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RNA Medicines
icon
搜索文档
Moderna(MRNA)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1-06 22: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总收入为10亿美元,同比下降45%,主要反映COVID疫苗需求下降 [8][10] - 第三季度净亏损为2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净利润1300万美元,每股亏损0.51美元,去年同期每股收益0.03美元 [3][12] - 第三季度末现金和投资额为66亿美元,较第二季度末的75亿美元有所下降,主要受营运资本季节性影响 [3][13] - 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收窄至16亿至20亿美元,此前为15亿至22亿美元 [9][16] - 2025年GAAP运营费用指引从64亿美元降至53亿美元(中点),现金成本指引从55亿美元降至46亿美元(中点),预计比原计划节省超过10亿美元(GAAP基础)和9亿美元(现金成本基础) [13][14][17] - 2025年销售成本指引从12亿美元降至8亿至9亿美元,研发费用指引降至33亿至34亿美元,SG&A费用预计为11亿美元 [14][16] - 2025年底现金余额指引提高至65亿至70亿美元,较此前约60亿美元的指引增加5亿至10亿美元 [17][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三大获批疫苗Spikevax、mNEXSPIKE和Arazvia驱动季度收入 [3] - 新COVID疫苗mNEXSPIKE在第三季度成功推出,占公司COVID疫苗接种量的55% [8][21] - Spikevax的2025-2026季节株更新已在40个国家获批,mNEXSPIKE的2025-2026株更新在美国获批并在加拿大获批,Arazvia(RSV疫苗)已在40个国家获批,其中31个国家批准用于18-59岁高风险成人 [4][22] - 流感疫苗mRNA 1010预计于2026年1月前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完成监管申报,流感+COVID联合疫苗mRNA 1083的申请正在欧洲药品管理局审查中,预计2025年底前向加拿大重新提交 [5][23] - CMV疫苗项目mRNA 1647因未达到预防先天性CMV的主要疗效终点而停止开发,但将继续在骨髓移植患者中进行二期试验 [5][24][44] - 诺如病毒疫苗三期研究因病例积累不足将进入第二个北半球季节入组,PA(丙酸血症)项目注册研究已达到目标入组,MMA(甲基丙二酸血症)项目注册试验预计2026年启动 [24][25] - 与默克合作的IntiSPOTRAN肿瘤项目多项后期研究进行中,包括完全入组的辅助黑色素瘤三期试验和辅助肾细胞癌二期试验,mRNA 4359基于一期b期数据进入二期试验 [25][26][2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美国收入为8亿美元,主要来自COVID疫苗,国际收入为2亿美元,其中约一半来自加拿大 [8][9] - 截至10月24日,美国零售渠道累计疫苗接种量为1320万剂,同比下降约30%,处于公司预期的20%-40%降幅范围内 [20] - 公司COVID零售市场份额为42%,较去年上升2个百分点 [21] - 2025年全年美国收入指引为10亿至13亿美元,此前为10亿至15亿美元,国际收入指引为6亿至7亿美元,此前为5亿至7亿美元 [9][19][66] - 与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战略制造合作伙伴关系取得进展,加拿大已开始交付,澳大利亚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发货,英国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开始发货 [4][9][6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三大战略重点为驱动商业产品使用、推进管线以推动销售增长、以及财务纪律执行 [4][5][6] - 通过使用更多数字工具(包括大量GPT)和与供应商达成更好定价等措施提高生产率 [7] - 公司正从单一疫情产品公司向季节性疫苗、肿瘤药物和罕见病药物多元化商业产品组合转型 [31] - 在知识产权方面,公司对美国将于2026年3月9日开庭的专利诉讼充满信心,并积极应对美国以外的诉讼 [38] - 公司就潜在交易与制药公司和金融赞助方进行讨论,例如与黑石集团在流感疫苗mRNA 1010上的合作,但尚未有具体信息可披露 [5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COVID疫苗接种率仍是收入范围的最大变量 [10][42] - 公司对2028年实现现金收支平衡的目标保持信心,这依赖于收入增长和成本削减的组合 [54][55] - 2026年商业业务将受益于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全年贡献,以及管线产品的潜在批准,如流感+COVID联合疫苗在欧洲和加拿大的批准,以及流感疫苗mRNA 1010的申报 [29] - 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将看到IntiSPOTRAN项目的临床里程碑、诺如病毒疫苗的三期疗效数据和PA项目的注册疗效数据 [30] 其他重要信息 - 第三季度销售成本为2.07亿美元,占净产品销售额的21%,同比下降60%,主要由于库存减记减少、未利用制造产能降低和销量下降 [11] - 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8.01亿美元,同比下降30%,主要由于疫苗组合中几项大型三期研究完成以及组织效率提升 [11] - 第三季度SG&A费用为2.68亿美元,同比下降5%,主要由于跨职能咨询和外部服务成本降低以及数字和设施支出减少 [12] - 公司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约为3亿美元,税收影响可忽略不计 [16][17] - 公司将于11月20日举行分析师日,更新2026年和2027年目标 [15][55]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未来费用管理以及知识产权战略 - 成本削减的近期5亿至7亿美元改善中,销售成本和研发费用各占一半,销售成本方面主要通过提高效率(如减少未利用产能、材料浪费和劳动力生产率)实现,研发方面则通过临床试验执行效率提升以及部分决定不推进某些阶段的研究实现,大型三期疫苗试验(如CMV和流感联合疫苗)正在结束,转向患者数量较少的肿瘤试验 [34][35] - 公司对美国专利诉讼充满信心,认为其技术不侵犯对方任何有效专利,并积极应对美国以外的诉讼 [38] 问题: 关于美国COVID收入构成和CMV疫苗的教训 - 美国销售的最终衡量标准是疫苗接种量(注射剂次),第三季度向批发商发货后跟踪至终端药房,截至10月24日接种量下降30%,公司对10亿至13亿美元的收入范围感到满意,预计接种率不会恢复至持平 [41][42][43] - 关于CMV,目前仅有顶线数据,需要更多数据来了解为何强大的五聚体中和抗体反应未能预防感染,这可能是预防疱疹病毒感染的门槛过高,五聚体抗体本身不足以显著改善预防效果 [44][45][46] 问题: 关于诺如病毒疫苗病例积累缓慢是否影响商业机会 - 诺如病毒流行病学预测仍处于早期,研究设计本就考虑可能需两个季节,公司相信通过第二个季节能积累足够病例进行中期分析,疾病负担明确,特别是对长期护理设施居民等高危人群,商业目标产品特征未改变 [49][50] 问题: 关于2028年现金收支平衡的信心来源以及潜在交易 - 实现收支平衡依赖收入增长和成本削减的组合,成本削减仍有充足机会,收入增长将来自地域扩张、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新产品引入,详情将在分析师日阐述 [54][55] - 公司正与制药公司等讨论交易,旨在将如EBV等潜伏疫苗产品推向患者,但尚未有具体信息可披露 [57] 问题: 关于mNEXSPIKE与Spikevax的份额演变和市场反馈 - mNEXSPIKE推出表现超出预期,已成为COVID产品线主导产品,部分得益于美国对高风险人群(如65岁以上)推荐的变化,Spikevax仍是唯一批准用于6个月至4岁儿科人群的产品,预计两者将共存,但具体份额由医疗提供者决定 [60][61][62] 问题: 关于美国和国际COVID疫苗需求以及战略合作伙伴的收入贡献 - 美国接种率预计下降20%-40%,与国际预期一致,国际收入指引底部提高因大部分已签约,剩余变量为交付时间和少数市场接种率,加拿大合作伙伴收入已在第三季度确认,澳大利亚和英国将分别于2025年第四季度和2026年第一季度贡献收入 [66][68] 问题: 关于研发投资回报最大化和罕见病平台容量 - 公司策略是现金和投资优化而非单纯ROI最大化,大型传染病三期投资已推迟至2028年收支平衡后,但肿瘤等领域如IntiSPOTRAN和mRNA 4359因ROI吸引人仍会投资,罕见病平台有潜力但会先完成PA和MMA研究,再考虑新项目 [72][73][74][75] 问题: 关于未来研发费用是否还能削减 - 预计研发费用会进一步下降,主要因现有优先投资(如传染病疫苗组合)自然结束,早期阶段投资现金密集度较低,无需停止项目即可实现 [80] 问题: 关于CMV试验失败对其他潜伏疫苗项目的启示 - CMV是唯一针对预防感染的三期研究,也是最高门槛,其他项目旨在预防疾病而非感染,因此无直接启示,CMV疫苗在骨髓移植患者中控制病毒再激活仍有潜力 [83][84][85]
Arcturus Therapeutics (ARCT)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7-01 15:08
业绩总结 - ARCT-810在欧洲Phase 2研究中,8名参与者的平均谷氨酰胺水平显著降低,p值为0.0055[25] - 在美国的Phase 2开放标签研究中,3名参与者的平均谷氨酰胺水平在三次给药后达到正常水平,p值为0.004[28] - ARCT-810在美国的Phase 2研究中,15N-尿素生成率(RUF)从基线的29.0%增加到43.7%,增加幅度为+14.7%,p值为0.026[31] - ARCT-810在Phase 2研究中,40名参与者中没有观察到严重的输注相关反应[35] - ARCT-810的给药剂量为0.3 mg/kg,最多可进行六次双周静脉输注[21] 用户数据 - 在欧洲第二阶段研究中,观察到4名患者中有4名呈现谷氨酰胺水平下降,1名患者未下降,符合预期的2.5名患者[54] - 在美国第二阶段研究中,3名患者中有3名呈现谷氨酰胺水平下降,符合预期的1.5名患者[54] - 综合分析显示,8名患者中有7名呈现谷氨酰胺水平下降,符合预期的4名患者,卡方统计量为4.5,p值为0.017,表明下降趋势显著[54] 未来展望 - ARCT-810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证于2019年6月26日,EMA孤儿药资格认证于2022年7月18日,FDA快速通道认证于2023年5月30日[14][15][16] - ARCT-810的临床试验目标是评估OTC缺乏症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生物标志物反应[21] - ARCT-810的研发旨在恢复OTC酶功能,以改善尿素循环,降低血氨水平,防止神经损伤[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ARCT-810在Phase 2研究中,氨水平在两次给药后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且在给药完成后约28天内保持稳定[33] - 15N-尿素生成的平均增加为0.167个百分点,p值为0.026,表明这一增加在5%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意义[57] - 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研究3的固定效应斜率为-1.82,p值为0.016;研究4的固定效应斜率为-4.38,p值为0.004;综合分析的固定效应斜率为-2.50,p值为0.0055,均表明谷氨酰胺水平随时间显著下降[56] 安全性和耐受性 - ARCT-810在所有测试剂量下均表现出安全性良好,耐受性良好,氨水平稳定且在正常范围内[92] - 在美国第二阶段研究中,谷氨酰胺水平显著降低,且15N-尿素生成显著增加,进一步证实了尿素循环的改善[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