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设备

搜索文档
朗科科技:2025一季报净利润-0.13亿 同比下降225%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16:29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2025年一季报为-0.0634元,较2024年同期的-0.0211元下降200.47%,连续两年亏损且恶化显著 [1] - 每股净资产5.08元,同比下降9.45%,较2023年同期5.92元呈现持续下滑趋势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1.16元,同比减少31.36%,反映累计盈利储备持续消耗 [1] - 营业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5.41%,但较2023年同期3.43亿元仍下降31.78%,收入规模收缩明显 [1] - 净利润亏损0.13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225%,净资产收益率降至-1.24%,盈利能力持续恶化 [1] 股东结构变动 - 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比例35.66%,较上期减少854.22万股,持股集中度下降 [1] - 韶关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保持24.89%持股不变,仍为第一大股东 [2] - 邓国顺减持166.79万股至5.75%持股比例,朱平波大幅减持838万股至0.8%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82.7万股至1.05%,新进机构包括永赢数字经济基金等4家,合计持股占比2.13% [2] - 余颖琦、董雪飞等4名股东退出前十大行列,合计减持原持股比例1.91% [2]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本报告期未实施分红送配方案 [3]
我敢打赌,可能有一半的人买不明白存储卡
虎嗅APP· 2025-03-27 21:58
存储卡行业标准演变 - 1984年闪存技术突破为存储卡发展奠定基础,NAND闪存推动1994-2000年存储卡形态爆发[15] - 早期存储卡规格竞争激烈:1994年闪迪推出3.3mm厚的CF卡[17],1995年东芝发布0.76mm超薄SM卡[20],1997年MMC卡缩小至指甲盖大小[22] - 1998年索尼推出封闭生态的记忆棒,读写速度碾压同期产品但价格高昂[24][26] - 1999年松下/东芝/闪迪组建SD协会推出SD卡,价格仅为记忆棒1/6并通过开放授权迅速占领市场[26][28] - 物理规格战争以SD卡胜利告终,衍生出Mini SD和Micro SD,索尼2006年推出Micro SD适配器变相妥协[30][31] 存储卡技术标准体系 - 容量标准迭代:SD(2GB)→SDHC(32GB)→SDXC(2TB)→SDUC(128TB),文件系统从FAT12/16升级至exFAT[38][41] - 速度等级标识三重体系:Class分级(C2-C10)、UHS分级(U1/U3)、Video分级(V6-V90),分别对应不同时代需求[48][49][50] - 接口版本决定理论速度上限:UHS-I接口最大104MB/s,UHS-II接口达312MB/s,需设备支持才能发挥性能[53][56] - 随机读写性能分级:A1标准(1500/500 IOPS)和A2标准(4000/2000 IOPS)影响手机/Switch等设备的应用加载速度[56][58] 当前行业痛点与选购逻辑 - 标准叠加导致标识混乱:同一张卡可能同时存在Class 10、U3、V30等冗余标识[60][62] - 厂商营销词汇加剧认知难度,如Professional/Extreme Pro等跨品牌无统一标准[62] - 选购核心逻辑:先匹配设备支持的容量标准(SD/SDHC/SDXC),再根据用途选择速度等级(相机重V等级,手机重A2随机读写)[37][45][59] - 技术迭代与标准碎片化并存,行业需推动标识简化与标准整合[34][64] 接口技术对比参考 - 全功能USB-C支持10Gbps传输/100W充电/4K 120Hz视频[5] - USB4 V2.0实现80Gbps传输/240W充电/8K 120Hz视频,雷电5同等性能但额外支持64Gbps PCIe传输[5] - 雷电接口持续领先:雷电3(20-40Gbps)→雷电4(40Gbps)→雷电5(80Gbps),视频输出能力同步提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