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usiness Environment Optimization
icon
搜索文档
链群发力筑基石 项目引擎促跃升
长沙晚报· 2025-07-23 07:34
债券发行与园区经济表现 - 振望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非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规模5亿元,全场认购倍数3.88倍 [1] - 望城经开区2025年上半年累计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51%,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 [1] 产业发展与产业链建设 - 智能终端、新型合金材料、健康食品三大产业上半年产值分别同比增长5.0%、14.7%、10.9% [2] - 比亚迪电子二期项目加速建设,投产后可新增年产量1000万台的产能,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 [2] - 利亚德长沙LED产业园项目主体结构封顶,预计年底投产,与154家链上企业形成紧密协作 [2] - 蒙星纳米磷酸锰铁锂材料能量密度比传统产品提升10%至20%,投产后预计年产值20亿元 [3] - 茶颜悦色项目持续推进,澳优乳业产品矩阵日趋完善,完善健康食品产业链 [3] 项目建设与投资进展 - 上半年园区共有84个项目开工建设和84个项目竣工,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 [4] - 金凯循环动力电池高端原材料产业园项目投资50亿元,投产后将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4] - 省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55.1%,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59.2%,新建项目开工率76.5% [4] - 围绕"产业链招商"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4] 企业服务与营商环境 - 英泰实验仪器预计年底投产后年产值5亿元,园区提供"一对一"服务 [6] - 蒙星纳米设备安装难题通过三方协调办公解决,松源利得项目加快审批流程 [6] - 湖南恩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获亿元授信,总投资2亿元的项目基地投产后总产值将达20亿元 [6] - 长沙全球量子研发中心从注册到发布国内首台套光腔锁频仪仅用不到一年 [7] - 3.15平方公里的科创示范区正在规划建设,将成为创新企业的"成长乐园" [7] 招商引资策略 - 园区建立企业需求快速响应机制,确保企业"愿意来、马上落" [5] - 招商逻辑是比企业更早发现其需求,制定对接方案 [5]
赢在江苏——寻找优化营商环境新实践⑥|江苏税务:以创新服务推动税收好政策直达快享
搜狐财经· 2025-06-02 16:08
税收政策支持 - 2024年全省落实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减税降费及退税3185亿元,约占全国八分之一 [1] - 落实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再投资优惠政策吸引再投资354亿元,成效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 [1] - 通过"银税互动"帮助50.6万户企业获得信用贷款3419.4亿元 [1] 科技企业税费优惠 -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1亿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累计减免企业所得税超6000万元 [3] -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点对点"推送最新政策 [5] - 江苏税务运用税收大数据主动甄别符合优惠政策条件的企业,2024年全省共解决纳税人缴费人诉求约16.6万次 [6] 银税互动服务 - 盐城正远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凭借良好纳税信用获批200万元信用贷款 [8] - 江苏税务与58家银行合作推出82款"银税互动"信贷产品,累计向203万户企业发放贷款1.57万亿元 [10] - 2025年江苏税务将纳税信用预警与税费申报"智能审"提示提醒融合,降低企业失信风险 [10] 跨境税费服务 - 徐工巴西制造基地受益于"税路通·苏服达"跨境税费服务品牌,税务部门提供定期培训、上门辅导等服务 [12][14] - 江苏税务建立覆盖跨境投资全生命周期的税费服务体系,提升税收确定性 [15] 优化营商环境举措 - 江苏税务深化"政策找人""免申即享",高效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 [16] - 推出"智能服、智能审、智能评"等"智"系列产品,优化线上办税缴费服务 [16][17] - 联合六部门开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发展 [18]
连云港行政复议高效化解民企烦心事
新华日报· 2025-04-29 05:38
行政复议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 某无锡建设工程企业在市政桥梁项目招标中因业绩证明材料被质疑面临取消资格风险 通过行政复议机构"专家论证+听证会商"机制成功保住2700万元中标项目 [1] - 行政复议机构采用"暂停执行+自行纠正"程序促使行政机关撤销原投诉处理决定 企业最终顺利获得中标通知书 [1] - 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实施后 连云港市将复议调解纳入《司法行政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项措施》 开展"以案促改促治"专项行动 [1] 行政复议服务效率提升 - 连云港在企业密集区和基层法院设立行政复议联系点 通过"我的连云港"APP实现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结 平均受理期限缩短50% 办案周期缩短三分之一 [2] - 建立全国首个《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办法》地方政府规章 推行"最多跑一地"改革 实现行政争议一站式接收和全链条解决 [2] - 采用"复查+复议""容缺受理""繁简分流"机制 有效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2] 争议调解成效显著 - 推行"案前调解+案中听证+案后回访"全链条服务 涉企案件调解和解率达37.5% 累计挽回企业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 [2] - 邀请工商联、商会参与争议调解 搭建企业与行政机关面对面沟通平台 建议行政机关自行纠正不当行为 [2] 行政行为监督强化 - 针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密切关系企业经营的行政行为 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和建议书13份 实现个案监督"办理一案、规范一片" [3] - 建立"决定书+意见书+建议书"监督组合拳 强化对市场准入等关键领域的行政监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