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2+级辅助驾驶下沉
icon
搜索文档
燃油车智能化反攻:L2+成标配,合资品牌的价量博弈
36氪· 2025-10-23 16:16
202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当新能源车渗透率即将突破60%的舆论愈演愈烈,"配置升级+价格下沉"已成为燃油车的核心 破局路径。燃油车销量环比三连涨的曲线,也让"燃油车疲软"的判断受到一定冲击。 从一汽-大众探岳L以17.69万元起售的"油电同智"标杆,到一汽奥迪A5L、丰田凯美瑞等经典车型通过智能化升级重夺 市场份额,燃油车用一场反击战证明: 在智能化浪潮中,传统动力形式并非注定退场。这场战役的核心,是合资品牌以价格让渡换取市场空间, 以技术迭代弥补智能化短板,在市场中继续保持自己的份额。 L2+如何成为市场敲门砖 但价格战并非简单的"亏本赚吆喝"。燃油车企通过规模化摊薄研发成本、优化供应链效率,将智能化配置成本压缩至 新能源车型的60%以下。以探岳L为例,其搭载的L2+级智驾系统整合了大疆车载的视觉感知方案与高通8155芯片,支 持高速NOA和拥堵辅助功能。这种油电同智的策略,切中消费者对智能化体验的渴求与对补能焦虑的担忧。黄河以北 至东北等北方市场,燃油车凭借-20℃低温下稳定的表现和续航能力,仍旧是消费者的优先选择。 合资品牌的"以价换量"策略背后,是市场对燃油车价值的重新评估。当新能源车企陷入"堆砌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