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exin agonists

搜索文档
Centessa Pharmaceuticals (CNTA)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2-07 03:0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制药行业 - 公司:Centessa Pharmaceuticals (CNTA)旗下的Syntesa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发展与产品进展 - 核心观点:2024年是Syntesa极具变革性的一年,公司在奥瑞金(Orexin)项目上取得显著进展,为2025年及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 论据:ORX750完成一期研究,在AcuityC顶叶志愿者研究中表现出最佳特性,MWP达到38分钟,安慰剂调整后为23分钟,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2024年11月启动针对发作性睡病1型、2型和特发性嗜睡症的二期研究,2025年将有这三种适应症的数据;ORX - 142也将有针对健康志愿者的数据 [3][4] 产品安全性 - 核心观点:对ORX750小分子药物的安全性有极大信心 - 论据:利用独特的结构生物学平台设计分子,使其效力强、剂量低;对奥瑞金2受体的选择性比奥瑞金1受体高10000倍,在其他GPCRs上无相关药理学作用;临床安全耐受性数据与安慰剂相似;设计上尽可能模拟天然肽与受体的相互作用;PK曲线相对平稳,可实现每日单剂量给药,耐受性显著优于其他分子 [6][7][8][9] 剂量与疗效 - 核心观点:对不同适应症的剂量选择有明确规划且有信心实现预期疗效 - 论据:在发作性睡病1型(NT1)起始剂量为1毫克,发作性睡病2型(NT2)和特发性嗜睡症(IH)为2 - 3倍,即2 - 3毫克;临床先例表明四周内可达到稳态效应,研究设计包含四周连续给药;一期研究证明了剂量的有效性,且能深入理解PKPD和清醒阈值;低剂量下MWT表现良好,4毫克和5毫克均达到38分钟,有信心达到目标产品概况 [11][19][20][21][24] 给药方案 - 核心观点:每日单剂量给药具有优势 - 论据:目标是使PK曲线在一天中保持高于清醒阈值,促进清醒并减少发作性睡病1型患者的猝倒发作;单剂量即可接近MWP上限,无需多次给药,相比每日两次给药更具灵活性 [12] 研究设计 - 核心观点:二期研究设计独特,有助于选择注册研究的最佳剂量 - 论据:将研究分为不同剂量队列,每个队列揭盲后综合评估安全性、耐受性、PK和多个疗效终点,以此确定下一个队列的剂量,可升可降,最终为注册研究找到最佳剂量 [14][15][16] 竞争对手情况 - 核心观点:竞争对手武田在发作性睡病1型患者中显示出持续疗效,公司产品也有望有类似表现 - 论据:武田的数据显示在长达六个月内有持续疗效,公司内部未观察到快速抗药反应和受体内化,临床前研究显示有持续疗效 [17][18] 产品管线与市场前景 - 核心观点:奥瑞金激动剂产品线有潜力治疗多种伴有日间过度嗜睡症状的疾病,市场前景广阔 - 论据:除了罕见嗜睡症(NT2、特发性嗜睡症市场规模超75亿美元),还可用于帕金森病(90%轻度至中度患者有日间过度嗜睡症状)、重度抑郁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多种分子可带来不同商业动态 [32][33] 临床研究规划 - 核心观点:有能力开展多项临床研究,以降低神经退行性、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适应症的风险 - 论据:公司资金可支持到2027年,有临床先例表明在这些疾病的相关研究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并回答关键问题 [37][38] 合作与发展策略 - 核心观点:公司有能力自主发展,在合作方面有充分灵活性 - 论据:可在罕见嗜睡症领域凭借较少销售力量取得成功;在更大适应症方面,可开展多项临床研究,首席医疗官将助力执行,且奥瑞金激动剂有独特治疗潜力 [39][40] 进入注册阶段时间 - 核心观点:若二期a项目进展顺利,有望较快进入注册阶段 - 论据:计划今年在三种适应症上获得数据,为二期结束会议做准备,之后可进入注册研究;研究设计可使各适应症独立进展 [41] 市场定位 - 核心观点:目标是在NT2和IH领域成为同类第一,在所有三种适应症上成为同类最佳 - 论据:希望以单一分子治疗三种适应症,从支付方和处方医生角度看具有优势 [4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近期聘请了首席医疗官Steve Caines,他在中枢神经系统领域有丰富经验,曾任Sage公司的首席医疗官,这将有助于公司业务发展 [5] - ORX750在设计上通过模拟天然肽与受体的相互作用,采用所谓的“无偏激动作用”激活受体,避免偏向β - arrestin或G蛋白,且PK曲线设计有助于减少其他同类药物常见的靶点相关不良事件 [7][8] - 二期研究除了关注MWD和DSS等传统指标,还会关注认知、注意力、患者报告结果和PSG(血清夜间睡眠)等探索性终点 [15] - 公司认为疲劳与清醒密切相关,奥瑞金激动剂在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疲劳方面有潜在应用,此前已有兴奋剂用于该疾病治疗但效果不佳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