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

搜索文档
自然资源部:去年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超229亿元
快讯· 2025-05-28 14:27
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 - 2024年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资金229.57亿元 [1] - 同比增长14.4% [1] - 连续四年实现正增长 [1]
去年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超二百二十九亿元 连续四年实现正增长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28 10:53
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 - 2024年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资金229.57亿元,同比增长14.4%,连续四年实现正增长 [1] - 中央财政投入59.01亿元,占总量的25.7%,同比增长27.7% [1] - 地方财政投入92.01亿元,占总量的40.1%,同比增长8.2% [1] - 社会资金投入78.55亿元,占总量的34.2%,同比增长13.1% [1] 资金投向分布 - 矿产勘查投入139.17亿元,占总量的60.6%,同比增长18.4% [1] - 基础地质调查投入26.56亿元,占总量的11.6%,同比增长19.5% [1] -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投入41.22亿元,占总量的17.9%,同比增长7.6% [1] - 资金投入前五位的省(区)分别是新疆、内蒙古、四川、甘肃、云南 [1] 矿产勘查重点 - 矿产勘查投入以金、煤炭、铜、铀、铅锌、铁为主 [1] - 投入增长的矿种主要有稀土、磷矿、钼、金、锡、铁等 [1] - 2024年实施矿产勘查项目4068项次,同比增长7.3% [1] - 完成钻探工作量1019万米,同比增长12.5% [1] 探矿权设置 - 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有效期内非油气探矿权共计11681个,较2023年年底增长3.8% [2] - 登记勘查面积13.41万平方千米,较2023年年底增长7.2% [2] - 2024年全国共新立登记非油气探矿权518个,勘查面积6745.6平方千米 [2] 矿产勘查成果 - 2024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0处,其中大型49处、中型54处、小型47处 [2] - 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排名前五位的矿种分别是建筑用花岗岩、普通萤石、锂矿、金矿和铁矿 [2] 地质科技进展 -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 [2] - 隐伏超大型喷溢沉积型锰矿找矿勘查理论技术体系与工程应用取得进展 [2] - 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发现岩浆碳酸岩和高价值稀土矿化带 [2]
山东省地矿五院中标一调查项目,省地矿局鲁南院、物化探院出局
齐鲁晚报网· 2025-05-12 17:30
项目中标信息 -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以2862260.75元中标肥城市汶阳石膏矿、聚源石膏矿采空区调查评价项目 [1][2] - 项目预算金额287万元,调查区面积约8.5km²,服务期限60日历天 [2] - 项目采用综合评分法评标,于2025年4月19日启动公开招标 [2] 中标单位背景 -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成立于1956年,业务涵盖地质找矿、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灾害防治等 [6] - 该单位在评审中综合得分92.09,技术文件评审得分57.10,商务文件评审得分25.00 [4] 竞标单位表现 -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因技术部分得分较低(49.60),总分80.58排名第二 [4][3] -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因商务部分得分较低(19.00),总分75.47排名第三 [4][3] -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商务部分得分最低(15.00),总分70.70排名第四 [4][3] 项目技术要求 - 投标需具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甲级、地质灾害评估甲级资质及甲级测绘资质 [3] - 禁止存在直接控股或管理关系的单位参与同一项目投标 [3] 参与单位背景 -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成立于1972年,总部位于济南 [4] -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隶属山东省地矿局,业务包括地质找矿、清洁能源勘查等 [8] -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专注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基础性公益性工作 [10]
山东不断塑强“地质力量” 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5-09 08:41
实施"找矿行动",夯实能源资源安全根基;服务"重大战略",构建生态安全防线;锻造"应急砺剑",筑 牢生产安全屏障……去年以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地质力量",以高水 平地质服务,护航能源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张玉洪表示,近年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以高质量科技 创新和开放合作,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科技创新成果多点突破,科技投入达到年度到账事业收入的 2.9%;深入推进人才引育创新工程,引育效能持续提升;合作开放格局不断扩大。 据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党委副书记张玉洪介绍,该局在煤、铁等战略性矿产资源方面勘查成果丰硕,去年 以来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在中国探获煤炭资源量24.84亿吨,相当于2024年中国原煤产量总 量的一半以上,显著提升国家煤炭资源储备,持续巩固煤炭作为中国主体能源"压舱石"兜底保障作用。 资讯编辑:祝蓉 021-66896654 资讯监督:乐卫扬 021-26093827 资讯投诉:陈跃进 021-26093100 同时,该局在德州、莱芜等地实施的7个铁矿项目,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中 ...
找矿用上哪些“黑科技”
中国经济网· 2025-03-01 14:51
航空物探技术 - 航空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通过飞行器装载重力、磁力和电磁等专用仪器捕捉地球磁场和重力场中的微弱波动 实现全地域、快速、环保的地质勘查 效率达地面勘查的10-100倍[3] - 该技术已发现150多个沉积盆地、197个油气远景区带和数千处固体矿床 其中约90%的隐伏磁性铁矿和80%以上的铀矿通过航磁和航空放射性异常发现[3] - 在山东齐河―禹城地区应用航空物探调查 成功圈定7处找矿靶区 通过矿致弱异常识别技术提取地层深部微弱信号[2]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 - 微纳米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可快速精准勘查资源 在云南红河发现超大规模中重稀土矿 潜在资源达115万吨[4] - 中重稀土矿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将靶区筛选从全国范围聚焦到几十平方公里 所需时间从十几年缩短到几年[5] - 高精度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实现地壳物质成分的全元素探测 正在绘制全球76种关键元素分布图[5][6] 无人机三维建模技术 - 无人机通过厘米级精度三维视角和智能规划摄影路径 6天完成31平方公里数据采集 效率达传统人力的5倍以上[7][8] - 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可穿透树冠捕捉被掩埋的地质特征 通过特征匹配算法和同步定位技术构建三维地质模型[8] - 技术扩展了调查地理范围 减少人员进入高山峡谷等高危区域的安全风险[8] 人工智能找矿技术 - AI技术处理西藏巨龙铜矿勘探数据 使铜资源量从1000万吨提升至2588万吨 找矿成功率提升5倍[10][11] - 通过多重分形算法过滤干扰信号 捕捉元素异常富集信号 结合卫星影像和航磁数据识别地层断裂带等关键线索[12] - 机器学习模型将零散地质数据转化为"找矿指数" 生成矿藏热力图 推动矿产勘探向智能化转型[12] 技术融合发展趋势 - 航空遥感、地球化学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推动地质勘探进入上天入地、透视地球的新阶段[1] - 无人机三维建模通过高效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 重塑矿产勘探流程[9] - 人工智能与传感器技术融合推动找矿工作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发展[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