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优先投资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关系有变?特朗普签了,1周内生效,真正赢家是中美友谊,连美国对中国的称呼都变了
搜狐财经· 2025-08-06 06:15
中美关系政策变化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撤销12项针对中国的措施并称中国为"伟大的国家" [1][3]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数十个国家设定关税数值但对巴西实际不加征10%基准关税 [3] - 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存在分歧和纠结态度发生微妙转变 [1][3] 中美经济合作基础 - 中国在新能源 5G通信 高铁等高科技领域占据产业链关键地位 [3] - 苹果公司依赖中国市场大量用户和供应链体系 [3] - 中美经贸领域有广泛合作基础但2025年2月4日双方互相对部分商品加征关税 [4] 产业与投资影响 - 特朗普2025年2月21日签署《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限制中国对美投资 [6] - 中美贸易摩擦曾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影响其他国家经济增长 [6] - 两国合作与对抗左右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调整 [6] 科技与教育交流 - 中美教育合作深化大量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美国学生来华交流 [7] - 两国在电影 音乐 文学等文化产业交流频繁增进民间了解 [7][9] - 旅游和体育赛事等活动促进民间交往拉近两国人民距离 [9]
“特朗普关税”冲击全球投资格局,关税筹码能否换来投资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8-05 16:08
全球贸易冲突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 全球贸易冲突导致OECD成员国实际投资可能减少1.4个百分点 若当前不确定性持续存在 [1] -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每增加一个标准差 商业投资增长率在一年后下降一个百分点 [1] - OECD成员国平均投资比金融危机前趋势低20% 较疫情前趋势低6.7% [1] 美国贸易协议中的投资承诺 - 美日协议要求日本向美投资5500亿美元 [1] - 美欧协议要求欧盟增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 [1] - 美韩协议设定3500亿美元投资目标 [1] 投资承诺的执行争议 - 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强调5500亿美元投资包含混合型投资 贷款和贷款担保 [5] - 韩国总统室政策室长驳斥美方利润分配方案 称将利润再投资于美国 [5] - 欧盟委员会缺乏代表成员国作出投资承诺的最终权利 [5] 企业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应 - 通用汽车计划投资40亿美元扩大美国本土产能 [4] - 梅赛德斯-奔驰和本田宣布本土化生产计划 [4] - 苹果 英伟达 IBM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后承诺增加对美投资 [4] 投资承诺的有效性质疑 - 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称特朗普利用关税政策全球勒索 [4] - BCA Research认为6000亿美元承诺缺乏明确时间框架 是空洞承诺 [6] - 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认为特朗普贸易伙伴可能利用其心理特点达成空洞协议 [6] 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的效果 - 加征关税推高美国国内生产成本 损害国际市场竞争力 [7] - 对钢铝加征关税抬高下游机械 汽车企业成本导致市场萎缩 [7] - 对汽车零部件加税冲击福特和通用汽车的美国工厂 [7] CFIUS审查机制的变化 - 美国财政部推出快速通道试点计划 简化CFIUS审查程序 [8] - CFIUS审查周期通常为45天 可能延长45天进行进一步评估 [8] - 低风险投资审查流程可能优化至30天并简化申报材料 [8] CFIUS管辖范围的扩大 - CFIUS对美国国家安全的解读范围不断扩大 [9] - 美国优先投资政策指示扩大CFIUS对绿地投资的管辖范围 [10] - 涉及敏感技术如人工智能的投资将受到更严格审查 [10] 全球投资者的应对策略 - 许多投资者可能推迟对美新投资直至形势趋稳或新政府上台 [9] - 投资者将面临美国经济的重大调整 [9] - CFIUS可能被用来推动更广泛的贸易目标 对投资造成附带损害 [9]
美国通信委员会主席宣布拟议中的新规则,防范中国等外国对手,同时加快海缆建设投资
制裁名单· 2025-07-18 17:11
海底电缆建设投资新规 -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拟议新规则以加快海底电缆建设投资 同时防范中国等外国对手威胁 新规符合特朗普《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1] - 拟议措施包括对外国对手实行推定式拒批 限制其容量租赁协议 禁止使用"涵盖清单"实体设备 设立网络安全要求 并精简审批程序 [1] - FCC将在8月7日公开会议上审议《报告与命令》和《有关拟议规则制定的进一步通知》[1] 海底电缆安全保护措施 - FCC提议鼓励使用美国海底电缆维修船 在海外推广可信赖技术 并征求公众意见 [2] - 符合高级安全标准的申请可免除电信团队审核 该团队是根据2020年特朗普行政令成立的跨部门安全审查机构 [2]
李迅雷专栏 | 这轮中美关税战可能只是中美之争的起始点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5-14 19:23
中美贸易谈判背景 - 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温和方式开启 双方经过13轮谈判后于2019年12月签署第一阶段协议 中方承诺两年内增购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 美方承诺分阶段取消部分关税 [2] - 2025年特朗普再次当选后对华关税政策激进 三个月内累计加征54%关税 包括2月10%、3月追加10%、4月34% 且未事先沟通 [2][3] - 当前美方关税税率达145% 中方反制税率为125% 差额20%源于美方2-3月单边加征后中方未立即反制 [6] 谈判核心分歧 - 美方政策打压呈全方位态势 除关税外还包括《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 限制双向投资并加大中概股监管压力与退市风险 [6][7] - 美国301调查针对中国海运及造船业 计划2025年起征收港口费 2028年实施LNG运输船比例限制 中国造船业2024年全球订单占比超60% 政策将显著增加航运成本 [7][8] - 中方要求谈判前提是美方取消所有单边关税 但5月初表态对接触持开放态度 强调接触不等于正式谈判 [3][6] 美方政策制定者分析 - 特朗普内阁对华强硬派主导政策 包括首席贸易顾问纳瓦罗(提出争议性关税计算公式)、国务卿卢比奥(干涉台海)、经济顾问米兰(主张对华60%关税)、财长贝森特(从意识形态角度解读贸易赤字) [11][12] - 政策组合包括提升平均关税至20-50%、美元贬值、强制置换美债为100年期零息债 意图重塑全球供应链 [12][13] 经济影响评估 - 中国商品在美国CPI权重仅3% 高关税对美国通胀直接影响有限 美债规模达36万亿美元 年利息支出超1万亿 借新还旧压力巨大 [16][17] - 中国持有美债超8000亿美元 具备做空能力但需权衡贸易战升级至金融战的风险 [17] - 美元霸权短期难撼动 美债信用仍稳固 美国短期内无危机压力 降低主动求和可能性 [18] 中长期战略应对 - 中国已为"脱钩"风险准备7年 在芯片等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 系统性布局粮食、能源、科技、金融安全 [19] - 需加速经济转型 重点投入稳就业与促消费 中美博弈将长期持续 谈判结果对全局影响有限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