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esidential Real Estate
icon
搜索文档
票选|2025上半年全国十大高端作品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6-18 17:21
2025上半年度中国房企产品测评活动 - 大众网络票选环节于6月17日至23日中午12点开启,专家评审环节于6月17-18日举行[2] - 活动涵盖高端、轻奢、品质三大住宅类别,采用同一投票通道[8] - 投票规则为同一微信ID每个类别最多选十个项目,最终票数为所有有效投票累计[8] - 入围项目将经过专家评审、大众票选、测评模型等环节,最终于6月底发布《全国十大高端/轻奢/品质作品》和《中国好房子综合奖/单项奖》[10] 参与房企及项目概况 - 保利发展:广州保利天奕(现代风格高层住宅)、福州保利天瓒(鼓楼内环滨水豪宅)[11][13][14][16] - 华润置地:北京和樾望雲(现代东方名园)、武汉长江天际(户户瞰江大平层)、上海士林润园(老城厢风貌合院)[16][17][23][45][47] - 绿城中国:上海潮鸣东方(西岸生息社区)、余姚臻园(新中式合院)[21][23][55] - 招商蛇口:杭州杭序府(现代高层)、南京金陵序(现代洋房)、上海康定壹拾玖(领馆花园高层)[29][40][44] - 建发房产:杭州云启钱湾(新中式低密排屋)、武汉建发·望湖(东方藏品大宅)[33][35][36][38] 产品类型与建筑风格 - 高层住宅占比最高,涉及保利、华润、绿城等12个项目[14][16][21][23][29][35][38][42][44][49][51] - 特色产品包括:武汉新希望D10黑珍珠(顶奢临江大宅)、重庆长嘉外滩(第四代滨江住宅)、西安铂樾万境(36席联排合院)[25][27][49] - 建筑风格以现代为主(14个项目),新中式风格占比提升(3个项目)[14][16][21][23][29][35][38][40][42][44][49][51][55]
高盛:中国新房需求将维持低位
高盛· 2025-06-17 14: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结合最新人口趋势及两大因素(投资需求可能为负、棚改导致后续拆迁减少),预计中国城市新住房需求在可预见未来略低于每年500万套,较2017年峰值下降75%,预示中国房地产建设将长期低迷 [3][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人口需求 - 中国人口于2021年达峰值,预计未来减少,城市化率虽升但增速将放缓,家庭规模缩小一定程度支撑住房需求 [9][11][15] - 经计算,2025 - 2030年中国城市每年人口住房需求平均仅410万套,2030年代为350万套,而2010年代为940万套,十年内人口对新城市住房需求可能减半 [23] 拆迁需求 - 过去十年中国住宅质量显著提升,拆迁需求未来或下降,2015 - 2018年棚改使建筑质量快速改善,后续拆迁率将降低,预计城市平均拆迁需求将从2010年代每年470万套降至2020年代每年270万套 [26][36] - 政策重点转向房产翻新而非拆除,城市村庄改造受重视,因拆除成本高且有社会冲突风险,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更可能是翻新现有建筑 [37] 投资需求 - 2010年代房地产投资需求大增,因房价下跌及预期减弱,投资需求大幅减弱,持有多套空置公寓者可能出售房产 [40][41] - 学术和行业研究显示2020年中国城市住宅空置率约20%,若降至10%的均衡水平,3000万套现有空置房可满足未来人口住房需求,影响新住房建设 [44] - 经计算,2010年代投资需求占城市住房总需求24%,2021年达峰值570万套后急剧下降,预计2025 - 2030年城市年均投资需求为 - 180万套,2030年代为 - 120万套,未来二十年预计房产减持2500万套 [44] 总体需求 - 综合来看,未来几年中国城市新房产需求可能略低于每年500万套,较2017年峰值2000万套下降75%,反映人口下降、城市化放缓、棚改影响及投资需求逆转 [44] 风险因素 - 上行风险为供需地理不匹配,若未来住房需求主要来自库存有限的一线城市,可能出现低线城市库存过剩和一线城市建设繁荣并存的情况 [47] - 下行风险为多套房持有者更快抛售房产,导致未来几年新住房开工率更低,且开发商有大量库存,影响新建设前景,若无重大政策变化,城市新住房建设需求难超每年500万套 [55]
瑞银:中国经济视角_中国住房调查_情绪疲软且分化明显
瑞银· 2025-06-16 11: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房地产市场在2025年仍处于下行状态,但政策宽松使市场信心略有稳定,预计活动降幅小于2024年,需更多政策支持以提振信心和促进市场复苏 [4][5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信心与政策影响 - 整体房地产市场信心较2024年9月略好,因政策宽松,如降低房贷利率和首付要求等,使购房信心增强的因素提及率高于以往调查 [18] - 新房贷利率在2024年Q4和2025年Q1降至约3.1%,全国首套房和二套房最低首付要求分别降至15%和25% [18] 购房与售房意向 - 购房意向减弱,计划未来两年或更晚购房的比例下降,无购房计划的比例升至48%,租房者更倾向于租房而非购房 [7] - 售房意向也有所缓和,仅10%的房主计划未来1 - 2年卖房 [7] - 一线城市购房意向基本稳定,二线和三线城市则明显减弱,与不同城市房价、库存和销售情况的差异相符 [8] 房价情况与预期 - 2024年Q4和2025年Q1房价持续下跌,46%的受访者称过去六个月周边房价下降,80%称房价已从峰值下跌 [22] - 42%的受访者预计未来12个月房价将进一步下跌,其中47%预计跌幅在0 - 10%,37%预计跌幅在10 - 20%,对房价触底时间预期分散 [23] 房价对市场的影响 - 房价下跌对不同群体的购房意向有不同影响,46%未来1 - 2年有购房意向的潜在买家认为房价下跌会增加购房可能性,40%则认为会降低 [29] - 近一半房主报告当前房价低于购买价,产生账面损失,一线城市仍有账面收益但溢价较小,二三线城市出现账面损失,负财富效应可能抑制家庭消费 [30] 房贷与收入情况 - 75%的房贷持有者过去六个月房贷利率下降,提前还款意向稳定在27%,未偿还房贷占房产价值的平均比例为36.5%,高于2024年9月 [36] - 受访者每月收入用于偿还房贷的比例为26.5%,略高于2024年9月,因收入增长较弱,过去12个月净18%的人收入增加,弱于2024年9月 [36] 购房偏好与市场结构 - 潜在新房买家对现房的偏好增加,偏好期房的比例降至9%,偏好现房的比例升至71%,近半潜在买家表示若购买的房产停工或延迟将考虑暂停还贷 [40] - 中国住宅销售中预售比例从2020年的超90%降至2025年4月的65 - 70%,部分原因是购房者对现房偏好增加和项目完工后销售增多 [40] 提升信心的因素 - 缺乏加薪和经济增长放缓是信心减弱的关键原因,经济增长加快和加薪升职是提升购房信心的重要因素 [46] - 受访者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减弱,预计未来12个月收入增加的净比例降至31% [46] 市场前景与政策建议 - 中国房地产市场在2025年将继续下行,但活动降幅小于2024年,预计销售、新开工和投资分别下降5 - 10%、10 - 15%和5 - 10% [51] - 政府需出台更多促增长和增收政策,进一步降低房贷利率,解决去库存计划的瓶颈限制,并为开发商和购房者提供更多融资支持 [4][51]
2025年刚需买房不想被“坑”,牢记7字准则:“买旧、买大、不买三”,差房子远离你
搜狐财经· 2025-06-09 06:35
楼市分化现状 - 北上广深核心地段呈现量价齐涨趋势,最差的老房子也上涨2% [2] - 郊区新房价格大幅下跌,购房者面临高试错成本 [2] - 财富转移现象明显,刚需购房需关注方向选择 [2] 购房准则:买旧 - 优先选择现房和次新房,规避烂尾和延期交付风险 [4] - 现房质量、朝向、配套等可实地查验,居住舒适度更高 [7] - 现房可立即入住,节省2年等待期及整体成本 [9] - 案例:某购房者因期房延期交付,面临房贷压力且无法入住 [5] 购房准则:买大 - 120㎡以上大户型因"90/70"政策稀缺,成交占比和带看量同比提升 [11] - 大户型空间实用性更强,契税优惠力度更大(120㎡以下契税1.5%,144㎡以上3%) [12] - 置换成本分析:从小户型过渡到大户型需多掏百万成本(中介费+税费约10万,二套首付多90万,利息增加50万+,装修残值损失15万) [15] - 大户型流通性好,富人抢购推动保值增值 [17] 购房准则:不买三 - 避免海景房、养老房等概念盘:空置率高、维护成本为普通住房3倍、医疗资源不足 [19][20][21] - 避免楼龄超20年老破小:贷款难、维修成本高、转手困难,郊区老房尤甚 [23][25] - 避免三四线超高层住宅:人口外流导致管理松散,消防隐患大,易成"高空贫民窟" [27]
两年前没卖房,现在亏了30万,一直在后悔!宁波这个知名豪宅也卖不出去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6-08 18:24
宁波房产市场案例研究 核心观点 - 宁波某学区房业主经历两年降价超30万仍未能售出 反映局部市场流动性困境 [1][3] - 小户型学区房面临功能性缺陷与替代房源竞争双重压力 [6][13] - 同类房源成交价差达35万 显示个体房东定价策略差异显著 [14] 房产特征分析 - 标的属性:34.8平住宅产权学区房 实际使用面积25-26平 属东外滩公寓1号楼小户型 [2][6][7] - 区位优势:直面三江口景观 属曙光中学学区范围 当前挂牌价约2.4万/平 [7][15] - 功能缺陷:无阳台设计 月物业费166元 原始商务定位影响居住体验 [6] 价格变动轨迹 - 2020年6月购入价超100万元 2023年初曾获114万元报价因租客阻碍未成交 [3] - 后续挂牌价阶梯式下降:100万→90万→80万→跌破80万 累计降幅超30% [3] - 对比案例:2023年5楼同户型成交108万 2024年3楼成交73万 价差达35万 [14] 市场流动性制约因素 - 学区房竞争:曙光中学学区可选房源充足 小户型面积劣势明显 [6] - 投资客抛压:多套房业主可接受大幅降价 单套房主抗跌意愿更强 [14] - 租赁替代:当前月租金2000元 租售比约3.1% 部分买家转购为租 [14] 业主行为分析 - 错失机会:2023年拒绝114万元报价后市场持续下行 [3] - 心理转变:从"无所谓"到后悔 最终接受随缘出售策略 [3][15] - 使用价值重估:景观资源带来居住愉悦感 部分对冲资产贬值损失 [15]
香港一姑娘的房子火了,12㎡首付仅90w,网友:高级,好想住进去
搜狐财经· 2025-06-08 04:45
香港小户型住宅市场 - 香港房价高企,12㎡小户型总价达400万港元,首付仅需80万港元,月供1.4万港元 [5] - 小户型通过定制柜和隐藏式收纳设计可显著提升空间利用率,如博主案例中定制岛台实现多功能分区(备料区、收纳区、休闲区)[17][20][24] - 开放式厨房与客厅一体化设计节省空间,采用高脚家具(如电视柜)和壁挂式家电(如电视)优化垂直空间 [7][12] 小户型居住体验与设计趋势 - 采光成为小户型核心优势,案例中不足1㎡的阳台通过落地窗引入充足自然光 [5] - 干湿分离卫生间设计通过外置洗手台和玻璃隔断实现,面积不足5㎡ [14] - 层高2.9米允许设计loft式卧室,但活动受限需避免顶部照明 [34][30]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反馈 - 网友对高性价比小户型接受度高,关注点包括物业费(900港元/月)、清洁便利性(地板选择)及储物创新设计 [26][28][30] - 居住三年后持续优化空间,从开放式收纳转向封闭式定制柜,杂物减少50%以上 [20][22] - 多功能家具需求上升,如沙发床二合一设计被提议以进一步压缩空间 [28] 行业产品创新方向 - 原木风和高脚设计成为小户型主流审美,占比超60%的案例采用此类风格 [12][24] - 扫地机器人兼容家具(如电视柜底部留空15cm)成为新卖点 [12] - 开发商提供基础装修(如地砖)降低用户改造成本 [32]
未来5年,这3类房子即保值又容易转手,聪明人已开始买入
搜狐财经· 2025-06-07 12:23
核心观点 - 未来5年最值得入手的三类房子为核心地段次新房或小户型、优质学区房、地铁规划中的新兴区域房产 [3][4][5][6] - 这三类房产受益于政策导向、人口流动和居住升级三大底层逻辑 [7][8] 核心地段次新房或小户型 - 核心地段指城市心脏地带如北京国贸、上海陆家嘴、广州珠江新城,土地供应饱和且新房稀缺 [3] - 厦门岛外集美新城的次新房价格从2.2万/㎡涨至3.5万/㎡,涨幅超50% [3] - 上海徐家汇南丹小区1房小户型单价月涨1.7万/㎡,总价涨58万 [3] - 稀缺性优势:次新房享受成熟配套且设施较新,政策红利包括首套房15%首付、二套房25%首付及房贷利率最低2.85% [3] 优质学区房 - 仅顶级学区且房龄新的房产值得入手,如上海徐汇区双学区次新房(对口交大附小和徐汇中学)单价11万/㎡ [4][5] - 老破小学区房需谨慎,南京主城学区房成交占比超30%但可能因入学人数减少面临回调 [5] - 上海优质学区房租金回报率达4.5%,显著高于普通老破小的2.1% [5] 地铁规划中的新兴区域房产 - 重点关注未来3年内开通的地铁沿线房产,如沈阳地铁9号线东延线沿线方大·世纪城房价预计3年涨30% [6] - 广州地铁9号线东延线周边楼面价1.17万元/㎡,新房售价已达3.5万/㎡ [6] - 最佳买入时机为地铁开通前1-2年,开通前1年平均增值15%-20%,开通后3年增值幅度达30%-50% [6] - 郑州新区郑东新区和航空港区因地铁3号线、17号线开通,近3年房价涨幅超25% [6] 底层逻辑 - 政策导向:2025年中央推动"加力城市更新",300个城市启动城中村改造,郑州推出人才购房补贴等政策 [7][8] - 人口流动: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同比增长45%,三四线城市下跌14% [8] - 居住升级:《住宅项目规范》实施后次新房和新兴区域房产因层高、电梯、隔音等标准更具竞争力 [8]
上海地铁房,有比这里房价还低的吗?
搜狐财经· 2025-06-07 04:11
上海过江地铁一站路,房价便宜上百万...... 你是否经常在网络上听到这样一句话,说的就是老闵行黄浦江对面的奉贤西渡! 虽然上海地铁5号线,老闵行的江川路和奉贤的西渡只是相差一站路,但是两个板块的房价却是完全两个概念. 我们在房产网站上可以看到,老闵行这边的二手房均价在将近4万左右一平米,而西渡这边的均价才2万5左右一平米,这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奉贤西渡,这里步行到地铁站几百米的小区,老房子的小户型八九十万就能买到一套。 那么你是愿意呆在闵行还是奉贤呢? 现实中很多人买在西渡的,都是考虑到闵行或市区方向的通勤,闵行和市区的预算不够,只能退而求次选择西渡了,也可以说是经济条件下的迫不得已, 但内心肯定是倾向于闵行,因为毕竟地段不一样,生活配套,医疗和教育资源也不一样。 虽然有很多人说老闵行现在没有了以往的辉煌,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甚至还有人说西渡的位置比宇宙中心大南桥还要好,只是城市界面不如南桥。 这说的不是废话吗? 如果拿金汇出来和西渡比一比还能有点争议,但是和南桥比,除了离市区更近一些,好像找不到任何优势,对了那就是房价上占点优势! 所以这也是房价低的原因...... 可以说是上海最便宜的地铁房 ...
南京的房子终于卖掉了!你们猜猜血亏了多少?
搜狐财经· 2025-06-05 17:53
一线城市房价下跌现象 - 南京某房产10年前购入价180万 装修20万 房贷利息40万 总成本240万 现以119万售出 相当于腰斩 [1] - 南京中海观江悦项目房东一年亏损达100万 显示高端物业同样面临大幅贬值 [7] - 2018年南京岔路口片区高位接盘者近期售房亏损超100万 反映市场调整深度 [8] 二手房市场交易现状 - 银城蓝溪郡小区当前二手房平台参考价约12000元/平米 实际成交价可能更低 该小区2017年建成 共36栋2824户 房源供应充足 [8] - 业主2016年二期购入单价15000元/平米 现价较购入价下跌20% 考虑资金成本后实际亏损率达50% [8] - 中介佣金成为交易额外负担 部分业主为促成交易需支付高额中介费用 [1] 市场情绪与资产配置影响 - 房价下跌导致居民资产缩水 评论区显示多数房产持有者处于亏损状态 抑制消费意愿 [8] - 市场信心受挫严重 部分观点认为当前抛售属"及时止损" 预期未来5年价格可能进一步走低 [1] - 房产与汽车等消费品对比显示 居住属性资产仍优于纯消费型资产 10年租金支出约30万相当于部分对冲房价下跌损失 [8]
金沙湖一小区、下沙沿江南多个小区上榜!杭州5月二手房数据出炉!钱塘区近30日成交数据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6-05 10:03
二手房市场再降温,5月,杭州十区共成交二手房7716套,环比4月的9421下滑18.1%,也不及去年的5月的8254套,同比下滑6.5%。 除了成交量下滑以外,改善退潮也是5月二手房市场的特点之一。根据杭州贝壳研究院的数据,总价400万元以上的房源,5月成交占比环比4月均有所下 滑,其中500万元-800万元的价位段成交占比下滑最多,为1.6个百分点。总价400万元以下的刚需二手房,成交占比有所提升。 | | | 2025年5月杭州二手网签量TOP20房源 | | | | --- | --- | --- | --- | --- | | 序号 | 小区名称 | 商圈名称 | 网络 (章) | 网签均价 (元/平米) | | 1 | 杭与城 | 未来科技城 | 25 | 31720 | | 2 | 绿城桃源小镇 | 闲林 | 20 | 26936 | | 3 | 杭曜置地中心一区 | 甲花 | 19 | 45890 | | 4 | 成否是汇城 | 青山湖科技城 | 18 | 10622 | | 5 | 万科良渚文化村白鹭郡南 | 良渚 | 18 | 23777 | | 6 | 竹海水韵 | 闲休 | 1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