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outhbound Flows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股票策略:2025 年第二季度公募基金、南向资金与 “国家队” 动向概览-China Equity Strategy Overview of MF, southbound flow & national teammovements in Q225
2025-07-25 15:1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涉及中国股票市场多个行业,包括银行、电信、非银行金融、食品饮料、汽车、电气设备、国防、消费、医疗保健、房地产等;公司方面提及中央汇金 [2][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共同基金(MF)持仓变化 - **增持板块**:Q225 持仓增加前三的行业为银行、电信和非银行金融,分别上升 1.6ppt、1.6ppt、0.8ppt,部分原因是相关板块上涨以及 4 月避险情绪导致资金流向防御性板块;国防板块因 Q225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上升受 MF 青睐,持仓增幅排名第 4;STAR 板持仓进一步上升 0.4ppt 至创纪录的 14.8% [2] - **减持板块**:消费相关板块持仓削减最多,Q225 食品饮料和汽车持仓分别下降 2.1ppt、0.9ppt [2] MF 发行情况 - Q225 新 MF 发行仍不活跃,尽管 CSI 部分股票基金指数在 Q225 表现优于 CSI 300 指数,但由于 2022 - 2024 年表现不佳,主动管理型 MF 新发行近期未大幅反弹;Q225 主动管理型股票和混合 MF 发行总量达 599 亿单位,同比增长 128%,但较 2020 - 2021 年峰值(平均)下滑 73%;Q3 至今,主动管理型 MF 持续跑赢 CSI 300 指数;若高 MF 持仓的多个板块上涨,主动管理型 MF 新发行可能增加,为相关板块带来增量资金并形成正反馈循环 [3] MF 南向资金流向 - Q225 南向资金净流入达 273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5%;金融板块流入最多,可能是保险公司买入高股息股票;其次是可选消费和医疗保健,分别吸引净流入 814 亿元、546 亿元;Q225 MF 在港股的持仓进一步上升 1.5ppt 至 18.8%,较 Q424 上升 6.6ppt;鉴于美元持续疲软和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A/H 溢价可能维持在中期低位 [4] “国家队”行动 - 2025 年 4 月 7 日收盘前,中央汇金宣布增持 ETF 并将继续买入;4 月 8 日开盘前,宣布作为资本市场国家队并充当准稳定基金;自 4 月 7 日起,各类 A 股 ETF 交易量增加;根据 Q225 所有 A 股 ETF 信息披露,估计中央汇金 Q225 在 A 股 ETF 上的增持可能超过 2000 亿元人民币,其中 65% 流向 CSI 300 指数 ETF;“国家队”有能力在极端情况下进一步增持以稳定市场 [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估值方法与风险**:对中国香港和内地股市各行业股票采用多种估值方法,包括 DCF 模型、戈登增长模型分析和相对估值分析;认为中国股票面临房地产市场硬着陆、货币贬值导致资本外流和结构改革进展缓慢等风险,政府政策若不能充分应对这些风险可能冲击市场,如过度刺激政策可能对经济转型和政府及国有企业债务产生风险 [61][62] - **评级相关**:介绍了 UBS 全球股票评级定义,包括 12 个月评级(买入、中性、卖出)和短期评级(买入、卖出)的定义及覆盖公司比例、投资银行服务比例;定义了预测股票回报(FSR)和市场回报假设(MRA);提及英国和欧洲投资基金评级定义及核心波段例外情况 [66][70][71] - **合规与披露**:详细说明了 UBS 在全球不同地区的研究报告分发情况、相关合规要求、分析师认证、免责声明等内容,包括不同地区的监管规定、对投资者的要求、信息使用限制等 [63][72][100]
高盛:新兴市场每周资金流向监测:外国资金强劲流入,台湾地区领涨;4 月对冲基金在亚洲全面抛售;3 - 4 月欧洲投资者抛售美国股票;上调南下资金预测
高盛· 2025-05-08 09: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兴市场亚洲(除中国)市场本周外国机构投资者(FII)强劲买入28亿美元,由中国台湾地区引领,印度、韩国和东盟也有适度买入;非亚洲新兴市场有2亿美元流入,由巴西引领 [1] - 南向资金本周买入平淡,年初至今已达780亿美元,将2025年南向资金流入预测从750亿美元上调至1100亿美元 [6][7] - 4月韩国引领区域外国抛售,印度国内机构资金强劲;对冲基金4月在亚洲各地区净卖出股票,中国出现大量净卖出;过去两个月外国投资者估计卖出约600亿美元美国股票,欧洲投资者是主要卖家,亚洲投资者可能在逢低买入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外国机构投资者(FII)资金流向/持仓情况 - 新兴市场亚洲(除中国)市场本周FII买入28亿美元,中国台湾地区流入17亿美元,印度、韩国和东盟也有适度买入;非亚洲新兴市场有2亿美元流入,巴西流入1亿美元 [1] - 4月韩国引领区域外国抛售,印度国内机构资金强劲;拉丁美洲和中东欧、中东和非洲(CEEMEA)地区4月有适度FII卖出 [7][8] - 年初至今,新兴市场亚洲(除中国)市场FII流出490亿美元,非亚洲新兴市场FII流出30亿美元,其中南非流出50亿美元 [44][46][49] 港股通/中国互联互通、国内散户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本周买入2亿美元,年初至今达780亿美元;中国台湾地区本周散户卖出4亿美元,韩国散户买入2亿美元,亚洲市场年初至今散户流入300亿美元 [6] - 全球股票共同基金本周流入80亿美元(上周流入90亿美元);发达市场中,美国基金流出89亿美元,日本基金流入44亿美元,欧洲基金流入34亿美元;新兴市场全球基金(GEM)流入13亿美元,亚洲除日本基金(AEJ)流出29亿美元 [6] 全球股票共同基金资金流向 - 全球股票共同基金本周流入80亿美元,4周移动平均为190亿美元 [87][88] - 发达市场中,美国基金流出89亿美元,日本基金流入44亿美元,欧洲基金流入34亿美元;新兴市场亚洲(除中国)基金自2019年以来流入210亿美元,GEM基金本周流入13亿美元,AEJ基金流出29亿美元 [91][93] 重点:基金表现、美国资金流向、南向资金预测 - 350只最大的新兴市场和亚洲共同基金从近期低谷反弹,年初至今平均回报率为1 - 4%,新兴市场基金表现优于亚洲基金3个百分点 [7][8] - 4月对冲基金在亚洲各地区净卖出股票,中国出现大量净卖出,主要是离岸股票(美国存托凭证 + H股),总配置和净配置均下降 [7][14] - 过去两个月外国投资者估计卖出约600亿美元美国股票,欧洲投资者是主要卖家,亚洲投资者可能在逢低买入 [7][25][30] - 南向资金年初至今已达780亿美元,是历史上一年中最强劲的开局,将2025年南向资金流入预测从750亿美元上调至1100亿美元 [7][34][35] 区域资金流向总结 - 新兴市场亚洲(除中国)自2024年7月以来流出920亿美元,本周FII买入28亿美元,由中国台湾地区引领 [43][44] - 亚洲内部,南向资金年初至今外国买入最多,达780亿美元 [44] - 非亚洲新兴市场本周买入2亿美元,由巴西引领;年初至今FII流出30亿美元,由南非引领 [49] 国内机构投资者(DII)资金流向 - 亚洲市场本周DII流入4亿美元,由印度引领,流入7亿美元;非亚洲新兴市场本周DII流出1.98亿美元,由巴西引领,流出1.09亿美元 [53] - 年初至今,印度DII买入最多,达250亿美元 [59] 港股通: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自2014年底推出以来累计净买入情况,2025年年初至今达780亿美元 [62][63] - 本周南向资金净买入的前十大股票包括美团点评、科伦药业等;净卖出的前十大股票包括腾讯、阿里巴巴集团等 [67][71] - 南向资金持仓价值最高的前十只股票包括腾讯、中国移动等;持仓占流通股比例最高的前十只股票包括数字中国、易搜科技等 [73] 港股通:北向资金流向 - 过去52周北向资金周总成交额平均为1020亿美元 [80][81] - 本周北向资金总成交额前十的股票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等 [82] - 过去1年、1个月和1周出现在北向资金成交额前十次数最多的股票分别有不同 [84] 全球、区域和中国离岸/香港基金资金流向 - 全球股票共同基金本周流入80亿美元,发达市场中美国基金流出89亿美元,日本基金流入44亿美元,欧洲基金流入34亿美元 [87][91] - 新兴市场亚洲(除中国)基金自2019年以来流入210亿美元,GEM基金本周流入13亿美元,AEJ基金流出29亿美元;中国专注型基金本周流出34亿美元 [93][99] 散户投资者资金流向 - 中国台湾地区本周散户卖出4亿美元,韩国散户买入2亿美元,亚洲市场年初至今散户流入300亿美元 [112] - 区域零售情绪指标(GSSRARTL)略有上升,零售情绪高于历史平均水平,零售“最爱”股票组合自2019年以来表现优于MSCI亚太除日本指数 [114][116] 区域股票风险指标(ERBs) - 展示了GS亚太除日本、中国H股、印度等地区的股票风险指标及相关指数走势 [121][123][124] - 各地区股票风险指标的一年范围及当前水平 [126]
高盛:中国思考-搭上加速南下的列车
高盛· 2025-04-28 12: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南向资金年初表现强劲成H股关键资金来源 虽有美关税和ADR退市风险担忧 但投资者年初至今净买入780亿美元 达2024年全年流入量75% [1] - 上调2025年南向资金流入预测至1100亿美元 考虑到资本支持转移加速、H股吸引力提升、可投资范围扩大和人民币贬值对冲需求等因素 [4] - 刷新南向优选投资组合 筛选出50家具有稀缺价值、估值折扣等特征公司 预计资金强劲时表现优异 还筛选出33家符合香港双重主要上市条件ADR 纳入后南向买入或支撑表现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南向资金现状 - 南向资金年初至今净买入780亿美元 为4月前最高 仅次于2024年和2020年全年流入量 H股(HSCEI)年初至今上涨10% [9] - 南向投资者持股占符合南向交易条件股票上市市值比例从一年前10%升至13% 交易额贡献从2024年平均17%升至年初至今21% 港股表现与南向资金相关性增强 [2][11] - 按行业看 南向资金在互联网和金融行业持股较高 按个股看 阿里巴巴、腾讯和中国移动年初至今南向买入最多 [12] 南向资金流入驱动因素 - 国内投资者在腾讯被美列入清单调整后抄底 买入80亿美元 [10] - DeepSeek模型推出后 人工智能乐观情绪带动对AI科技股强劲需求 除腾讯外AI科技股买入210亿美元 [10] - 经济不确定性高和国内利率下降 高股息率股票受青睐 买入220亿美元 [10] 投资者类型 - 境内零售(账户余额超50万人民币)和机构投资者均可通过南向交易买卖符合条件港股和ETF 据估算机构投资者至少占南向持股一半 可能是年初至今资金主要贡献者 [3] - 假设国内共同基金将约20%资产配置于港股 可能持有约2150亿美元港股 占南向总持股约35% [25][27] - 假设国内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与共同基金有相同境内外配置比例 可能持有约700亿美元港股 占南向总持股约10% [38] - 国内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约有6.5万亿人民币资产 假设20%股权投资在港股 估计持有约200亿美元港股 占南向持股3% [38] 预测调整 - 原预测2025年南向资金净流入750亿美元 现上调至1100亿美元 预计剩余时间净买入320亿美元 到年底南向资金在符合条件股票中持股比例将从13%升至15% [39][40][41] - 预计剩余时间南向资金流入可支持MSCI中国指数再上涨7% 维持2025年北向资金净买入150亿美元预测 [42] 影响预测因素 - 国内零售投资者参与度提高和南向投资者股息税豁免可能增加南向购买力 [43] - 中美紧张局势升级可能导致投资者短期转向A股市场 抑制南向买入 [44] 投资建议 - 刷新南向优选投资组合 包含50只股票 具有稀缺价值、估值折扣等特征 组合南向持股占自由流通市值22% 年初至今南向资金占比59% 2025年预期市盈率11.8倍 2024 - 2026年预期每股收益复合年增长率10% [49] - 筛选出符合香港双重主要上市条件的港股二次上市公司和美国上市ADR 投资者可关注其被纳入南向交易可能性 纳入后南向买入可能推动股价表现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