,淘汰赛真正拉开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