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US/China geopolitical relationship
icon
搜索文档
2026 年中国股票策略展望 - 从跃升走向可持续-2026 China Equity Strategy Outlook Asia Pacific-From Leap to Sustain
2025-11-17 10:42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中国股票市场(A股和离岸市场)[1] * 公司:涵盖MSCI China、恒生指数、HSCEI、CSI300等主要中国股指成分股[3][7] 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6年市场展望:从飞跃到持续** * 2025年中国股市表现强劲 MSCI China和恒生指数年内涨幅均超过30% 但2026年将是稳定和可持续的一年 指数上行空间有限[1][2] * 2026年基准情景目标显示小幅上行空间 恒生指数目标27,500点 HSCEI目标9,700点 MSCI China目标90点 CSI300目标4,840点 较2025年11月12日水平分别有2% 2% 3% 和4%的上涨空间[3][20] * 牛市和熊市情景差异巨大 MSCI China的牛市目标为114点(+30%) 熊市目标为58点(-34%)[3][33] **盈利增长前景** * 对2026年盈利增长持相对保守看法 预计MSCI China盈利增长为6% 低于共识预期的15%[51][84] * 预计盈利增长重新加速将在2027年出现 增速达10% 届时中国将走出通缩[52][69] * 2025年第三季度MSCI China盈利结果略显令人失望 盈利惊喜的公司数量环比略有恶化[15][48] **估值水平** * MSCI China的12个月远期市盈率目前为13.1倍 比其5年平均水平11.5倍高出0.7个标准差 估值看起来合理且可持续[16][86] * 在经历了年内超过30%的估值重估后 进一步的估值上行空间有限 MSCI China相对于MSCI EM有6%的折价[86][87] * 进一步估值重估的催化剂包括:中国宏观走出通缩 美中关系进一步缓和 技术和创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88] **流动性和资金流向** * 预计2026年A股和离岸市场的资金流将保持净正面 南向资金和全球投资者重新配置将支持离岸市场流动性[4][126] * 2025年外国共同基金对中国股票转为净流入80亿美元 但仅占2023-2024年总流出量的约30% 仍有进一步上升空间[127][128] * 南向资金势头强劲 2025年迄今净流入已达1,600亿美元 日均净流入8亿美元 比2024年高出60%[139][141] **行业偏好和投资策略** * 采取杠铃策略 超配高质量互联网和科技龙头 低配受宏观拖累的行业 如房地产 必需消费品和能源[5][43] * 同时维持对派息股的选择性敞口 以获得稳定的现金回报[5][43] * 关键交易思路包括:中国/香港焦点名单和A股主题名单 港股通南向纳入受益股的战术交易 反内卷倡议受益股[5][44] **A股与离岸市场表现** * 预计2026年A股(CSI300)和离岸中国市场(恒生指数 MSCI China)将表现相当[41][110] * A股市场受国内资金情况影响更大 从债券和定期存款向股票的资产再配置才刚刚开始[4][42] * A股指数中受宏观拖累的行业(必需消费品 材料 房地产 能源)权重为24.4% 高于MSCI China的12.0% 因此盈利拖累更大更持久[107][115] 其他重要内容 **宏观经济背景** * 摩根士丹利中国经济团队预计2026年中国实际GDP增长将温和放缓至4.8% 2027年为4.6% 名义GDP在2026年保持 subdued 为4.1%[17][69] * 通缩环境预计至少持续到2026年 GDP平减指数将在2027年转正[17][76] * 财政刺激规模应保持温和 2026年扩大的财政赤字预计为GDP的0.5个百分点(约1.5万亿元人民币) 小于2025年的约1个百分点[91] **政策和地缘政治因素** * 美中地缘政治关系出现有意义改善 双方宣布为期一年的暂停加征关税有助于缓解市场担忧[47][105] * 政策组合可能仍以供应为中心 偏向基础设施和科技本地化 而非广泛的消费/社会福利 因为前者具有更高的近期乘数效应[69][91] **全球背景和相对偏好** * 在广泛的亚洲/新兴市场背景下 摩根士丹利亚洲/新兴市场股票策略团队略微偏好日本而非广泛新兴市场 因其持续再通胀 更合理的估值和市场友好的政策预期[30] * 该团队对印度 巴西 新加坡和阿联酋保持超配 对韩国持中性权重 对台湾持低配[30][31] **可能使观点更积极的因素** * 通缩趋势早于预期突破的更清晰路径 包括更快 规模大于预期的财政政策转向 住房市场销售和价格稳定的明确信号 社会福利改革更快推进 优先处理反内卷倡议[26][28][102][103] * 更持续的全球地缘政治局势 特别是美中关系 以及中国技术进步的进一步突破[2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