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仲裁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市司法局:重点查处法律援助人员收取受援人财物行为
新京报· 2025-10-30 20:04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10月30日,北京市司法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北京市公共法律服 务"规范提升 均衡发展"三年行动清单(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清单》),提出到2027年, 基本形成标准严格、监管高效、覆盖城乡、优质均衡的首都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行动清单》明确,重点查处法律援助人员收取受援人财物、怠于履行义务、不会见、不阅卷、不履行 辩护义务等违法行为;建立市法律援助专家库,建立重点群体法律援助律师专业团队,市、区法律援助 中心公职律师占比达40%;完善法律援助案件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机制,每年持续开展案件质量评 估,案件抽查率不低于上一年度案件总量的0.2%。至2026年,案件优良率不低于评估案件总量的70%; 至2027年优良率不低于80%。 打造全国司法鉴定行业示范高地,至2026年,培育具有京津冀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司法鉴定机构5家, 2027年扩容至8家。加强对酒精检测、亲子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等重点领域规范治理。法医物证、法 医毒物、微量物证、环境损害、电子数据等专业资质认定覆盖率达到100%。 据介绍,北京市司法局已建成全国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省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 ...
结案率超105%!威海仲裁“十四五”交出高效公信成绩单
齐鲁晚报网· 2025-10-23 15:5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连宁燕 10月23上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威海市仲裁委秘书处党组书记尹振山,威海市法院副院长申屠青, 介绍"十四五"时期威海仲裁及仲裁司法审查工作有关情况。 威海仲裁护航"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威海市加快"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中争当排头兵的关键阶段,也是仲裁工作护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攻坚 期。在这一战略节点上,第六届威海仲裁委员会圆满完成五年履职任务,于9月18日召开了第七届威海仲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标志着威海仲裁开启服务 威海发展的新五年征程。 过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第六届威海仲裁委员会始终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法治建设、营商环 境优化等要求,在案件办理、专业拓展、制度完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威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坚实的仲裁力量。 涉外仲裁破局突围:2023年成立威海国际仲裁院,修订仲裁规则,专章规范涉外案件流程。通过"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增聘国际仲裁专家,打造全省领先的 涉外仲裁员队伍。 海洋仲裁精准发力:在荣成设立海洋仲裁院,聚焦船舶装 ...
省政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仲裁机构”专题协商会召开 林克庆主持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仲裁机构贡献智慧力量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14 10:06
10月13日,省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外法治工作的 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开展专题协商, 助力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省政协主席林克庆主持会议。 为开好此次专题协商会,省政协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大湾区部分内地城市和香港、澳门,以及上海、 福建等地调研考察,函请有关省市政协提供书面材料,比较借鉴国内外有效经验做法,形成专题调研报 告。 省政府副省长刘国周,省政协领导许瑞生、王学成、黄武、李心、郑轲、郑振涛、陈文明出席会议。 会上,省司法厅负责同志作情况通报,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作调研情况报告,省各民主党派、 省工商联负责人和部分省政协委员踊跃发言,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积极回应。与会人员围绕规则衔 接、监督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互动交流,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建言资政、 凝聚共识。 林克庆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涉外法治建设,多次对仲裁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积极发展涉外 法律服务,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 之一,承担着 ...
“多部门协同、全链条发力” 厦门自贸片区一批涉外商事海事仲裁创新成果发布
人民网· 2025-10-13 18:48
人民网厦门10月11日电 发布多部门协同支持文件,为片区涉外商事海事仲裁创新提供制度支撑;推出 专项仲裁规则与公益仲裁员体系,不断完善海事仲裁服务配套;分享典型案例实践经验,持续提升厦门 海事仲裁的行业影响力与企业认可度……10日,厦门自贸片区涉外商事海事仲裁制度创新成果发布活动 在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举办,以进一步深化涉外商事海事仲裁制度创新,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近年来,厦门自贸片区依托"海丝核心区、自贸试验区、法务先行区"等多区叠加优势,积极探索统筹涉 外商事海事仲裁创新工作,从协调多部门打通"调解—仲裁—诉讼"衔接堵点,到推动公益仲裁新型制度 落地,再到搭建"政府-机构-企业"协同平台,加速推进涉外商事海事仲裁制度创新。特别是新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颁布后,厦门自贸片区已成功落地全国首批特别仲裁条款效力确认案件,初 步形成"规则制定、实践落地、司法保障"的创新链条。 活动现场,《支持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开展涉外商事海事仲裁制度创新的若干措施》 正式发布。该文件从制度协同、司法支持与服务配套等多维度提出具体举措,为构建"司法、行政、行 业"三方协同的涉外仲裁机制提供政策保障, ...
截至今年八月底 全国依法设立二百八十五家仲裁委员会
人民日报· 2025-09-30 06:05
仲裁行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依法设立285家仲裁委员会 累计办理仲裁案件超500万件 涉案标的额超9万亿元人民币 [1] - 仲裁当事人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纠纷类型涵盖金融 电子商务 建筑工程 海事海商 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 [1] - 近5年涉外仲裁案件量达1.6万件 标的金额约7300亿元人民币 仲裁裁决获全球范围承认与执行 [1] 新修订仲裁法制度创新 - 2026年3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仲裁法 共八章96条 较修订前增加16条 [1] - 修订重点包括完善涉外仲裁制度 提高仲裁公信力 推进中国特色仲裁制度创新 [1] - 支持国内仲裁机构境外设立业务机构开展仲裁活动 [2] - 允许境外仲裁机构在自贸试验区 海南自贸港依法设立业务机构开展涉外仲裁活动 [2]
我国285家仲裁委员会累计办理仲裁案件500多万件
新华网· 2025-09-29 16:09
仲裁是国际通行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近年来,各地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和广大仲裁从业人员认真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仲裁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切实加强涉外仲裁人才培 养,深入开展仲裁国际交流合作,发挥仲裁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作用,仲裁事业进入蓬勃发展新 时期,我国仲裁的整体实力、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 司法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单位扎实做好新修订仲裁法的贯彻实施,完整准确全面做好 法律宣传解读,落实好法律相关要求,推动各项配套规定尽早出台实施,促进仲裁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加快完善仲裁法律制度。今年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从完善涉外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推进中国特色仲裁制度 创新等方面做出一系列制度性安排。着力健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融通的仲裁法律制 度,标志着我国仲裁制度建设和仲裁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记者齐琪)记者29日从司法部获悉,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依法设立285家仲 裁委员会,累计办理仲裁案件500多万件,涉案标的额九万多亿元,申请仲裁的当事 ...
新修订仲裁法明年3月1日起实施 官方详细解读
央视新闻· 2025-09-29 10:45
(总台央视记者 宋琎)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仲裁法律制度在开放包容创新、对机构和 人员的监督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适应的问题。 2025年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该法将自2026年3月1日起实施。 新修订的仲裁法共8章96条,比修订前增加了16条,明确了仲裁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从完善涉外仲裁 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推进中国特色仲裁制度创新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制度性安排。这次仲裁法修改坚 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仲裁 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仲裁发展实际,着力健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融通的仲裁法律 制度,对于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妥善化解经济纠纷,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市场 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仲裁是我国法律规定的纠纷解决制度,也是国际通行的纠纷解决方式。今天(29日),司法部会同全国 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新修订的仲裁法有关内容回应社会关切。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现行仲裁法自1995年9 ...
2024-2025年度中国国际商事仲裁报告等成果发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4:37
中新网北京9月16日电 (曹旭帆)9月16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在北京发布《中国 国际商事仲裁年度报告(2024-2025)》《建设工程仲裁案例选编》及《拉美国家仲裁制度研究》三项成 果。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介绍了三项成果的核心内容与编写背景。 《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年度报告(2024-2025)》由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编写,成员涵盖最高人民法院、司法 部、高校、企业及律所等多方专家。报告以2024年贸仲案件数据为基础,系统梳理民法典施行五年来在 仲裁领域的适用情况,对比不同仲裁机构在多合同仲裁、追加当事人等复杂架构仲裁中的实践差异,同 时跟踪国内仲裁中心建设、国际交流及理论研究动态,重点剖析建设工程争议热点。 作为年度报告配套成果,《建设工程仲裁案例选编》从贸仲受案量居首的建设工程类案件中,精选15个 典型真实案例,涵盖工程质量、工期延误、工程款结算等核心争议,由资深仲裁员撰写专业点评,为行 业纠纷解决提供实务参考。 《拉美国家仲裁制度研究》是国内首次聚焦拉美地区国别仲裁制度的专项研究,由中国政法大学宋连斌 教授任课题组组长,中拉两国法律专家共同参与。研究梳理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8国 ...
广东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召开!打造有全球竞争力的仲裁高地
南方都市报· 2025-08-13 14:25
广东省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 [1] - 以"建设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为主题 [1] - 总结过去一年工作并对深化涉外法治建设作出部署 [1] - 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指导 [1] 仲裁工作重要性 - 仲裁是国际通行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和涉外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党中央高度重视仲裁工作 [1]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深化仲裁制度改革作出明确部署 [1] - 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 [1] 仲裁工作发展重点 -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2] - 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事仲裁中心 [2] - 深化粤港澳三地交流合作促进仲裁机构协同发展 [2] - 提升仲裁机构建设水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2] - 强化科技赋能和行业监管 [2] 仲裁能力提升措施 - 增强仲裁机构服务能力提升规范化、国际化、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2] - 加强仲裁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机制 [2] - 从政策支持、司法保障、资源倾斜等方面强化支撑保障 [2] 平台建设 - 聚焦"建设三个一流打造一个平台"目标要求 [2] - 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商事一站式解纷平台" [2]
司法部:首选22家仲裁机构作为培育对象
人民日报· 2025-08-04 07:41
仲裁行业现状 - 中国共有仲裁机构285家 仲裁员6万多名 其中境外仲裁员3400多名 [1] - 2024年办理涉外仲裁案件4373件 涉外标的额1978亿元 [1] - 北京 上海 深圳同时跻身全球最受欢迎仲裁地前十名 [1] -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深圳国际仲裁院 北京仲裁委员会年均标的额超千亿元 [1] 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 - 2022年起在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海南开展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试点 各项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 [1] - 司法部将深化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 [1] 中国特色仲裁机构培育 - 司法部选择22家仲裁机构作为首批培育对象 实施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培育工程 [1] - 持续完善有中国特色 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融通的仲裁制度规则 提升中国仲裁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