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martphone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8 月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投资表现尤为疲软-China_ August activity data below expectations, with investment especially weak
2025-09-16 10:03
**行业与公司** * 涉及中国宏观经济与行业活动数据 涵盖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零售、房地产、服务业及劳动力市场[1][9][10][15][16] * 数据提供方为中国国家统计局(NBS) 研究分析由高盛(Goldman Sachs)团队完成[3][4][20] **核心观点与论据** **经济活动普遍弱于预期** * 8月整体活动数据再次低于市场预期 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均放缓[1] * 工业生产总值(IP)同比增长降至5.2% (7月为5.7%) 低于高盛预测的6.2%和市场共识的5.6%[2][9] * 固定资产投资(FAI)单月同比大幅下降至-6.8% (7月为-5.2%) 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1][7][12] **工业产出增长放缓主因外需疲弱及部分行业拖累** * 工业产出放缓主要受弱于预期的出口拖累[1][9] * 黑色金属冶炼、发电和通用设备行业的产出增长减速 抵消了有色金属冶炼业的加速增长[1][9] * 主要工业产品中 计算机和工业机器人产出增长分别放缓至-13.1%和+14.4% (7月为-10.1%和+24.0%) 发电量和水泥产出同比增长分别减速至+1.6%和-6.2% (7月为+3.1%和-5.6%)[9] * 汽车和智能手机产出增长加速至+10.5%和+3.2% (7月为+8.4%和+2.0%)[11] **固定资产投资全面走弱受多重因素影响** * 固定资产投资放缓是全面的 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增长均下降[1][12] * 制造业投资同比降至-2.0% (7月为-0.2%)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降至-8.3% (7月为-4.3%) 房地产投资同比降至-19.4% (7月为-17.1%)[12] * 拖累因素包括:8月上旬不利天气条件(暴雨和洪水)、8月下旬为9月3日军演北京及周边地区建筑工地局部限制、房地产持续低迷、持续“反内卷”政策 以及政策制定者在出口有韧性情况下缺乏紧迫性[1][12] **零售销售增长放缓主因线上销售疲弱** * 名义零售销售同比增长降至3.4% (7月为3.7%) 主要受线上商品销售增长下降拖累[13] * 线上和线下商品销售同比增长分别降至7.2%和2.3% (7月为8.3%和2.4%) 餐饮销售(收入)增长升至2.1% (7月为1.1%)[13] * 家电和通讯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显著下降至14.3%和7.3% (7月为28.7%和14.9%)[13] * 汽车销售额增长升至+0.8% (7月为-1.5%) 但销量下降 表明在“反内卷”政策下折扣减少导致价格升高[13] **服务业表现相对稳健但房地产低迷加剧** * 服务业产出指数同比增长微降至5.6% (7月为5.8%) 该指标按实际值计算且与第三产业GDP增长密切跟踪(2024年占中国经济57%)[14] * 房地产活动指标同比收缩在8月大多扩大[15] * 新房开工、施工和竣工同比增长分别录得-20.3%、-9.3%、-21.5% (7月为-15.4%、-9.2%、-29.2%)[10][15] * 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0.3%和13.8% (7月为-8.0%和-14.3%) 高频数据显示9月初大城市房屋交易依然低迷 房价继续面临下行压力[10][15] **劳动力市场压力略有上升** * 全国调查失业率和31个城市指标均微升至5.3% (7月为5.2%)[10][16] * 农民工(无本地户口)失业率微降至5.0% (7月为5.1%)[17] * 16-24岁年龄组失业率7月升至17.8% (6月为14.5%) 鉴于美国关税提高和PPI通缩加深 今夏青年失业率季节性上升可能比去年更显著[17] **其他重要内容** **GDP预测与政策展望** * 高盛GDP追踪模型显示7-8月月度GDP增长放缓幅度略小于基线 对其第三季度和全年实际GDP增长预测(分别为4.6%和4.7%)存在轻微上行风险[1][18] * 但8月固定资产投资、零售销售和信贷数据持续疲弱 加上PPI持续通缩 表明国内需求仍然低迷[18] * 为在持续结构性挑战和日益不利的基数效应下确保明年增长和就业大体稳定 维持未来几个季度需要进行渐进式和有针对性的宽松的观点 但近期仍不太可能出现重大且广泛的刺激措施[1][18] **数据披露与方法说明** * 工业生产的环比增长数字为高盛估计值[20] * 研究包含监管认证和重要披露 投资者在决策时应仅将本报告视为单一因素[5][32] * 高盛政策禁止其分析师及其家庭成员拥有其覆盖范围内公司的证券 分析师薪酬部分基于高盛的盈利能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收入)[34]
每周观察 | 2Q25前五大企业级SSD品牌厂营收;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生产总数达3亿支;Micro LED芯片市场;牵引逆变器…
TrendForce集邦· 2025-09-13 10:04
企业级SSD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前五大企业级SSD品牌厂营收合计51.08亿美元 季增12.7% [2][3] - 需求增长主要受NVIDIA Blackwell平台规模化出货及北美CSP业者扩大通用型服务器布局驱动 [2] - DDR4短缺和主控IC载板交期延长导致企业级SSD供不应求 影响厂商市占率 [2] - 三星以18.99亿美元营收居首 但市占率从39.6%降至34.6% [3] - SK集团(含SK海力士和Solidigm)营收14.62亿美元 季增47.1% 市占率从20.8%升至26.7% [3] - 美光营收7.85亿美元 季减7.9% 市占率从17.9%降至14.3% [3] - 铠侠营收7.50亿美元 季增32.5% 市占率从11.9%升至13.7% [3] - 闪迪营收2.13亿美元 季减8.2% 市占率从4.9%降至3.9% [3] 智能手机生产动态 - 2025年第二季全球智能手机生产总数达3亿支 季增4% 年增4.8% [4] - 增长动力包括季节性需求及OPPO、传音等品牌库存调整后恢复生产 [4] - 三星以5800万支产量居首 但季减5% 市占率19% [5] - 苹果产量4600万支 季减9% 市占率15% [5] - 小米产量4200万支 季增1% 市占率14% [5] - OPPO产量3700万支 季增35% 市占率12% [5] - 传音产量2700万支 季增33% 市占率9% [5] - Vivo产量2600万支 季增8% 市占率9% [5] Micro LED技术发展 - Micro LED在消费电子产品渗透率加速提升 覆盖电视、智能手表、车用显示等领域 [7] - Garmin Fenix 8 Pro智能手表将于2025年导入Micro LED技术 [7] - Sony Honda Afeela 30吋车用显示预计2025年底问世 [7] - 预估2029年Micro LED芯片市场规模将达4.61亿美元 [7] 电动车逆变器市场 - 2025年第二季全球电动车牵引逆变器装机量达766万台 年增19% [10] - 纯电动车(BEV)装机比例达52% 超越混合动力车合计占比 [10] - 增程式电动车(REEV)推动碳化硅(SiC)机种普及 [10] 其他行业动态 - 2025年第二季DRAM营收季增17.1% SK海力士市占率扩大 [17] - 光伏全产业链价格上涨 下游积极备货 [15]
Hon Hai Precision: Look Past August Top-Line Contraction
Seeking Alpha· 2025-09-11 18:12
Asia Value & Moat Stocks is a research service for value investors seeking Asia-listed stocks with a huge gap between price and intrinsic value, leaning towards deep value balance sheet bargains (i.e., buying assets at a discount, e.g., net cash stocks, net-nets, low P/B stocks, sum-of-the-parts discounts) and wide moat stocks (i.e. buying earnings power at a discount in great companies like "Magic Formula" stocks, high-quality businesses, hidden champions, and wide moat compounders). Sign up here to get st ...
2025年7月国家补贴政策效应减弱,国内手机销量环比下滑14%
CINNO Research· 2025-09-03 11:47
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趋势 - 2025年7月国内手机销量环比下滑14% 主要因国家补贴政策效应减弱 [5] 智能手机面板价格趋势 - a-Si LCD面板价格预计从2023年7月至2025年9月呈现持续波动趋势 [5] - LTPS LCD面板价格预计从2023年7月至2025年9月保持稳定下行态势 [5] - 刚性OLED面板价格预计从2023年7月至2025年9月呈现阶梯式下降趋势 [5] - 柔性OLED面板价格预计从2023年7月至2025年9月维持缓跌走势 [5] 报告数据覆盖范围 - 分析涵盖2024年7月至2025年7月中国市场智能机销量及同比趋势 [5] - 包含同期智能手机价格段分布变化趋势 [5] - 监测同期手机品牌市场份额变动情况 [5] - 覆盖折叠屏手机市场销量及同比变化趋势 [5] - 包含折叠手机价格段分布演变分析 [5] - 监测折叠手机市场品牌竞争格局变化 [5] 数据服务信息 - 完整数据需通过会员登陆平台下载或邮件获取 [3] - 更详细信息可订阅《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分析报告》 [4]
客户关注焦点 - 中国市场On Clients’ Minds - Asia
2025-08-26 21:23
行业与公司覆盖 - 行业覆盖包括亚太地区策略与经济学研究、印度消费与电信服务、中国经济学、美国定量策略与生命科学工具、意大利银行业、澳大利亚媒体与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以及台湾工业自动化等[1][16][18] - 公司覆盖包括小米(Xiaomi)、Cochlear、Amcor、DigiCo Infrastructure REIT、Seek、oOh!media、JD Health、GDS Holdings、Cirsa以及印度电信服务商Bharti Airtel等[5][7][8][10][11][12][13][14][15][2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美国通胀与货币政策**:7月通胀数据略高于预期 美联储宽松预期略有上升 但报告通胀仍远高于2%同比目标 支持维持当前利率[2] - **印度商品与服务税(GST)改革**:GST税率合理化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实施 200亿美元GST补偿节省提供财政空间 水泥、两轮车和空调税率可能从28%降至18% 保险、混合动力汽车、加工食品、服装和鞋类等也可能减税[3] - **中国市场流动性驱动**:7-8月市场上涨可能由流动性驱动 流动性收紧可能导致市场回归区间波动 投资者转向高股息股票或杠铃策略 反内卷政策和四中全会将在8-10月成为焦点[4] - **小米业绩表现**:第二季度收入/息税前利润/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30%/54%/75% 收入较Jefferies估计/共识高2%/1% 但息税前利润较共识低14%(较Jefferies估计高2%) 智能手机毛利率11.5%低于Jefferies估计 电动汽车毛利率26%因更高平均售价而超预期 AIoT增长45%同比 较Jefferies估计/共识高7%/8% 高端化和生态系统进展顺利 电动汽车是2026年关键驱动因素 AIoT有上行风险[5] - **印度消费需求**:城市需求逐步改善 农村需求继续领先 季度因反常降雨夏季品类承压 高投入成本导致毛利率收缩 息税前利润同比下降2% 管理层对需求复苏和投入成本冷却或区间波动持积极态度 应有助于息税前利润利润率恢复[6] - **Cochlear增长前景**:预计2026财年植入物体积增长16% 基于先前耳背式处理器发布年增长约15% 长期投资应推动盈利能力[7] - **Amcor业绩疲软**:第四季度业绩不及预期 总体体积下降1.7% 美国下降低个位数(LSD) 其他地区持平 消费者继续寻求价值行为 体积复苏需要时间且可能需要多次美国降息[8] - **印度电信服务ARPU提升**:Jio和Bharti最近资费调整主要推动1.5GB/天计划以提高数据使用 虽然调整可能收入中性 但数据使用从1.5GB/天上升到2.0GB/天可能驱动ARPU改善4-8% Bharti Airtel目标价格2,500印度卢比 隐含32%上行空间[14] - **GDS Holdings需求强劲**:第二季度收入/EBITDA增长12.4%/11.2% 较Jefferies估计和共识高约2% 中国需求保持强劲 净新增承诺面积同比增长2.6倍 2025年上半年已是2024年承诺面积的3倍 DayOne国际承诺功率环比增长46%至783MW 可能提前实现1GW目标[15] - **台湾工业自动化**:2025年台湾自动化智能与机器人展主题为"整合AI工具升级智能生产线" 聚焦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和可持续自动化[16] - **印尼财政目标**:政府提议2026年财政赤字占GDP2.5% 低于2025年预算展望的2.8% 反映乐观收入目标以支持更积极政府支出 名义GDP增长目标设定为2026年8.2% 高于2025年预期7.4% 与今年GDP增长目标5.4%一致[17] - **美国经济韧性**:第二季度业绩广泛韧性(81%超预期) 应有助于驱散对美国经济担忧并支持高市场估值 AI和巨头七强领先 金融也显示强度 基于AI的盈利电话情绪分析显示分析师担忧较第一季度减少 关税滑落至第二大担忧[18][19] -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市场**:血液生物标志物(BBM)可能为核心实验室300亿美元市场增加超过100基点推动 最利好DHR[20] - **Cirsa投资案例**:包括独特多样化100%受监管游戏平台 67个连续季度EBITDA增长(除COVID外 2005-2024财年EBITDA复合年增长率13% Jefferies目标2025-2027财年增长8%) 长久管理团队与并购执行记录 升级并购支出加速增长机会 估值仅反映中个位数增长 而Jefferies估计高个位数增长[21] - **意大利银行韧性**:业绩季继续显示韧性 压力测试结果鼓舞人心 支持建设性行业观点 Intesa、BPER和Fineco聚焦新目标可能鼓励EPS升级 Intesa Sanpaolo和Banco BPM模型更新 目标价格提高13%[22] 其他重要内容 - **DigiCo Infrastructure REIT前景**:会议电话未给澳大利亚数据中心前景带来太多信心 尽管可能签署新合同 但存在进一步客户流失风险 互联收入高水平可持续性受质疑 洛杉矶容量削减8% 维持持有评级[10] - **Seek评级升级**:评级升级至买入(原持有) 原因包括2025年下半年利润率扩张 承诺运营杠杆 尽管量显著下降和亚洲引入免费增值 但强劲收益增长 稳定宏观环境 估值合理 市盈率38倍除SGF EPS增长20-25%[11] - **oOh!media业绩**: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 第三季度预定量+5%略令人失望 但第四季度收入可能更好达+10% 2025财年毛利率指引因组合/合作伙伴激励略弱 但2026财年可能超前 新合同2026年增加收入约3500万澳元 应超过损失约2500万澳元 2026年广告市场可能更好 MOVE 2.0带来进一步益处 2025-2027财年EPS提高约2% 目标价格1.80澳元不变[12] - **JD Health业绩超预期**:因更强品牌药品业务和O2O及AI纪律投资而超预期并上调指引 显著毛利率扩张来自1P规模和广告业务加速 目标价格上调至88港元 首选因自付费用品牌药品业务导致更好流量体积 1P模型可确保质量、安全和供应稳定 O2O市场份额增益 利用制药商合作伙伴关系和集团协同效应[13]
XIAOMI(1810.HK):2Q25 IN LINE;SOLID EV/IOT MOMENTUM OFFSET BY SOFTER SMARTPHONE OUTLOOK
格隆汇· 2025-08-21 18:40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1% 净利润同比增长75% 符合预期 [1][2] - 第二季度毛利率达22.5% 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1][2] - 电动汽车业务毛利率改善至26.4% 净亏损收窄至3亿元 [4] 智能手机业务 - 全年出货量指引下调至1.75亿部(原为1.75-1.8亿部) 同比增长4% [1][3] - 第二季度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 毛利率为11.5% [3] - 长期目标为中国市场份额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 全球出货量达2亿部 [3] 电动汽车业务 - SU7 Ultra交付推动毛利率提升 欧洲市场计划于2027年进入 [1][4] - 强劲订单储备、高端定位和标准化制造平台支撑高毛利率可持续性 [4] IoT与互联网业务 - 第二季度IoT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 毛利率达22.5% [4] - 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 海外销售占比创新高达33% [5] - 大家电市场存在数倍增长空间 海外渠道扩张持续推进 [5] 战略展望 - 长期看好高端化战略与核心技术研发(自研芯片、操作系统和影像) [3] - 机器人业务近期重点为工厂自动化效率提升 [5] - 基于SOTP的目标价调整为62.96港元 对应26.3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 [1]
LENOVO GROUP(00992) - 2026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14 11: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5/2026财年第一季度收入达到创纪录的188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3][15]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同比增长22%至3.89亿美元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同比增长108%至5亿美元 [3][15][16] - 运营现金流达12亿美元 为过去11个季度最高水平 自由现金流强劲反弹至7.51亿美元 [19][20]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0%至5.24亿美元 研发技术人员达2万人 占总员工数的28% [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智能设备集团(IDG) - 收入达135亿美元 同比增长18% PC业务收入增长19% 利润率保持在8%以上 [6][24] - 智能手机业务连续7个季度实现两位数收入增长 高端机型占比提升至37% [7][25] - 全球PC市场份额达24.6% 商用PC市场份额27.9% 消费PC市场份额20.2% [17][26] - AI PC出货量占总出货量30%以上 Windows AI PC市场份额达30.6% [7][26] 基础设施方案集团(ISG) - 收入同比增长36%至43亿美元 AI基础设施业务收入同比翻倍 [8][27] - 液冷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30% 中国区实现超高速增长 [8][27] - 运营亏损8600万美元 主要由于战略性AI投资 [28] 方案服务集团(SSG) - 收入达23亿美元 同比增长20% 创历史新高 运营利润率22% [10][29] - 托管服务及项目解决方案业务占比提升至58% 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 [10][29] - Truescale基础设施即服务预订量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3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6% 主要受益于AI PC出货和商用领域领先地位 [18] - 亚太(不含中国)收入增长39% 在日本和印度等关键市场获得份额 [18] - 美洲PC市场份额连续9个季度增长 EMEA地区设备即服务和软件解决方案创纪录 [1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执行"混合AI"战略 推动"个人AI"和"企业AI"创新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5][21] - 通过"ODM+"和"全球本地化"模式应对关税波动等宏观挑战 [5][48] - 构建"一AI多设备"生态系统 将AI原生设备作为个人AI入口 [7][26] - 在基础设施领域持续投资AI创新 包括液冷技术和下一代LLM训练服务器 [28][7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面临关税波动和地缘政治挑战 公司仍实现创纪录季度业绩 [3] - AI服务器需求强劲 预计下半年推出新一代LLM训练服务器将增强竞争力 [28] - PC市场Windows 10向11的转换仍在进行 预计将持续几个季度 [37] - 对中东等新兴市场增长潜力持乐观态度 正在加速本地化生产 [39][41] 其他重要信息 - 非PC收入占比达47% AI相关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持续提升 [4][17] - 现金余额达45亿美元 同比增长15% 财务成本优化成效显著 [20] - 推出概念设备如太阳能PC和可卷曲显示屏PC 展示技术创新能力 [21][59]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PC业务趋势和份额增长 - 预计本财年PC需求将加速 订单可见性良好 中高个位数增长可期 [36] - 商用PC市场Windows 10向11转换仍在进行 将持续几个季度 [37] - 关税影响有限 份额增长主要来自产品创新和运营优势 [62][63] 中东业务进展 - 与Allat合作进展顺利 PC制造设施建设进度超前 [39] - 在沙特市场PC份额第一 预计通过本地化生产进一步扩大份额 [40][41] SSG业务增长动力 - 设备即服务和基础设施即服务增长强劲 全球趋势从CapEx转向OpEx [44] - 各区域均衡增长 全球500强客户需求旺盛 [45] 供应链和关税影响 - 独特的"ODM+"和"全球本地化"模式有效应对关税挑战 [48] - 中国制造仍具全球竞争力 海外工厂提供灵活性 [49][50] 利润率分析 - ISG业务快速增长但利润率较低 拉低整体毛利率 [55] - 剔除CSP业务后毛利率将超过17% PC和手机业务利润率健康 [55] 研发投入展望 - 研发是战略重点 将持续投入支持混合AI战略 [58][60] - 关注产品创新如太阳能PC和液冷技术 平衡支出与市场波动 [59][60] 智能手机业务表现 - 连续7个季度两位数增长 高端机型占比显著提升 [65][66] - 增长来自多区域市场 北美增长16% 日本增长40%等 [65][66] ISG AI战略和投资 - 正在扩大全球销售覆盖 获取新客户 投资AI产品组合 [70][71] - AI服务器需求广泛 从企业推理到LLM训练 中国区超高速增长 [75][77] AI PC市场战略 - 通过"一AI多设备"生态系统实现差异化 全产品线布局是独特优势 [79][80] - 中国市场AI超级代理领先 将推动份额和利润率提升 [79][80]
荣耀前CEO赵明回应加盟智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5:38
核心事件与辟谣 - 荣耀前CEO赵明加盟智界传闻被多方否认 赵明本人表示"不会的" 奇瑞内部人士也予以否认[1] - 该传闻源于奇瑞与华为签署智界品牌战略2.0合作协议后开始传播[1] 企业合作动态 - 奇瑞与华为签署"智界品牌战略2.0合作协议" 双方共同投入超100亿元 组建5000人研发团队[1] - 双方成立智界新能源公司 推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独立运作[1] 高管背景信息 - 赵明1973年出生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1998年加入华为[1] - 历任华为CDMA/WiMAX/TD-SCDMA产品线总裁、全球无线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意大利代表处代表、西欧地区部副总裁等职位[1] - 2015年接任荣耀事业部总裁 全面负责荣耀业务[1] 职业成就 - 带领荣耀在销售额和销量方面持续多个季度成为中国互联网手机第一品牌[1] - 2020年一度使荣耀成为中国Top2手机品牌[1] - 2019年底带领荣耀超越三星成为俄罗斯第一手机品牌[1] - 在法国、意大利、沙特、捷克、芬兰等市场长期进入Top5行列[1] 离职情况 - 2025年1月17日赵明因身体原因辞任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CEO[2] - 赵明发布内部离职信并在个人微博发文告别 表示十分遗憾无法陪荣耀走向下一个十年[2] 后续传闻 - 离开荣耀后七个月内关于赵明去向传闻从未间断[3] - 此前传闻称其加入字节跳动负责AI智能终端业务 但遭官方否认[3]
小米-2025 年第二季度预览 - 核心业务季节性利润率下降,评级中性Q225 preview_ seasonal margin decline expected for core business; reiterate Neutral
2025-08-11 10:58
小米集团(Q225业绩预览)关键要点分析 一、核心业务表现 智能手机业务 - Q225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4100万台(YoY +0.5% QoQ +1.5%)[2] - 中国区受益补贴政策及618购物节(YoY +8%) 欧洲(-1% YoY)和新兴市场(+1.4% YoY)表现分化[2] - 全年出货量预测维持1.75亿台 ASP因促销活动承压但高端化策略部分抵消影响[2] - 毛利率预计持平Q1(11.6%) 新兴市场占比提升与促销折扣形成对冲[2] AIoT业务 - Q225预计营收366亿人民币(2025全年预测1406亿 YoY +35%)[3] - 618促销导致季度毛利率环比下降3.7个百分点[3] - 武汉智能家电工厂(预计2025年底投产)将成未来成本控制关键[3] 二、电动汽车业务进展 - Q225交付量8.2万台(QoQ +8%) SU7 Ultra车型推动ASP升至24万/台[4] - 第二工厂产能爬坡成关键: 预计2025年新增5-9万台 2026年达30-35万台[4] - 当前订单交付周期42-60周 需观察需求可持续性[4] 三、财务预测调整 - 2025年盈利预测下调5.5% 目标价从62港元降至60港元[5][7] - 估值方法: 智能手机/AIoT/互联网业务采用22.5x 2026E PE 电动汽车采用2.0x P/S[5] - Q225调整后净利润预期下调10.4%至98.6亿人民币[12] 四、风险提示 下行风险 1. 智能手机原材料涨价及高端市场竞争加剧[15] 2. 中国IoT补贴退坡快于预期[15] 3. 电动汽车产能扩张不及预期[15] 上行风险 1. AI手机加速渗透带动高端机型需求[16] 2. IoT产品货币化进程超预期[16] 3. 互联网服务海外扩张提升整体毛利率[16] 五、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54港元(8月6日) 市值1348亿港元[7] - 2025E P/B 4.6x 净现金665亿人民币[6][7] - 12个月预期回报率11.1%(纯股价升值)[13] 六、历史估值 - 2025年3月以来维持"中性"评级 目标价区间60-62港元[35] - 当前估值隐含22.3x 2026E综合PE[11] ``` (注:根据要求省略了分析师信息、免责声明等非核心内容,完整保留了所有业务数据及预测调整细节)
XIAOMI(1810.HK)2Q25 PREVIEW:EXPECT STRONG EARNINGS BACKED BY IOT/EV MOMENTUM AND SOLID SMARTPHONE
格隆汇· 2025-08-08 10:31
核心财务表现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2%至1170亿元人民币 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66%至103亿元人民币 略低于市场共识预期 [1] - 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智能手机业务稳健表现、电动汽车需求强劲、中国补贴政策带动IoT业务增长以及各板块毛利率稳定 [1] - 上调2025-2027财年调整后净利润预测6-11% 反映电动汽车业务强化、IoT增长动能及毛利率改善 [1] 智能手机业务 - 全球出货量4240万台(同比持平) 市场份额15%保持全球第三 中国出货量同比增长3% 超越市场整体表现(同比下降4%) [2] - 平均售价同比提升6% 受中低端机型出货占比提高影响 环比下降3% [2] - 预计毛利率为11.5% 主要受内存等物料成本压力及苹果/三星在弱势市场中竞争加剧影响 [2] - 2025-2027财年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5%/7%/5% 分别达到1.78亿/1.90亿/2.00亿台 [2]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第二季度预计交付8.1万台 平均售价同比提升9%至25万元人民币 环比提升5% 受益于Ultra车型交付及产能扩张 [3] - 2025财年交付量预期提升至39.6万台(高于原指引35万台) 主要受YU7订单强劲及产能快速爬坡支撑 [3] - 预计第二季度起环比收入增长 受订单积压及产能提升驱动 [3] IoT与互联网业务 - 第二季度IoT收入预计同比增长36%至364亿元人民币 互联网收入同比增长10%至91亿元人民币 [3] - 增长动力来自中国补贴政策、618购物节及季节性需求(特别是夏季空调产品) [3] - IoT毛利率预计环比降至23%(第一季度25.2%) 互联网毛利率降至75%(第一季度76.9%) 受季节性因素及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3] 战略前景与催化剂 - 智能手机板块聚焦全球份额提升、高端化策略及新零售渠道扩张 [1][2] - IoT板块受益中国家电补贴政策、家电品类增长及海外市场扩张 [1][3] - 电动汽车业务存在平均售价与毛利率上行空间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1][3] - 近期催化剂包括第二季度财报发布、新产品上市、电动汽车订单/产能爬坡/盈利进展更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