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erse CFIUS制度
搜索文档
创投铁幕之后,再筑新墙
36氪· 2025-10-31 01:21
政策核心内容 - 特朗普签署《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核心主题为美国投资者应投资美国的未来,而非其他国家[1] - 政策旨在限制美国对华投资,并加严中国赴美投资的安全审查,将中国列为"外国对手"[1] - 中方回应称该政策严重打击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信心,破坏美国营商环境,并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1] 受限行业与投资类型 - 限制范围从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三个敏感行业大幅扩张至生物技术、高超音速技术、航空航天、先进制造、定向能源及其他受中国"军民融合"战略影响的领域[1][3] - "先进制造"代表的范围很大,基本囊括中国目前已具优势或寻求突破的所有"硬科技"领域[3] - 受限投资类型包括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绿地投资、企业扩张及公开证券交易[1][15] - 限制资金来源包括养老基金、大学捐赠基金和其他有限合伙投资者,此前Reverse CFIUS对于LP投资的豁免可能收缩[1][3] 对中概股的影响 - 上市过程中的中概股可能面临更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导致上市时间更久、审核更长、不确定性更大[10] - 若PCAOB再次认为无法检查中概股审计底稿,上市后可能面临强制退市风险[10][13] - 政策明确将重点关注可变利益实体结构,中概股需对VIE架构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10][14] - 政策要求审查所有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的可审计性、公司监管及是否存在刑事或民事欺诈行为[14] 对并购交易的影响 - 美国资方并购中国敏感行业企业会落入Reverse CFIUS制度范围,但收购100%股权本身有豁免[9] - 中国资方并购美国受限行业企业难度将上升,对行为性承诺措施接受可能性下降[9] - 中国也可能加强对美国企业收购中国受限企业交易的审查[9] 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 政策可能限制美国人投资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敏感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15] - 美元资本将大概率不会参与中概股的基石投资,寒蝉效应可能导致其主动选择不再投资A股或港股市场[15] - 对于不负有控制权、数据访问权的纯被动投资,政策仍表示欢迎态度[8] 历史背景与政策逻辑 - 政策变化的大背景是美国近年来对中国持续性扼制,试图阻碍中国尖端技术、战略行业发展[4] - 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对华遏制措施,如加收关税、启动301调查、增强CFIUS审查等,在本次政策中得到体现[4] - "美国优先"具体表现为:美国人的钱投资于美国、吸引盟友投资美国尖端技术、不允许美国资本发展"对手"国家技术[6] 潜在长期影响 - 政策提及审查是否暂停或终止1984年中美税收协定,若暂停或取消将显著增加两国经济往来的税收成本[2][17] - 暂停税收协定将对两国之间的资本、人力、贸易和技术交流带来沉重打击[17] - 政策暂时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带来的信号意义已足以对创投市场未来产生巨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