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DT)
icon
搜索文档
内在动机者:为什么生活总是偷偷奖励这类人?
36氪· 2025-07-21 11:21
自我决定论核心观点 - 自我决定论(SDT)研究动机如何促发行为并改变人生 动机形成"思考→行为→结果→思考"的循环[1] - 人类行为不仅由外部奖励驱动 即使无奖励也会因好奇心探索世界 儿童表现尤为明显[2] - 内在动机与挑战/好奇/内在满足相关 外在动机追求工具价值 社会角色发展会削弱内在动机[6] - 动机具有动态性 会随环境改变发生非逐级变化 可能进步也可能倒退[7] 理论发展历程 - 1943年斯金纳提出行为由生理需求决定 外部奖励能强化行为[2] -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认为动机由7级需求构成 呈梯级制约关系[2] - 1971年Deci和Ryan提出自我决定论 包含四大分支理论[2] 三大心理需求 - 自主需求:行为自发且完全出于自主选择[4] - 胜任需求:相信自己能胜任某活动的信念[4] - 归属需求:与他人产生关联 获得理解支持的需求[4] - 满足能力/自主/归属需求的环境能增强内在动机[5] 动机保护机制 - 外部奖励分有形/无形两类 均可能削弱内在动机[8] - 可预期奖励削弱内在动机 不可预测奖励提高外在动机[8] - 信息型反馈(如"干得漂亮")增强动机 控制型反馈(如"请保持")削弱动机[8] - 最小行动法则:保证完成小目标获得内部奖励[9] - 志同道合群体提供认同感 格格不入环境削弱动机[9] 内在动机特征 - 内在动机者创造力/毅力/幸福感优于外在动机者[10] - 内在动机脆弱 声望/金钱等外部因素易改变其平衡[10] - 需要持续探索并保护内在动机 成为自我决定的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