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旅游

搜索文档
ESG观察|从“火车上的童年”到校园补贴:上市公司“二代”福利政策引发三个问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19:37
公司福利政策动态 - 京东宣布对一线员工子女提供高考奖励,包括高考贺喜金、免费校园寄、优先就业机会等,覆盖骑手、快递员、司机、分拣员等岗位[1] - 海底捞推出"回家计划"和"亲子陪伴"体系,包含教育补贴、高考奖金、住房、保育等福利,帮助员工实现家庭团聚[2] - 携程自2015年起布局生育福利,包含孕期交通费、生育补贴(每孩每年1万元,总投入10亿元)、医疗补贴等,2024年新增"子女陪护假"和"辅助生育"福利[3][7] - 百胜中国在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开展员工子女"暑期少年品格成长营"活动[2] 福利政策战略考量 - 公司认为员工亲属福利支出与股东利益相辅相成,通过科学成本管理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9] - 福利政策旨在增强人才吸引力,提升员工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间接影响财务收益[4][9] - 服务业通过福利体系将员工与公司发展关联,形成独特企业文化竞争优势[7] - 携程表示福利政策是对未来人才储备的投资,绩效考核不考量生育状况确保公平竞争[11] 福利体系发展趋势 - 从单一福利发展为多层次、多元化体系,如海底捞从2005年住房补贴扩展到2010年子女教育补贴[7] - 福利政策围绕员工实际需求不断进化,成为ESG核心议题之一[5] - 沪深北交易所将"员工"列入可持续发展报告21个实质性议题,人力资源被标记为财务重要性因素[6] - GRI标准要求企业披露员工总数、性别比例及育儿险等保险信息[6] 政策实施挑战 - 可持续性受业绩波动影响,需平衡福利支出与股东回报[9] - 效果评估缺乏学术研究支持,可能存在"边际效应"降低员工进取动力[9] - 服务业高福利可能伴随高绩效考核和工时延长[10] - 福利集中育儿员工可能引发未生育员工公平性质疑[11]