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遗产
icon
搜索文档
良渚文化大走廊 二期“十大工程”发布
杭州日报· 2025-04-27 11:14
好消息!杭州北部的这条"文化之廊"建设迈入新阶段。近日,余杭区重磅发布了良渚文化大走廊二 期"十大工程"。据悉,二期工程总投资约68.9亿元,涵盖文物保护、文化产业、文旅项目以及民生福祉 等领域。与首期工程相比,二期工程在布局上更突出"文化+"的深度融合,以"打造高能级文化产业平 台"为目标,旨在推动良渚文化大走廊向"文化产业新高地"跃升。 其中,民生与保护共赢成为二期工程的鲜明特色。备受关注的良渚遗址保护区农户外迁安居工程 (一期)正式启动,通过集中迁建、自主迁建等多元化的方式,逐步引导良渚遗址保护区内的农户外迁 安居。这一举措既为良渚遗址保护"留白",又通过集中安置的形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实现"保护文 物、改善民生、促进共富"三重目标。 文化地标建设方面,良渚客厅建设工程将打造集会议、展览、高端酒店、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文化交 流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具有国际峰会级会议承办、文明互鉴体验传播、在地文化创新孵化等功能。 在文化传承创新上,二期工程构建了"点、线、面"体系。具体来说,"点"上实施良渚文化大走廊文 化乡村传续工程,对大走廊范围内各镇街的文保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点位进行保护提升,传 续民俗风情 ...
非遗打开文旅融合新空间
经济日报· 2025-04-26 06:31
行业发展趋势 - "非遗+文旅"融合形态受到市场关注 传统文化魅力与市场潜力结合成为新增长点 [1] - 全国已建立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认定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超10万项 建设非遗工坊6700余家 [1] - 政策支持非遗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结合 发展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等活动 [1] 区域发展案例 - 山东省潍坊市依托"世界风筝之都"IP 建成十笏园非遗空间、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等体验基地 推动风筝、木版年画产业壮大 [1] - 云南省普洱市创新"非遗+节庆"模式 打造"傣族泼水节+茶山探秘"等特色场景 吸引大量游客 [1] 现存问题 - 区域发展不均衡 中西部非遗资源开发率较低 [2] - 产品同质化严重 难以形成持久吸引力 [2] - 传承人老龄化问题突出 非遗技艺面临失传风险 [2] 政策解决方案 - 建立跨省非遗文旅资源共享平台 制定资源开发负面清单和分级保护制度 [2] - 设立非遗文旅专项发展基金 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投入资金支持 [2] - 实施"非遗新生代培养计划" 推进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发展 探索"非遗经纪人"制度 [2] 产业升级方向 - 建设非遗数字资产交易中心 开发AI创作平台 支持非遗IP运营及衍生品开发 [2] - 推动产业集群化 建设非遗工坊、数字实验室、电商直播基地综合体 [2] - 深入挖掘区域非遗文旅基因 探索研学、康养、节庆与非遗融合的差异化模式 [2] 企业创新策略 - 推进产品多元化 通过现代艺术跨界联名拓展产品供给 [3] - 强化品牌化运营 打造具有文化内涵和市场影响力的非遗品牌 [3] - 结合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标准 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