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icon
搜索文档
范乐宇:三方面引领广东银行业、保险业为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22:47
科技金融监管政策方向 - 全面加强科技支行建设并给予灵活包容监管政策 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产品提供政策空间 [1] - 科技金融专营体制建设水平与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需求不匹配 专业化特色化精准化服务仍显不足 [1] - 通过监管赋能和政策赋利推动科技支行做优做强做专 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配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1] 科技支行建设重点 - 围绕产品特色化 制度差异化 管理体系化 服务多元化四方面加强科技支行建设 [1] - 推动科技支行深度嵌入地方科创生态 加强与科研院所科创平台产业园区合作 [2] - 建立专属评价体系 专门公共制度 专项考核激励机制 专业复合型人才队伍 [2] 金融服务体系构建 - 构建匹配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和科创活动全过程的金融市场功能互补格局 [2] - 大型机构需提供股贷债保联动接力金融服务 地方法人机构发挥小而灵机制优势 [2] - 保险公司通过共保体再保险等方式分散风险增强保障 发挥科技创新减震器作用 [2] 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 - 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科技金融从引资转向引智 赋能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和效率提升 [1] - 需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配的科技金融服务新范式 其中体系化建设是重中之重 [1] 政策实施路径 - 做好存量政策迭代升级和增量政策创新供给 落实财政货币产业金融政策有效衔接 [1] - 在政策协同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等方面形成良性循环 [1]
科创板六周年“再出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2:22
科创板六周年发展概况 -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上市公司达589家,总市值近7万亿元,IPO募集资金9257亿元,再融资募集资金1867亿元,合计超1.1万亿元 [2][5][22] - 科创板定位"硬科技",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占比超八成 [5][7][22] - 科创板公司成长性良好,2019-2024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9%和9% [5] 制度创新与改革 - 推出"科创板八条"和"1+6"政策措施,设立"科创成长层",深化发行、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制度创新 [3][16][18] - 制度包容性增强,支持54家未盈利企业、20家第五套标准企业上市,其中22家未盈利企业已实现盈利"摘U" [6][26] - 注册制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为创业板、主板改革提供借鉴 [17][18] 重点产业链集聚效应 - 集成电路产业链形成完整生态,约120家上市公司覆盖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包括中芯国际、中微公司等龙头 [8][9] - 生物医药领域,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推出45款获批药品/疫苗,占同期国产创新药总数的12% [6][26] - 新能源、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 [9]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1680亿元,是板块净利润的3倍,研发强度中位数12.6%领跑A股 [10][11][29] - 累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平均每家公司216项,380家公司的850余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11][33] - 35家公司在细分领域全球第一,124家全国第一,138家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11][33] 市场生态与投资者回报 - 形成"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风气,90%公司在上市前获创投机构投资 [14] - 科创50指数跟踪产品规模超1800亿元,成为"硬科技"投资旗舰指数 [14] - 2024年超6成公司现金分红388亿元,470家次公司推出回购/增持方案 [15] 企业案例与行业影响 - 中芯国际科创板IPO募资532亿元,带动半导体产业链协同发展 [9] - 拓荆科技上市后快速盈利,研发能力持续增强 [8] - 恒玄科技上市5年业绩创新高,入选科创50指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