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let互连

搜索文档
Chiplet互连之争:UCIe何以胜出?
半导体芯闻· 2025-05-16 18:08
UCIe 2.0标准特性分析 - UCIe 2.0版本因包含大量新增特性被质疑过于重量级,但多数特性为可选实现,设计者可根据需求定制[1][2] - 标准定义了从汽车到高性能计算、AI等多领域适用方案,但IP提供商需应对支持所有特性的挑战[1] - 90%的当前应用采用封闭系统设计,仅10%用户为未来开放生态提前部署可选功能[6] Chiplet市场现状与愿景 - 当前先进封装产品主要由资金雄厚公司内部开发,chiplet多源于分解的SoC模块(如计算核心、缓存)[3] - 长期目标是建立类似软IP市场的通用chiplet市场,实现跨公司硬硅片即插即用[4] - 开放生态需在参数标准化基础上达成共识,UCIe Consortium正制定相关功能以支持未来市场[5][13] UCIe与BoW标准竞争 - BoW被认为更轻量级,允许收发器使用(半双工)和灵活bump布局,单通道仅需1条线路[15][16] - UCIe强制双线路全双工通道,规定bump物理布局以提升兼容性,但牺牲设计自由度[15][16] - 两者理念差异显著:UCIe强调规范统一性,BoW提供类似Arm AMBA总线的架构灵活性[16] 管理功能设计 - UCIe 2.0新增管理特性(如固件下载、错误报告)均为可选,通过主频带或边带接口实现[7][9] - 最小特性集支持盲die启动,强制通道反转等基础功能在定制设计中可省略以降低复杂度[9][10] - 发现功能采用静态枚举而非动态发现,仅需简单寄存器读取确认chiplet配置[11][12] 行业实施动态 - 英特尔等大厂在内部用例中修改UCIe数据链路层以优化性能,显示标准实际应用中的灵活性[14] - 英伟达等公司仍倾向专有接口(如NVLink),因标准化进程慢于专有方案迭代速度[17][18] - IP提供商推出分级UCIe方案(Compliant/Compatible/Custom)以适应不同功耗与性能需求[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