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GE框架

搜索文档
AI教父Hinton对话上海AI Lab周伯文:多模态聊天机器人已经具有意识,让AI聪明和让AI善良是两件事
量子位· 2025-07-26 23:56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教父Geoffrey Hinton首次访华并在上海参与高规格AI学术对话 认为当前多模态聊天机器人已具备意识[1][2][9]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全球领先科学多模态大模型Intern-S1 多模态综合能力超越Grok4等前沿闭源模型[3] - Hinton提出AI发展需区分"聪明"与"善良"的训练路径 各国可共享AI伦理技术但保留核心算法[14][15] - AI将显著推动科学进步 蛋白质折叠和气象预测已展现突破性应用前景[16] - 原创性研究应聚焦"多数人可能错误"的领域 坚持独立见解直至验证错误或实现突破[18] 人物背景 - Geoffrey Hinton:深度学习之父 发明反向传播算法 获图灵奖和诺贝尔物理学奖 家族与中国有深厚渊源[4][5][6] - 周伯文: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 提出Transformer自注意力机制理论基础 两篇生成式AI论文被引5000余次[6][7] 技术观点 - 意识本质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非实体存在 人类对"主观经验"等概念存在普遍认知偏差[9][12] - 三维空间中物体方向概率分布存在114倍数量级差异 水平杆状物与垂直平面更具普遍性[10][11] - 智能体通过自身经验学习将超越人类数据训练效果 需警惕主观经验学习带来的未知风险[13] 行业动态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提出"SAGE"技术框架 实现基础模型层-融合层-评估层的闭环反哺[3] - 科学多模态大模型Intern-S1具备多学科交叉、深思考能力 在多模态领域建立技术优势[3] - AI在蛋白质结构预测和台风路径预报等科学领域已展现超越传统方法的性能突破[16] 研究建议 - 年轻研究者应专注挑战共识性认知 即使被权威否定也需坚持至自我验证阶段[18] - AI伦理训练需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类似物理定律需随智能层级变化而迭代更新[15][16] - 科学发现与AI技术存在双向驱动关系 交叉领域将产生突破性创新机遇[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