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A法案
搜索文档
web3.0科普|一文看懂稳定币 拆解6个区块链概念
新浪财经· 2025-08-01 07:32
稳定币的本质与锚定机制 - 稳定币的核心是价格锚定,其价值始终维持在1美元附近,不受市场波动影响 [1] - 市场份额超过90%的USDT和USDC均采用与美元1:1兑换的机制 [1] - 锚定机制依赖于每一枚稳定币背后都有1美元或等值资产作为支撑 [2] - 当价格偏离锚定值(如跌至0.98美元)时,套利者通过买入并兑换回1美元赚取差价,此操作帮助市场自动修正价格 [3] 稳定币的抵押方式与风险 - 法币抵押型(如USDT、USDC)运作方式为用户存入美元,平台发出等值稳定币,资产通常存入银行或购买短期国债以营利,其特点是简单稳定但依赖中心化机构的信任 [5] - 加密抵押型(如DAI)要求用户抵押价值150美元的以太坊才能换出100美元的DAI,系统在抵押品价格大幅下跌时会强制清算,优势在于去中心化,风险在于价格波动大和效率低 [6] - 算法型(如UST)试图通过代码控制供需而不依赖储备,但该模式在2022年崩盘后市场信心基本丧失 [7] 稳定币的商业模式 - 稳定币发行公司的盈利模式类似于“不支付利息的银行”,它们将用户兑换稳定币的美元用于购买美国国债或进行短期借贷以赚取利息 [9] - 以USDT为例,其管理资产超过1500亿美元,即使仅获得4%的利息收益,年利润也可达60亿美元,而用户资金对发行方而言是零成本的 [10] - 商业逻辑的本质是发行方无偿使用用户资金进行保本理财并独占全部收益 [11] 稳定币的应用场景 - 稳定币在跨境支付领域优势显著,链上转账仅需几秒且手续费极低,相比传统银行数天到账和数十元手续费体验更优 [13] - 在高通胀国家(如阿根廷),居民将稳定币作为“数字美元”持有以规避本币贬值风险,起到避险作用 [14] - 在去中心化金融生态中,稳定币是基础交易媒介,广泛应用于链上借贷、保险和投资等场景 [15] 全球监管格局 - 美国通过《天才法案》要求稳定币公司必须持有高质量储备(如现金或短期美债),并强调透明披露和用户优先兑付权 [17] - 欧盟的《MiCA法案》禁止稳定币支付利息,限制其上线某些平台,并强化反洗钱与数据合规以降低金融系统风险 [18] - 香港等地采取更开放的监管态度,通过“监管沙盒”机制允许企业测试稳定币项目,旨在推动其在跨境支付和数字清算中的应用 [19] 香港的稳定币探索 - 香港有多个稳定币项目正在监管沙盒中测试,包括港币稳定币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目标应用于跨境贸易结算和小额支付等场景 [21] - 推动港币/人民币稳定币旨在解决传统跨境支付成本高、到账慢、手续繁的问题,通过实现几秒内到账且透明可追踪的支付,帮助香港在亚洲建立高效的数字支付清算网络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