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PE投资

搜索文档
GP都开始“上山下乡”了(上)
FOFWEEKLY· 2025-05-27 18:31
金融行业就业结构调整 - 金融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从2013年到2018年快速增加至1832万人,但2018年资管新规后至2023年末减少约582.5万人 [2] - 行业从规模扩张阶段进入结构优化阶段,面临类似"上山下乡"的职业转型压力 [2][5] - 全球范围内出现对金融行业价值导向的反思,呼吁人才转向实体经济领域 [3][4] 一级市场转型方向 - 一级市场IPO套利模式难以为继,民资GP普遍面临退出困境,标的估值偏高导致接盘意愿不足 [6] - 地方引导基金招引难度大,已招引项目存活率有待提升 [6] - 国资基金转向长期价值分红型项目,建立全流程合规管理体系 [6] 二级市场投资逻辑 - 二级市场投资者更关注资金面与政策面,对行业内在价值敏感性不足 [7] - 基金产品赎回机制导致机构倾向于中短期策略,真正价值投资机构数量有限 [7] - 市场需通过回购、并购等方式提升资金效率,配合流动性支持 [7] PIPE投资机遇与挑战 - 2025年PIPE投资案例数量和规模均呈现增长态势 [8] - PIPE分为传统型(定增+协转+大宗)和结构型(CB+EB),协转市场竞争主体较少但产业资本协同性弱 [9][10] - 核心难点在于资产低价获取和资金闭环,需结合行研、择时和投后赋能 [11][12] 并购市场发展趋势 - 上市公司并购可选择直接收购或通过GP设立并购基金 [13] - 借壳上市审核标准严格,需满足控制权变更且资产规模超100%等条件 [15] - 2024年"并购六条"政策出台后,GP控股上市公司案例显著增加(如合肥国资6.6亿元收购文一科技等) [16] 投后整合能力关键性 - 3G资本和丹纳赫的成功案例显示,投后赋能需聚焦能力圈范围内领域 [17] - 并购领域稀缺资源是优质资产、高效审批流程和整合能力,而非资金 [18] - 国内部分机构模仿3G资本模式时存在本末倒置倾向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