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 Cut
icon
搜索文档
【财经分析】债市利率年内能否继续下攻?市场期盼更多实质利好兑现
新华财经· 2025-11-13 15:18
债市近期表现 - 本周债市呈现窄幅震荡走势 10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在1.81%附近 [1] - 截至11月12日收盘 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小幅波动 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3M期限稳定在1.35%附近 2年期收益率行至1.43% [3] 货币政策与利率展望 - 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删除了防范资金空转等表述 强调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 预示后续资金面表现可能更为乐观 [3] - 若后续经济基本面压力继续增大 货币政策宽松趋势将逐渐显现 长债利率或有进一步下行空间 [4] -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 鉴于国内货币政策基调偏友好 叠加经济基本面压力显现 若货币宽松预期兑现 利率可能创出新低 [2] “双降”预期分析 - 考虑到四季度基本面修复压力边际增长等因素 降准降息的概率在边际增加 市场有望迎来10BP降息 [5] - 四季度降准的必要性正在增加 原因包括中长期流动性到期规模较高 年内第一次降准至今已5月有余符合半年左右的平均周期 以及高息定存到期压力较大可能放大负债端资金缺口 [5][6] - 若降准落地 将向银行体系注入规模可观、低成本的中长期资金 带动短端和存单利率下行 [7] 机构操作策略与市场观点 - 债市主线回到“双降”预期及年末抢跑行情启动的分歧上 机构止盈诉求较强 更强劲的利率下行行情需更显著利多因素驱动 [8] - 建议机构以波段操作为主 维持债市可能进入无主线“混沌期”的判断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限或落在1.65%至1.70% 上限或在1.8%至1.85%区间 [8] - 建议把握市场“纠结时刻”积极布局 坚持“哑铃型”配置策略 兼顾短端安全性与长端波段机会 通过“短久期打底+长久期择机交易”平衡收益与风险 [9]
盛松成:降息仍有空间
和讯· 2025-09-19 17:28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特点 - 2016年以来中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23次且均为降准 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准率从17.5%降至9.0% 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3] - 同期政策利率仅调整14次 降准使用频率显著高于降息[3] - 当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6.2% 每降准0.5个百分点可向社会提供约1万亿元资金[4] 商业银行息差与融资结构 - 商业银行净息差从2010年前后近3%-4%降至2024年二季度末1.42% 创历史新低[3] - 中国间接融资占比达89.7% 其中银行业为主力 美国直接融资为主银行业占比仅42%[3][4] - 商业银行持有68%国债和75%地方政府债 降准可增强其购债能力支持财政政策[5] 降息政策空间与约束 - 活期存款年利率从0.3%降至0.05% 定期存款利率从3.5%降至1字头水平[6] - 2024年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与非银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形成资金转移[6] - 当前物价较低推高实际利率 叠加人民币兑美元缓步升值 为降息创造外部条件[7]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 2024年5月7天OMO利率调降10个基点 结构性工具利率普遍下调25个基点[7] - 结构性工具重点支持经济薄弱环节与重点领域 包括小微企业 房地产风险化解 科技创新及绿色发展[7] - 截至2024年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约占人民币银行总资产14.2%[7]
固收 降准后的资金紧怎么看?
2025-05-19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 固收、信用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债市行情 - 近期债市整体偏震荡,受存款调降预期影响收益率有所下行,市场对存款利率调降幅度有期待但预计不超贷款基点调降幅度,短期债市或维持震荡格局,因当前市场位置及对后续基本面看法影响,今日下午收益率下行与存款调降预期相关[1][2] - 信用债市场自4月下旬表现良好,收益率持续下行,中短端品种突出,同期限国债收益率上升而3A信用债收益率下降,超长期限信用债表现相对较差但仍强于同期限利率,两周内普通信用债继续上涨,超长期限涨幅较小[3][15] 资金面变化及影响 - 资金面乐观,宽松存在超预期可能,短端收益率有下降空间,取决于资金松动和价格指数进一步下行,对收益率曲线平坦化后的走势更有确定性,虽上周及本周行情走得不顺畅,但不影响资金面乐观判断[1][4] 央行流动性投放 - 预计央行流动性投放将保持稳定宽松态势,双降后会达小规模高峰,包括结构性货币政策超额投放及未来可能的PSL投放,使价格方向和预期偏向宽松,中长期流动性释放助力资金稳定宽松[1][5] 降准落地后收紧现象 - 降准实际落地后出现收紧是因银行按10天或旬度平均法考核,新降准维持期开启需补充超额准备金,导致暂时性收紧,需从时间点和幅度角度理解[1][5][6] 存款基数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存款基数变化直接影响银行需补充的超额准备金,若存款基数增长,相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银行需吸收更多超额准备金,降准预期下新交易需求增加[7]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降0.5个百分点(50个BP),按相对存款基数计算释放约1万亿流动性,但实际释放规模可能较小,因四月和五月平均时点性存款基数环比变化影响[8] 降准公告影响 - 降准公告发布后机构可提前使用部分超额准备金,大行融出资金规模从3万亿增至4万亿左右,资金宽松效应提前显现,不必担心降准落地后资金收紧,因前期已透支部分宽松效应[9] 历史降准后资金价格表现 - 历史上多数情况降准实施落地后两周内资金价格呈稳定或边际下行趋势,但需综合考虑具体时间点和其他因素,如春节前降准会致季节性上涨,税期、政府债券缴款等也有影响[10] 买断式回购与MLF作用 - 买断式回购承担部分过去由MLF执行的职能,五月买断式回购到期规模约1万亿,MLF到期规模较小,买断式回购有部分回收但不超1万亿,操作利好资金定价和价格,不会对流动性产生强烈吸收效果[11] 月中波动原因 - 月中之后出现波动因税期将至和政府债券缴款等因素,本周税期走账集中在21日和22日,上周政府债券缴纳约7000亿,还需考虑买卖式回购询量不及预期等因素,不必过度担忧[12] 货币政策方向判断 - 部分机构对货币政策方向判断可靠性低,应在银行负债背景下观察央行操作,目前银行负债无大问题,存款利率调降对大行有阶段性影响,总体负债压力在非银存款修复后已无大问题,银行负债修复和央行态度转向宽松,不应因短期波动猜测央行心思,货币宽松周期内收紧是阶段性的,流动性平稳将持续,结构性货币政策增量投放会带来中长期流动性补充[13] 信用债市场情况 - 信用债市场收益率和信用利差处于较低水平,3A、AA+以及AA级一年和三年期债券绝对收益率历史分位数基本在最低15%,短端接近20年以来最低位置,票息保护薄弱,一年期债券信用利差几乎无保护,三年期处于历史后1/3区间,市场涨幅达较谨慎位置[18] - 二级资本债近期明显下行,4到5年银行二级资本债收益率压缩至10年国债加点30BP以下,目前约25BP,投资机会减少,交易情绪谨慎[19] - 超长期限信用债市场今年不友好,整体收益率多在2.2%以下,活跃成交不青睐,折价幅度小,多在3BP以内,中航产融是热点,折价成交多在10 - 30BP之间[20][21] 投资策略 - 负债端稳定的机构可拉长久期至2到4年,选择弱资质城投品种;偏好高等级且流动性高可考虑4到5年国股行二级资本债,但保护有限不建议大量参与;敢下沉风险且期限短(如一年)的投资者可选择主体评级为AA - 及以下的城商行品种,但需持有至到期并严格甄别[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五月买断式回购到期规模约1万亿,MLF到期规模较小,买断式回购有部分回收但不超1万亿[11] - 本周税期走账日期集中在21日和22日,上周政府债券缴纳约7000亿[12] - 目前地产债和中等久期弱资质城投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地产债如万科、龙湖等低于估值成交幅度超100BP,期限多在1.5年以内,中等久期弱资质城投如隐含评级为AA - 或更低的城投流动性变好,上周中等久期城投低于估值成交占比显著高于超长期限[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