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尚界H5
icon
搜索文档
新能源SUV杀疯了,广州车展狂卷优惠,谁才是真香王?
36氪· 2025-11-24 09:19
媒体日的索然无味,并不代表普通观众对广州车展没有期待。 眼下,这场汽车行业的年度盛会正火热进行,但电车通在现场探访时发现,这届车展的"新意浓度"着实不及预期 —— 首发亮相的重磅新车屈指可数,就连 雷军、余承东这样的车展"流量之王",也缺席了本次现场。 不少参与报道的媒体同行都直言,这届车展实在太"寡淡"了,甚至有外地媒体记者在中午就完成了发布会的报道工作,早早结束了广州的行程。 但,请等一等。 媒体日的静,和专业观众的闹,根本是两个世界。 NE !! -- le 1, 82, 2 and and a 7 +12 A t and the b 图源:电车通现场摄制 当电车通选择在专业观众日进场后,才发现什么才是人气——原本媒体日里略显空旷的车企展台前,此刻更是挤满了观众,主流新能源品牌展区更是被围得 水泄不通。 这也从侧面说明,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的关注度正持续攀升。值得一提的是,专业观众票的价格比普通票高出一倍,却能提前两天进场,这意味着这群观众 的需求更具针对性,他们关注什么,往往更代表市场的真实风向。 电车通也留意到一个鲜明趋势:今年多家新能源品牌都在疯狂发力 SUV,并且在产品打造上跳出了以往的同质化竞争 ...
鸿蒙智行尚界用户中心落户长沙大道
长沙晚报· 2025-11-23 10:39
兰天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尚界用户中心·长沙大道的开业,是集团布局7家鸿蒙智行门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 将以'科技+服务'双驱动模式,推动长沙汽车消费向智能化、场景化转型。" 这家用户中心位于长沙大道核心商圈,以"极简·通透·开放"为设计理念,设有车型展区、用户洽谈区、休闲咖啡吧 等功能区域。门店不仅展示最新智能汽车产品,还提供试乘试驾、订车交付、售后服务等一站式体验。据介绍, 开业期间,到店用户可享受试驾礼、订车礼等专属权益,尚界全系车型已同步开启交付。 此次新用户中心的落地,不仅完善了鸿蒙智行在华中地区的服务网络布局,也为长沙作为中部智能汽车消费重镇 注入新动能,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出行生态在区域的深度渗透。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曹开阳)11月22日,鸿蒙智行尚界用户中心·长沙大道开门迎客,标志 着上汽与华为深度合作的智能汽车品牌正式登陆长沙市场。这也是兰天集团在湖南布局的重要一环,将为当地消 费者带来15万至25万元价格区间的智能出行新选择。 鸿蒙智行是华为面向汽车行业提供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通过与汽车制造商深度合作,将华为的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技术能力赋能给合作伙伴 ...
直击2025广州车展|自主“百花齐放”:鸿蒙智行定下“200万辆”交付周期 长城坚持“油电同强”战略
新浪财经· 2025-11-22 15:55
行业整体态势 - 2025年自主车企在年末广州车展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1] - 10月新能源汽车月度新车销量首次超过汽车新车总销量的50%,达到51.6% [2] - 产业共识为"油电同强",未来市场竞争本质是用户体验的竞争 [3] 赛力斯 - 公司全系交付超90万辆,并发布赛力斯魔方技术平台2.0 [2] - 公司市值从200亿元增至2000亿元 [2] 比亚迪 - 比亚迪旗下仰望汽车带来多款高端车型,包括全球限量超跑U9 Xtreme等 [2] - 公司计划2026年初开始从中东地区向全球推广"仰望"品牌 [2] 技术路线与长城汽车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表明内燃机仍是重要动力来源,至2035年传统能源乘用车将全面混动化 [3] - 长城汽车采用"油电同强"战略,全新坦克500可实现201km纯电续航及4.3秒零百加速 [4] - 长城汽车发布VLA辅助驾驶大模型,最新一代CP Master辅助驾驶系统将首搭魏牌 [4] 华为鸿蒙智行 - 鸿蒙智行"五界"首度同框,全系累计交付已超100万辆 [5] - 新款享界S9上市2小时大定突破2000台 [5] - 预计未来一年多时间可实现下一个百万辆交付 [5] 小米汽车 - 小米汽车带来多款车型,并发布Xiaomi HAD增强版,新增低速防碰撞辅助等功能 [5] 新势力车企动态 - 零跑汽车、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上月交付均创历史新高,理想汽车维持在3万辆交付水平 [5] - 零跑汽车发布全新A平台首款车型零跑A10,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交付 [5] - 小鹏X9超级增程实现CLTC综合续航1602公里,2026年第一季度将有3款超级增程车型上市 [6] - 理想汽车将向部分车型推送VLA充电、防御性AES及城市NOA功能 [6] - 新势力企业如零跑、小鹏、蔚来均已形成鲜明的差异化经营战略 [6]
“懂车更懂你”:上汽深化改革驱动质效飞跃 构筑增长新范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8 08:5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10月公司销售整车45.4万辆,1-10月累计批售量达364.7万辆,同比增长19.5%,终端零售量达383.4万辆领跑国内行业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44.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幅达578.6% [1] - 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94亿元,同比增长16.2%,前三季度累计营收4689.9亿元,同比增长9.0% [3]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17.3%,扣非净利润达71.2亿元,同比飙升578.6% [3][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70.9%至319.4亿元 [6] 业务结构转型 - 公司增长动力从依赖合资板块优化为以自主品牌、新能源、海外市场为绝对增长主力的新格局 [3] - 1-10月自主品牌累计销量达235万辆,同比增长28.3%,在公司总销量中占比攀升至64.4% [7] - 1-10月新能源车累计销售129万辆,同比增长42.5%,10月份单月销量20.7万辆再创历史新高 [7] - 1-10月海外市场累计销售86.2万辆,MG品牌在欧洲市场累计交付达25万辆,同比增长超20% [7]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 公司构建三大核心竞争力维度:"智慧脑"(智能化)、"健壮身"(安全操控)、"强劲心"(能源动力) [9][10][12] - 成为行业内唯一同时获得乘用车和商用车L4级智能网联商业化示范运营"双牌照"的企业 [9] - DMH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6.3%,荣威M7 DMH实现CLTC综合续航2050公里 [12] - "恒星超级增程"技术提供高达450km纯电续航,配合800V超快充 [12] - 多款新车成为爆款:全新MG4累计大定突破6万,智己新一代LS6在27分钟内锁单破万 [13] 改革举措与战略路径 - 公司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挣脱传统增长路径依赖,形成"改革-技术-产品-市场"正向循环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3][15] - 对自主品牌乘用车和商用车业务实施深度改革,打通产品定义、研发、生产与营销的壁垒 [8] - 合资板块探索"技术反哺"新合作范式,通过引入公司前沿技术确保竞争力 [8] - 公司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用户型科技企业深刻蜕变,以核心技术定义产品力 [13][15]
“懂车更懂你”:上汽深化改革驱动质效飞跃 构筑增长新范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8 08:49
核心观点 - 上汽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强劲增长,标志着其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重塑初见成效 [1][3] - 公司增长动力从依赖合资板块转变为以自主品牌、新能源、海外市场“新三驾马车”为绝对主力 [3][6] - 公司正经历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用户型科技企业的深刻蜕变,技术优势通过“改革-技术-产品-市场”正向循环引爆市场需求 [3][10][16] 财务业绩表现 - 10月份销售整车45.4万辆,1-10月累计批售量达364.7万辆,同比增长19.5% [1]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录得20.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44.9% [1][4] - 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幅达到578.6% [1] - 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94亿元,同比增长16.2% [3]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4689.9亿元,同比增长9.0% [3]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17.3% [4] - 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达71.2亿元,同比飙升578.6% [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70.9%至319.4亿元 [6] 业务结构优化 - 1-10月上汽自主品牌累计销量达235万辆,同比增长28.3%,在公司总销量中占比攀升至64.4% [7] - 1-10月上汽新能源车累计销售129万辆,同比增长42.5%,10月份单月销量20.7万辆再创历史新高 [7] - 1-10月海外市场累计销售86.2万辆,MG品牌在欧洲市场累计交付达25万辆,同比增长超20% [7] - 公司对自主品牌乘用车和商用车业务实施深度改革,打通产品定义、研发、生产与营销的壁垒 [8] - 合资板块探索新增长模式,通过引入上汽前沿技术开创“技术反哺”新合作范式 [8] 技术能力构建 - 公司系统性地构建起三大核心竞争力维度:“智慧脑”、“健壮身”与“强劲心” [10] - 集团成为行业内唯一一家同时获得乘用车和商用车L4级智能网联商业化示范运营“双牌照”的企业 [11] - “端到端”智驾大模型量产落地,智能座舱领域与OPPO合作“手车互联”生态 [11] - 行业首创“主/被动一体”智能安全系统,迭代至第二代数字底盘实现精准车身姿态控制 [11] - “魔方”电池系统凭借“零自燃”安全纪录为用户提供安心能源基础 [11] - DMH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6.3%,荣威M7 DMH实现CLTC综合续航2050公里 [13] - “恒星超级增程”技术提供高达450km纯电续航,配合800V超快充消除续航焦虑 [13] 产品市场表现 - 全新MG4累计大定突破6万,以全球首发批量装车的半固态电池和CTB技术树立“技术普惠”标签 [14] - 智己新一代LS6在27分钟内锁单破万,被誉为“20万元级领先科技SUV” [14] - 奥迪E5 Sportback作为合资新模式产物,以“德系DNA+端到端大模型”融合开启传统豪华品牌电动新篇章 [14] - 荣威M7 DMH的超级混动、尚界H5的华为乾崑ADS 4.0智驾、别克至境L7的“真龙增程”技术精准切入不同细分市场 [14]
尚界H5:客户年龄比预想的要大,增程版销量占比80%
车fans· 2025-11-14 08:30
销量表现与热销车型 - 门店销量自享界S9T、尚界H5上市后从几台爬升至40多台,其中尚界H5占总销量四成 [1] - 增程版Pro和Max为最畅销配置,指导价分别为15.98万和17.98万 [2] - 外观颜色以陶瓷白、云水蓝和雅川青为主 [2] - 增程版是销售主力,纯电版占比仅约20% [16] 目标客户画像 - 实际到店客户以35-55岁男性为主,25-35岁年轻群体及女性用户比例非常少 [4] - 近期45-55岁客户较多,职业背景多样,难以简单归纳 [5] - 典型客户案例为40多岁建材行业从业者,因生意难做而降低购车预算,置换已有十年车龄的旧车 [6][7] 核心购买驱动因素 - 华为品牌背书及作为鸿蒙智行最便宜车型的定位 [9] - 华为ADS4.0智能驾驶系统、内饰空间及用料获得认可 [7][9] 市场竞争与对比 - 主要竞品包括比亚迪海狮06、宋系列、零跑C11、C16及深蓝S07等 [12] - 客户选择零跑的原因为增程版续航更长及部分车型提供6座空间更灵活 [12][13] - 典型战败案例:40多岁养殖户客户因更看重空间实用性,最终选择零跑C16而非尚界H5 [14] 价格与金融方案 - 上市权益提供现金优惠3000元,指导价17.98万的车型优惠后为17.68万 [11][17] - 最主流购车方案为5年期低息贷款,贷款额15万元对应月供约2811元,满两年后可提前还款 [17] 用户反馈与产品痛点 - 用户抱怨包括底盘行驶质感未达预期、增程版纯电续航不足 [19] - 部分用户希望车辆能更直接地体现华为标志 [19] 售后服务与保养成本 - 增程版首次保养为6个月或5000公里,常规保养周期为12个月或1万公里,费用约500元 [21] - 纯电版首次保养为6个月或1万公里,常规保养周期为2万公里或12个月,以检查为主 [21]
华龙证券:25Q3乘用车业绩分化 市场年底前有望迎来抢购潮
智通财经· 2025-11-13 15:38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初至10月,申万汽车板块涨跌幅+23.82%,跑赢沪深300指数5.88个百分点 [1] - 商用车及汽车零部件板块取得超额收益 [1] - 2025年6月起商用车销量同比表现显著转好,Q3延续高增态势,带动板块估值修复 [1] 乘用车板块 - 2025Q3乘用车板块实现营收同比+7.4%,低于并表销量端的同比+14.4% [1][2] - 价格战影响下单车均价同比-0.99万元/辆 [1][2] - 2025Q3乘用车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94.9亿元,同比-25.1% [1][2] - 小鹏汽车、零跑汽车等新势力车企在低基数效应及重磅新车放量带动下销量同比增长迅速 [2] - 吉利汽车、上汽集团等传统自主车企新能源转型稳步推进,带动整体销量较快增长 [2] - 问界M8及尊界S800两款产品带动赛力斯和江淮汽车单车收入同比显著提升 [2] - 展望2025Q4,在2026年优惠政策退坡预期下,乘用车市场年底前有望迎来抢购潮,叠加重磅新品放量,预计带动全年销量增长 [1][2] - 传统自主车企及新势力车企加码全球拓展,海外渠道及本土产能建设加速,有望成为2025年销量增长重要引擎 [2] 汽车零部件板块 - 2025Q3汽车零部件板块实现营收3683.7亿元,同比+10.4% [3] - 2025Q3汽车零部件板块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6.4亿元,同比+22.6%,增速高于营收端 [3] - 板块推进降本增效,费用控制优秀 [3] - 终端产销两旺拉动下,近80%的汽车零部件公司2025Q3实现营收增长 [3] - 展望2025Q4,特斯拉Model YL、新问界M7、尚界H5等重磅新品有望拉动对应供应链核心供应商业绩高增长 [3] - 智驾平权为2025年主线,智能化底盘、域控和传感器等智驾产业链标的业绩增速有望超越市场平均值 [3] - 智驾系统渗透率有望进入快速上行区间 [1] - 10月受特斯拉OptimusGen-3发布时间不及预期影响,汽车零部件板块出现一定回调 [1] 商用车板块 客车 - 2025Q3客车板块营收同比+30.6%,高于并表销量端的同比+21.8% [4] - 单车收入同比+7.2%至62.5万元/辆 [4] - 2025Q3客车板块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86.6% [4] - 毛利率大幅提升增厚盈利能力 [4] - 展望2025Q4,政策刺激下旅游消费复苏可期,叠加公交车更新补贴接续托底,国内客车市场景气度有望持续 [4] - 海外新能源客车替换需求维持高位,客车销量有望持续修复 [4] 重卡 - 2025Q3重卡板块实现营收1080.0亿元,同比+26.9% [5] - 2025Q3重卡板块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55.3% [5] - 主要系期间费用率同比-3.0个百分点 [5] - 展望2025Q4,外需在俄罗斯市场缩量后仍呈现一定韧性 [5] - 内需在国四重卡纳入补贴范围后逐步企稳回升,Q4国内有望维持高增长态势 [5] - 新能源重卡或在政策支撑及经济性优势下维持高景气 [5] 建议关注标的 - 处于强势新品周期的车企:长城汽车、赛力斯、上汽集团、小鹏汽车等 [6] - 强势主机厂供应链及人形机器人/智驾等强势赛道标的:隆盛科技、均胜电子、德赛西威、华阳集团、贝斯特、北特科技、三花智控、拓普集团、银轮股份、伯特利等 [6] - 商用车建议关注集中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复苏的龙头:潍柴动力、宇通客车等 [6]
乘用车业绩分化,商用车高景气有望持续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1-13 09:27
板块整体表现 - 2025年初至10月,申万汽车板块涨跌幅为+23.82%,跑赢沪深300指数5.88个百分点 [1][2] - 商用车及汽车零部件板块取得超额收益 [1][2] - 商用车销量自2025年6月起同比显著转好,并在第三季度延续高增长态势,带动板块估值修复 [1][2] - 受特斯拉等头部厂商量产指引和新品发布预期催化,汽车零部件板块第三季度走势较强,但进入10月因特斯拉Optimus Gen3发布时间不及预期出现一定回调 [2] 乘用车板块 - 2025年第三季度乘用车板块实现营收同比增长7.4%,低于并表销量端14.4%的同比增长,主要因价格战影响下单车均价同比下降0.99万元/辆 [3] - 2025年第三季度乘用车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4.9亿元,同比下降25.1%,主要受头部车企比亚迪第三季度销量暂时承压影响 [3] - 排除比亚迪后,板块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6.0亿元,同比增长44.34% [3] - 新品上市和高端化成为乘用车企营收增长主要驱动力,小鹏汽车、零跑汽车等新势力车企在低基数效应及新车放量带动下销量增长迅速 [3] - 吉利汽车、上汽集团等传统自主车企新能源转型稳步推进,叠加传统品牌销量修复,带动整体销量实现较快增长 [3] - 问界M8和尊界S800两款标志性产品带动赛力斯和江淮汽车单车收入同比显著提升 [3] - 展望第四季度,在2026年新能源乘用车购置税优惠及汽车以旧换新补贴退坡预期下,市场有望迎来抢购潮,叠加重磅新品放量,预计将带动全年销量增长 [3] - 海外渠道及本土产能建设加速,有望成为2025年车企销量增长的重要引擎 [3] 汽车零部件板块 - 2025年第三季度汽车零部件板块实现营收3683.7亿元,同比增长10.4% [4] - 2025年第三季度板块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6.4亿元,同比增长22.6%,增速高于营收端,主要因板块推进降本增效,费用控制优秀 [4] - 在终端产销两旺拉动下,近80%的汽车零部件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增长 [4] - 多数重点关注的汽零公司第三季度实现业绩同比增长,部分公司业绩端增速显著高于营收端,主要因毛利率增长、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亏等作用 [5] - 展望第四季度,乘用车市场多款重磅新品(如特斯拉ModelYL、赛力斯新问界M7、上汽集团尚界H5)有望拉动对应供应链核心供应商业绩高增长 [5] - 智驾平权为2025年主线,智能化底盘、域控和传感器等智驾产业链标的业绩增速有望超越市场平均值 [5] 商用车板块 客车 - 2025年第三季度客车板块营收同比增长30.6%,高于并表销量端21.8%的同比增长,主要因单车收入同比增长7.2%至62.5万元/辆 [6] - 2025年第三季度客车板块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86.6%,主要因板块毛利率大幅提升增厚盈利能力 [6] - 展望第四季度,在政策刺激下旅游消费复苏可期,叠加公交车更新补贴接续托底,国内客车市场景气度有望持续 [6] - 海外新能源客车替换需求维持高位,客车销量有望持续修复 [6] 重卡 - 2025年第三季度重卡板块实现营收1080.0亿元,同比增长26.9% [6] - 2025年第三季度重卡板块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55.3%,主要因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 [6] - 展望第四季度,外需在俄罗斯市场缩量后仍呈现韧性,内需在营运车辆更新政策将国四重卡纳入补贴范围后逐步企稳回升 [6] - 第四季度国内有望维持高增长态势,新能源重卡或在政策支撑及经济性优势下维持高景气 [6] 投资关注方向 - 整车端建议关注处于强势新品周期的车企,如长城汽车、赛力斯、上汽集团和小鹏汽车-W等 [7] - 零部件端建议关注强势主机厂供应链及人形机器人/智驾等强势赛道标的,如隆盛科技、均胜电子、德赛西威、华阳集团、贝斯特、北特科技、三花智控、拓普集团、银轮股份、伯特利等 [7] - 商用车端建议关注集中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复苏的龙头,如潍柴动力、宇通客车等 [7]
年内三现负增长!增程车“续航焦虑”没解决,先遇市场焦虑
国际金融报· 2025-11-12 21:28
增程式电动车市场增长瓶颈 - 增程式电动车市场遭遇增长瓶颈,10月批发销量12.1万辆,同比下滑1.9%,为今年前10个月中第三次出现负增长,正增长月份增速也仅维持个位数水平,与前几年高速扩张形成鲜明反差 [1] - 前10个月增程车型整体批发销量182.6万辆,同比下滑1.1%,其中1月、8月和10月销量处于负增长状态,分别为-11.3%、-9.5%和-1.9% [9] 不同类型新能源车销量对比 - 纯电车型销量表现强劲,10月批发销量102万辆,同比增长31.6%,前10个月整体批发销量746.6万辆,同比增长4%,年内最高同比增速达到69.9%,月均增速稳定在30%以上 [2][3] - 插混车型销量韧性十足,10月批发销量48万辆,同比增长2%,全年未出现负增长,但近几个月增速出现下滑且保持在个位数 [2][3] 增程式电动车市场发展历程 - 增程车市场从理想ONE主导起步,2019年及2020年理想ONE均销售3万多辆,几乎占据全部份额,2021年总销量10万余辆中理想ONE占90%以上 [4] - 2022年问界M5、M7进入市场,但理想仍占据接近6成份额,此后深蓝、零跑等玩家纷纷入局,品牌多达23个,市场总销量2024年达116.7万辆,同比增长78.7% [5][7] 增程式电动车面临的技术与口碑挑战 - 增程车核心优势“无里程焦虑”被削弱,因纯电汽车续航里程技术升级,同时增程车暴露纯电续航短、充电频繁、充电速度慢、冬季电池衰减及馈电体验差、噪音明显等使用短板 [9] - 消费者口碑分化直接影响市场表现,2024年增程车投诉量同比飙升280%,70%以上投诉集中于“续航虚标、亏电油耗高、电池故障”三大问题,部分车型宣传油耗5L/100km,实际使用中难以达成 [9] 政策调整对增程式电动车市场的影响 - 2026年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从“全额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最高减征额度从3万元降至1.5万元,增程车与燃油车的购车成本差距缩小 [10] - 工信部等三部门明确要求,2026年起享受免税的增程车需满足“纯电续航不低于100公里”“能耗达标”等硬性条件,大量现款低续航车型(如纯电续航55—80公里的入门级产品)将被清退,车企短期面临库存压力与技术升级成本双重考验 [10]
【汽车】10月车市整体延续强劲表现,蔚来单月销量突破4万辆——特斯拉与新势力10月销量跟踪报告(倪昱婧/邢萍)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1-08 08:05
文章核心观点 - 新势力车企销量表现分化,小鹏汽车单月交付量持续领跑,蔚来汽车销量突破4万辆,而理想汽车交付量出现同比和环比下滑 [3] - 主要车企通过维持购车优惠和调整交付周期来稳定市场需求,部分车型交付周期出现显著变化,反映出供需动态 [4] - 行业展望积极,预计四季度旺季叠加政策因素将推动订单增长,同时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成为市场关注热点 [5] 新势力车企销量表现 - 小鹏汽车10月交付量达到42,013辆,同比增长75.7%,环比增长1.0% [3] - 蔚来汽车10月交付量达到40,397辆,同比增长92.6%,环比增长16.3%,其中NIO品牌交付17,143辆,乐道品牌交付17,342辆 [3] - 理想汽车10月交付量为31,767辆,同比下降38.2%,环比下降6.4% [3] - 华为鸿蒙智行10月交付量达6.8万辆,同比增长63.8%,环比增长28.9% [4] 主要车企销售策略与交付动态 - 特斯拉国产Model 3全系交付周期维持4-6周,Model Y焕新版交付周期延长至2-5周,并延续金融优惠政策 [4] - 理想汽车多款车型交付周期调整,L9、L7、L8交付周期缩短,而MEGA、i6交付周期延长,同时延续部分车型置换补贴 [4] - 蔚来汽车多数车型交付周期稳定在2-6周,全新ES8交付周期缩短至22-23周,乐道品牌预计交付周期约1个月 [4] - 小鹏汽车主要车型交付周期维持在1-8周,P7交付周期缩短至1-5周 [4] - 小米SU7交付周期缩短至27-33周,YU7交付周期缩短至32-38周,10月交付量持续超4万辆 [4] 行业趋势与市场热点 - 四季度汽车销售旺季叠加购置税政策退坡预期,有望带动年底订单再创新高 [5]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 V3预计于2026年一季度发布,相关产业链关注度提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