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ariff shock
icon
搜索文档
摩根士丹利-关键预测研究
摩根· 2025-05-25 2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广泛征收关税对全球贸易秩序造成结构性冲击,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4年四季度同比的3.5%放缓至2025年的2.5%,美国实际GDP增速从2024年四季度同比的2.5%降至2025年和2026年的1.0%,贸易冲击风险不对称,关税升级可能导致美国乃至全球衰退 [2] - 建议投资者超配美国股票、美国国债和美国投资级公司信贷,关注质量,但不看好美元,预计其将随美国经济增长和收益率差异缩小而大幅贬值 [3] - 不同地区股市投资建议不同,美国偏好优质周期股、大盘股和防御股;日本青睐国内通缩和企业改革受益股;欧洲建议减持周期性股票与防御性股票的近期涨幅,重新配置到相对有韧性的板块;新兴市场超配金融股和盈利领先股 [5] - 大宗商品方面,石油供应增加可能压低价格,天然气欧洲价格因夏季储气任务有上涨空间,金属市场需警惕波动,黄金是首选 [17][18][19] - 信贷市场方面,市场平静和中美贸易利好消息使投资者乐观,各地区利差预测收窄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经济展望 -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关税冲击抑制全球需求,美国还受移民限制拖累,欧元区出口和投资受关税影响,财政刺激不足以抵消拖累,中国关税需求冲击仅部分被政策刺激抵消,日本名义GDP通缩虽持续但全球经济放缓影响出口和投资 [2][7] - 预计2025年全球GDP增速为2.5%,2026年为2.8%;美国2025年和2026年均为1.0%;欧元区2025年为0.8%,2026年为1.0%;日本2025年为0.3%,2026年为0.6%;新兴市场2025年为3.8%,2026年为4.2% [12] 股市展望 - 美国股市已重新定价,但关税影响不确定性仍存,偏好优质周期股、大盘股和防御股;日本继续看好国内通缩和企业改革受益股,以及与国防和经济安全相关支出的公司,对周期性出口商保持谨慎;欧洲建议减持周期性股票与防御性股票的近期涨幅,重新配置到相对有韧性的板块,如国防、银行、软件、电信和多元化金融等;新兴市场超配金融股和盈利领先股,偏好国内业务而非出口商和半导体/硬件企业 [5] - 给出了S&P 500、MSCI Europe、Topix和MSCI EM等指数的2025年和2026年预期每股收益同比变化,如S&P 500 2025年为+7%,2026年为+9% [6] 经济指标 - 列出了即将公布的经济指标预测,如22 - May EA欧元区5月制造业/服务业/综合PMI初值预测为48.5/50.1/50.2,22 - May UK英国5月制造业/服务业/综合PMI初值预测为47.0/50.1/49.5等 [14] 外汇与利率展望 - 预计美国国债收益率在2025年四季度前保持区间波动,2026年美联储降息175个基点,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到2025年底达到4.00%;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分别降息75个基点和100个基点,10年期德国国债和英国国债收益率年底分别为2.40%和4.35% [15] - 美元指数DXY承压,到2026年年中下跌9%至91,欧元和日元等全球避险资产表现将优于其他货币 [15] 大宗商品展望 - 石油方面,OPEC配额上调可能导致供应增加,压低价格,下调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5 - 10美元/桶 [17] - 天然气方面,欧洲夏季储气任务艰巨,需进口更多LNG,预计TTF价格将升至40欧元/兆瓦时 [18] - 金属方面,黄金受央行需求和ETF资金流入支撑,是首选;工业金属目前表现尚可,但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有下行风险,衰退情况下金属需求可能下降1 - 3%,价格可能下跌10 - 25% [19] 央行政策展望 - 预计美联储因通胀高于目标且关税可能推高通胀,将推迟到2026年降息;欧元区和英国经济增长疲软、通胀下降,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将继续降息;日本央行今年和2026年底前维持利率不变 [21] 信贷市场展望 - 市场平静和中美贸易利好消息使投资者乐观,各地区利差预测收窄,给出了美国投资级、高收益、杠杆贷款,欧元区投资级、高收益,亚洲投资级等不同类型信贷的利差预测 [24][25]
摩根大通:贸易战有所缓和但影响仍大
摩根· 2025-05-25 2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关税回滚降低衰退风险,但13.4%的美国关税税率仍有显著拖累 [12] - 国家层面的直接影响使全球GDP下降0.5个百分点,为解放日冲击的一半 [12] - 关税冲击对自下而上增长预测的风险仍偏向下行,特别是在新兴亚洲市场 [12] - 特定行业和国家关税上调可能使美国重回衰退边缘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贸易战缓和但仍具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华立场转变,贸易战可能缓和,美国有效关税降至39%,中国对美进口关税降至28%,美国有效关税税率降至13.4%,衰退概率从60%降至40% [2] - 虽不再预测衰退且上调全球多数地区增长预测,但经济仍显著放缓,风险偏向下行,贸易战未结束且可能升级 [5] 关税情况更新 - 中美关税降低后,更新关税估计及对各经济体GDP的直接影响,中美英关税降低,关税对这些国家的直接增长拖累减小,英国协议暗示可能有行业豁免,但多数国家仍有10%的基本关税 [8] - 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平均关税略低于10%,三分之二经济体的有效关税目前低于10%,不同国家面临的有效关税差异较大 [11] 关税风险 - 关税风险偏向上行,可能因新增行业关税或部分国家恢复更高的解放日关税而上升,有三个地区谈判领域值得关注 [14] - 美国政府可能提高对战略重要行业的关税,待决的232调查显示这些行业关税可能增加,若对这些产品征收10%或25%关税,美国有效关税将上升,衰退风险将再次增加 [16] - 中国关税降低后,美国可能打击通过其他亚洲国家转运货物的行为,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风险最大 [18] - 与欧盟、加拿大和日本的贸易协议最具争议,欧盟提出多种提议,但美国可能坚持最低10%的关税,欧盟可能报复,增加地区贸易冲突风险 [18] GDP影响 - 关税降低使全球增长的直接拖累减少至0.5个百分点,为中美休战前估计的一半,若对目前豁免行业征收25%关税,增长拖累将升至0.8个百分点 [22] - 中国直接增长冲击从2.5个百分点降至0.7个百分点,美国从1.2个百分点降至0.6个百分点,对美中GDP预测分别上调0.6和1.3个百分点,其他地区增长上调主要反映美中需求溢出,关税冲击的直接影响风险仍偏向下行 [26] - 除直接关税冲击外,还有情绪方面的拖累,难以建模,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约使美国GDP的直接关税冲击翻倍,虽近期关税降低和衰退风险减少提振了风险市场,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仍阻碍增长,低油价和美国财政刺激有助于控制下行风险 [29]
摩根士丹利:中国情绪追踪 -修正关税冲击开始显现影响
摩根· 2025-04-27 11: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Q GDP增长预计低于4.5%Y,因关税冲击,贸易下滑和家庭消费与房地产市场情绪疲软 [1][6] - 美国对中国125%的互惠关税造成显著贸易影响,4月中国新兴市场PMI出现自2020年2月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最大单月跌幅 [2] - 约30 - 40%中国对美出口产品关税弹性较低,白宫4月11日豁免占中国对美出口22%的关键消费电子产品的互惠关税 [4] - 1 - 2个月内关税可能降低,但达成全面协议仍具挑战,预计到6月底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加权关税降至60%,年底降至34% [5][8] - 维持2Q实际GDP增长低于4.5%Y的观点,预计北京2Q提前实施2万亿人民币的NPC刺激计划,下半年采取1 - 1.5万亿人民币的补充财政方案,但政策只能部分抵消影响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济增长 - 2Q GDP增长追踪显示低于4.5%Y,而1Q为5.4%Y,关税升级产生负面影响 [1][6] - 尽管假设关税将从过高水平逐步降低,但本季度影响最严重,出口需求减少将加剧国内产能过剩和通缩,对国内需求造成二次打击 [10] 贸易影响 - 美国对中国的高关税导致中国对美发货量暴跌,4月第一周中国到美国的海运集装箱预订量环比下降64%,未来几周从中国到美国南加州港口的货运船只数量将进一步暴跌 [2] - 中国集装箱吞吐量下降,到美国的货运价格暴跌,4月中国新兴市场PMI出现自2020年2月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最大单月跌幅 [2] 消费与房地产市场 - 4月8 - 11日的调查显示,美关税对家庭产生二次打击,家庭对就业和工资的担忧加剧,消费意愿下降,房地产市场情绪降温 [3] - 4月以来,在线家电和乘用车的同比销售放缓,二手房销售的放缓幅度超过季节性因素 [3] 关税情况 - 约30 - 40%中国对美出口产品关税弹性较低,原因是在美国进口中占主导份额以及中国高度复杂的制造业供应链 [4] - 白宫4月11日豁免占中国对美出口22%的关键消费电子产品的互惠关税 [4] - 1 - 2个月内关税可能降低,预计到6月底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加权关税降至60%,年底降至34%,但达成全面协议仍具挑战 [5][8] 政策措施 - 预计北京2Q提前实施2万亿人民币的NPC刺激计划,下半年采取1 - 1.5万亿人民币的补充财政方案 [10] - 截至目前,今年政府债券配额的36%已被使用,高于过去五年平均的20% [10] - 75%的2万亿人民币用于地方债务置换的再融资债券已发行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