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lationary Pressure

搜索文档
中国 -8 月官方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均小幅上升-China_ Both official manufacturing and non-manufacturing PMIs edged up in August
2025-09-01 11:21
行业与公司 * 涉及中国制造业与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 主要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NBS)[1][2][3] * 报告由高盛(Goldman Sachs)的亚洲研究团队编制[5][6]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中国8月官方制造业PMI微升至49.4(7月为49.3) 略低于市场预期的49.5 但仍处于收缩区间(低于50)[1][2][3] * 中国8月官方非制造业PMI升至50.3(7月为50.1) 主要由服务业加速驱动 而建筑业PMI显著下滑至49.1(7月为50.6)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首次跌破50[1][9] * 在制造业主要分项指数中 生产指数增幅最大 从50.5升至50.8 新订单指数从49.4微升至49.5 就业指数从48.0微降至47.9[3] * 价格分项指数显示通缩压力持续缓解 投入成本指数从51.5大幅升至53.3 出厂价格指数从48.3升至49.1[8] * 分行业看 医药、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的生产和新订单指数显著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 而纺织服装、木材加工家具、化学原料制品等行业的生产和新订单指数低于50[3] * 分企业规模看 大型企业PMI从50.3升至50.8 中型企业PMI从49.5降至48.9 小型企业PMI从46.4微升至46.6[8] * 贸易相关指数仍处收缩区间 新出口订单指数从47.1微升至47.2 进口指数从47.8微升至48.0[4][8] * 在非制造业中 铁路/水上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PMI高于60 而零售和房地产服务等行业PMI低于50[9] 其他重要内容 * 不利天气条件(持续高温和部分地区暴雨)是拖累8月PMI数据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对建筑业活动造成负面影响[1][9][10] * 政府加强对产能过剩和过度价格竞争的关注 有助于缓解通缩压力[1][10] * 近期中国股市的上涨提振了服务业PMI 例如资本市场服务PMI连续两个月高于70[10] * 报告包含多项风险披露声明 指出高盛与所研究公司可能存在业务关系及利益冲突 报告内容不应作为独立的投资决策依据[16][17][18][19]
高盛:中国 5 月零售销售强劲,工业生产和投资走弱
高盛· 2025-06-17 14: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5月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略低于市场共识,零售销售显著好于预期,二季度实际GDP增长预测有轻微上行风险,但下半年仍需额外政策宽松 [1][17] - 5月活动数据凸显政府政策对内需的重要性、持续的通缩压力以及长期的房地产低迷 [1][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工业生产 - 5月同比增速从4月的6.1%放缓至5.8%,受美国关税增加导致出口增长放缓影响,季节性调整后环比收缩0.1% [2][8] - 4 - 5月同比增速放缓主要由电气机械和化工制造业产出增长放缓导致,部分被汽车产出增长加快抵消 [8] - 主要工业产品中,粗钢和钢材产出增长放缓,水泥产出和发电增长下降,智能手机和计算机产出增长上升,汽车产出增长上升,工业机器人产出增长下降 [8] 固定资产投资 - 5月单月同比增速从4月的3.6%放缓至2.9%,主要受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拖累,“其他”投资增长也下降,制造业投资增长相对稳健 [6][10] 零售销售 - 5月同比增速从4月的5.1%显著升至6.4%,远超市场共识,主要由商品销售增长加快驱动 [7][11] - 线上商品销售、线下商品销售和餐饮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均改善,家电和通信设备销售价值同比增长大幅跃升,但6月这种改善可能不可持续 [11] - 名义汽车销售增长仍较低,凸显该行业持续的通缩压力,环比估计增长1.4% [11] 服务业产出指数 - 5月同比增速从4月的6.0%微升至6.2%,环比估计增长0.7% [7][12] 房地产相关活动 - 5月房地产销售在成交量和价值方面均下降,大城市6月初房屋交易仍不活跃 [9][13] - 新屋开工、在建和竣工同比增长虽略好于4月,但仍为负,5月房价继续面临下行压力 [13] 劳动力市场 - 5月全国和31个大城市失业率均从4月的5.1%降至5.0%,符合季节性模式,但农民工失业率微升至5.0% [9][14] - 16 - 24岁年龄组失业率4月进一步降至15.8%,但7 - 8月大学毕业季可能显著上升 [14] - 估计有1600万个国内就业岗位涉及对美商品出口生产,未来几个月可能受美国关税提高影响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