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urities

搜索文档
首创证券: 董事会成员及雇员多元化政策(草案)(H股发行上市后适用)
证券之星· 2025-07-26 00:37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成员及雇员多元化政策 (草案) (H股发行上市后适用) 二零二五年七月 (于 2025 年 7 月 25 日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目 录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及雇员多元化政策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成员及雇员多元化政策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股票上市 地证券监管规则(包括但不限于包括但不限于中国证监会、 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联 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等机构的规则)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 件以及《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 程》)的有关规定,本政策的目的旨在列出指引公司董事会 提名董事及为达致董事会成员及雇员多元化而采取的方针 和政策。 第二章 一般政策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及雇员多元化政策 提名委员会)将妥为考虑多项因素(以下简称该等条件)以 评核、甄选及向董事会建议一名或多名候选人担任或连任董 事,该等条件包括但不限于:(a)多元化观点,包括但不限 于性别、年龄、文化背景及教育背景、专业经验、技能、地 区和行业经验、种族、知识及服务年期等;(b)资格,包括 在 ...
首创证券: 关于增选独立董事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6 00:37
附件:独立董事候选人杨海滨简历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601136 证券简称:首创证券 公告编号:2025-026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为进一步完善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 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 市后的治理结构,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等有关法律法 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经公司董事会提名,公司于 2025 年 7 月 25 日召开了第二 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选杨海滨先生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 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议案》,同意推选杨海滨先生(简历详见附件)为公司第二届 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任期自本次发行的 H 股股票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之日起 至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任期届满之日止。杨海滨先生作为独立董事的津贴自任 职生效之日起按照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津贴标准执行。 候选人杨海滨先生的任职资格和独立性需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无异议后 方可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 特此 ...
券商集体“卷”起“反内卷”研究!7月已发近500条研报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23:29
券商"反内卷"研究热潮 - 7月以来券商发布近500篇"反内卷"主题研报,日均约20篇,覆盖金属、电力设备、煤炭、出海等主流行业 [2][4] - 同期券商组织99+场"反内卷"主题路演,7月25日单日即有10场,涉及建筑建材、光伏、钢铁等行业 [5] - 头部及中尾部券商均参与,研究同质化背景下"比快比全"成为竞争关键 [7] 政策背景与市场主线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整治"内卷式"竞争,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释放供给侧改革2.0信号 [3] - "内卷"表现为低价倾销、产能过剩等问题,光伏、锂电、汽车、钢铁等行业政策力度或加强 [2][8] - 本轮"反内卷"覆盖地方政府、企业、居民三方,更强调区域治理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8] 行业影响与应对策略 - 光伏行业通过"提价+限产"组合拳修复产业链价格,需依赖企业自律与技术迭代 [10] - 钢铁行业推进产量分级调控、兼并重组及产品高端化,处周期底部反转左侧 [10] - 中游制造行业内卷较上游更突出,半数行业扩产能力较强但意愿降至底部 [9] 国际经验借鉴 - 美国通过兼并重组与价值链分工,日本依靠出海与产业重构,欧洲采用制度约束破解内卷 [10] - 海外经验显示行业标准提升+市场化出清+托底政策是有效政策组合 [11]
科创债狂飙3800亿!中信独占鳌头,中小券商黑马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21:33
科技创新债券市场 - 2025年上半年68家券商主承销380只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达3813.91亿元,同比增长56.48% [2][4] - 科技创新债券前身为"创新创业公司债券",2019年规模仅2亿元,2020年起爆发式增长,2020-2024年同比增幅分别为2445%、180.16%、185.93%、200.25%、99.09% [4] - 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三大巨头占据47%市场份额,中信证券独揽20%份额 [2][4] - 头部券商排名稳定,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中金公司、华泰联合证券位列前五,华泰联合从2024年第7升至2025年第5 [4][5]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后承销规模达339.4亿元(2024年),2025年上半年增至484.35亿元,但仍落后于中信建投的631.7亿元 [5] - 中小券商如第一创业、国投证券、西部证券承销规模增幅超3倍 [5] 政策驱动因素 - 2025年4月中证协起草《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科技金融相关指标占定量评价50分(满分85分),明确纳入科技创新债券承销数据 [6] - 2025年5月央行与证监会联合推动建立科技创新债券专项承销评价体系和做市机制,要求做市商提供专门报价服务并提高指标权重 [6] 民营企业债券 - 2025年上半年48家券商承销229只民营企业债券,规模2393.9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837.03亿元增长556.91亿元 [7] - 该品类自2022年纳入统计后规模持续增长 [7] 中小券商细分赛道突破 - 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2025年32家券商承销30只债券,总金额118.2亿元,五矿证券以11亿元居首,长江证券、财达证券等中小券商占据金额排名前五中的三席 [8] - "一带一路"债券:2025年上半年中银证券、财信证券两家中小券商跻身承销金额前五,而2024年仅开源证券一家入围 [8] - 乡村振兴债券:2025年上半年30家券商承销37只债券,规模266.24亿元(同比翻倍),头部券商占据主导,前六名均为头部机构,合计份额达47.8% [9]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券商在科技创新债券、乡村振兴债券领域占据主导,中小券商在中小微企业支持债、"一带一路"债券等细分赛道实现单点突破 [2][8][9] - 中信证券表现最突出,拿下4个债券类别承销规模冠军,国泰海通、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多个类别位居前五 [2]
深交所:本周共对84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
快讯· 2025-07-25 18:13
深交所:本周共对84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 智通财经7月25日电,深交所公告,7月21日至7月25日,本所共对84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自律监 管措施,涉及盘中拉抬打压、虚假申报等异常交易情形;共对4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项进行核查,并上报 证监会1起涉嫌违法违规案件线索。 ...
IPO项目上市不到两年被ST 民生证券持续督导是否尽责?|科创板6周年
新浪证券· 2025-07-25 17:27
科创板开市6周年概况 - 科创板自2019年7月22日开市至2025年7月22日累计591家公司上市(含退市2家),IPO募资总额达9271.56亿元,总市值超7万亿元 [1] - 科创板优化A股行业结构,成为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平台 [1] 券商IPO承销排名 - **承销数量**:合并后的国泰海通以112家居首,中信证券(99家)、中金公司(70家)、中信建投(64家)、华泰证券(56家)分列2-5位 [5] - **承销金额**:国泰海通(2137.77亿元)、中信证券(1670.69亿元)、中金公司(1302.54亿元)、中信建投(880.15亿元)、华泰证券(622.88亿元) [2][5] - 国联民生以37家承销数量、248.71亿元承销额排名第六,主要依赖原民生证券项目 [5] 民生证券执业质量问题 - 民生证券2023-2024年连续两年投行评级为C类,债券及财务顾问业务亦为C类 [6] - 保荐的ST逸飞上市后因5100万元募集资金流向不明被出具否定内控审计报告,且2024年净利润实际值较业绩快报差异达66% [7][9] - 2024年民生证券及保代因3家IPO企业尽调不充分频遭监管处罚 [8] ST逸飞违规事件细节 - 审计机构立信指出ST逸飞募集资金4533.99万元流向6家客户,无法核实关联交易,内控存在重大缺陷 [7] - 民生证券在持续督导中曾称ST逸飞内控有效,但后续承认审计问题 [8] - 湖北证监局对ST逸飞业绩快报与年报差异超50%出具警示函 [9]
【计算机】稳定币驱动人民币全球支付活跃度攀升,第三方支付公司或将持续受益——稳定币专题报告之二(施鑫展/白玥)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25 16:56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2015至2024年间,在央行跨境贸易结算试点、货币互换协议扩容等多维战略推动下,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显 著突破:根据SWIFT监测数据,其全球支付份额从2015年12月约2%升至2024年12月约4%,跨境收付规模 由12万亿元增至64万亿元。然而,资本账户管制、离岸应用场景局限及地缘政治壁垒等结构性约束,导致 后续增长动能边际趋缓。在此背景下,稳定币凭借其去中心化架构、离岸自由流通特性及技术代偿能力, 通过数字人民币(e-CNY)、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简称mBridge)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构建"传统货 币与数字货币双轨并行"的国际化战略体系,有望突破现有流动性瓶颈,驱动人民币国际使用活跃度的加 速跃升。 2024年全球跨境支付规模约200万亿美元,预计24-32年CAGR大于6%,人民币全球支付规模不断提升 全球跨境支付市场持续稳定扩张,2024年交易流量总额达194.6万亿美元,2019-2024复合年增长率约为 9%。据FXC Intelligence预测,至2032年市场规模将达320万亿美元,未来8年复合年均增长率维持在 6.4%。当前人民币为全球第四大活跃货币,仅次 ...
东兴证券“踩雷”欺诈发行第一股 近四年在科创板“交白卷”储备项目归0|科创板6周年
新浪证券· 2025-07-25 13:02
科创板开市6周年总体情况 - 科创板自2019年7月22日开市至2025年7月22日累计上市591家公司(含退市2家)[1] - 总IPO募集资金达9271.56亿元 总市值突破7万亿元[1] - 65家券商参与承销保荐 其中中信证券以99家承销数量居首[1]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计算后承销112家 位列第一[1] 券商承销排名(按金额) - 前五名券商承销金额:国泰海通(2137.77亿元) 中信证券(1670.69亿元) 中金公司(1302.54亿元) 中信建投(880.15亿元) 华泰证券(622.88亿元)[4] - 第六至十名券商承销金额:国联民生(248.71亿元) 招商证券(247.65亿元) 东方证券(190.19亿元) 申万宏源(173.36亿元) 国信证券(144.94亿元)[2] 中小券商表现 - 东兴证券承销7家科创板IPO 累计金额49.85亿元 承销收入3.91亿元[5] - 东兴证券因保荐泽达易盛(欺诈发行)被立案调查 缴纳1.05亿元惩戒金[6] - 泽达易盛虚增营收3.42亿元(占招股书披露55.25%) 虚增利润1.87亿元(占161.21%)[5] 东兴证券业务影响 - 2024年投行业务质量评级降至C类(2023年为B类)[6] - 2021年8月后无新增科创板IPO项目 当前在审IPO项目仅3家(无科创板)[6] - 2024年IPO承销保荐收入为0 撤否率高达100%(7家)[6] - 其他保荐项目(杰美特等4家创业板公司)存在上市后业绩"变脸"现象[7]
长城国瑞证券员工违规炒股两年亏了4.8万元!还要被罚4万块!
新浪证券· 2025-07-25 12:1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厦门证监局近日公布的一纸行政处罚决定书,将长城国瑞证券员工郑瀚违规炒股的行为公之于众。 处罚书显示,郑瀚在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任职期间,于2022年2月7日至2024年2月1日使用"李某叶"长 城国瑞证券账户买卖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总成交金额高达576.67万元。然而,长达两年的违规操作 并未带来收益,其交易累计亏损达48,555.17元。 《证券法》第四十条的明确规定,证券从业人员在任职期间或法定期限内,严格禁止直接或以化名、借 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或其他具有股权性质的证券。郑瀚在任职期间长期借用他人证券账户进行股票 及可转债交易,最终不仅亏损4.8万余元,更被处以4万元罚款,甚至影响个人声誉和公司声誉,为违规 行为付出了沉重代价。 | 赏 引 号 | bm56000001/2025-00008854 | 分 类 | 行刻处罚关于对执法 | | --- | --- | --- | --- |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日期 | 2025年07月23日 | | 名 | 中国正学监督管理员会副门总副局行政处罚央记书 [2025] 4号 ...
构建一体化科创金融服务 锻造东吴证券黄金赛道
证券时报· 2025-07-25 06:19
公司战略与定位 -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资本市场是连接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关键枢纽,公司通过"投资—投行—研究"服务模式变革、"股债"联动等产品创新和AI赋能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1] - 公司摒弃传统单点式金融服务模式,构建集投资银行、行业研究、股权投资、并购重组在内的一体化综合性科创金融服务生态,为科技企业提供从种子期到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护航 [2] - 公司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发展,聚焦苏州着力打造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创新集群,组建"百人团"和战略客户服务小组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化金融解决方案 [2] 投研与市场服务 - 公司研究所持续加强对新兴产业覆盖与研究,在创新药、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形成市场影响力,通过"金鸡湖经济论坛"等高端产业活动提升科创企业市场可见度与价值认同感 [2] - 公司发挥区域协同优势,与苏州各县市(区)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常熟、太仓等地落地科创基金培育拟上市科创企业,参与设立苏州市并购母基金推动四大产业创新集群发展 [3] 金融产品创新 - 公司作为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先行者,2025年5月成功发行12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自2016年以来累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含创新创业债)超过200亿元 [4] - 2024年成功发行全国首单民营创投企业科技创新债券"24金雨K1",通过路演和实地调研打消投资人疑虑 [4] - 创新设计"债券+IPO上市"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旭杰科技、龙腾光电等企业发行创新创业可转债和创新创业债并保荐其登陆北交所、科创板,2022-2024年北交所上市项目数量连续三年位居行业前三 [5] 并购重组与产业整合 - 2024年操刀华亚智能并购案(深交所主板当年度首单过会并购重组项目)和佳合科技并购案(北交所历史上首单境外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体现公司在产业整合、价值重塑方面的综合能力 [6] 数字化转型与科技赋能 - 公司实施"业务引领、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战略,2023年11月发布行业首个全面自主创新核心交易系统,采用国产软硬件技术栈保障业务稳定高效 [7] - 2024年4月自研大模型"东吴秀财GPT"完成算法备案,成为国内证券行业首个自研并通过备案的大模型,通过投行智能报告处理海量信息、生成研究摘要提升投研效率 [7] - 私财AI投顾"东吴之声"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个性化资产配置建议,提升金融服务智能化、普惠性和专业性 [7]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继续扎根苏州科创热土,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化"投行+研究+投资"一体化服务模式,以智能、高效、精准的综合金融服务与科技创新企业共同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